2月22日,农业部举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报告会,动员部署农业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是“新农村”?“新农村”怎么建?作为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的看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之一。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三农问题、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些越来越迫切的问题虽然不是农业部一家的事,但作为农业部部长的杜青林深感担子不轻。
一贯低调的杜青林近来颇受关注,因为“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是“新农村”?“新农村”怎么建?这些热点话题自然少不了人们对农业部的关注,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农业部一家的事,但作为农业部的带头人,部长杜青林还是被推向了解题的最前沿。
受命于艰难之际
200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任命杜青林为农业部长。农业部一位官员称,杜青林的上任可以说是受命于艰难之际。农民问题当时已是总理最感头疼的问题,农业被认为是入世后面临最大挑战的行业,如何让农民增收,如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是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
任农业部长后,杜青林首先就是沉下去跑。他花了几个月到东北、西北、西南、东南沿海调研,调研的目的就是破解农民增收难、农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徐小青副部长说,杜青林那段时间还开了一个座谈会,向他与另外几名专家问询。当时感觉杜青林很重视调研,对政策了解得深、透,对“入世”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在千头万绪中理出重点和关键点,把握得很到位。
经历半年探索,杜青林着手实施了三大举措: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农民办13件实事;启动全国农业科技年。这三大举措一一得以实现,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上班爬楼梯
农业部1000多人共用几部电梯,加上外来人员,非常紧张,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杜青林办公室楼层较高,他总是爬楼梯上下楼,避免和大家抢电梯。在他的带领下,很多同志也主动爬楼。
1979年9月至1984年9月,杜青林任共青团吉林省委副书记、书记、团中央委员。当时单位只有两辆旧车,一台北京吉普,一台天津产面包车,杜青林很少用车,上下班都是走回去。杜青林的老家在磐石农村,逢年过节回家乡,一家人都是乘长途汽车回去。
杜青林在任吉林省委组织部长期间,两大举措令人津津乐道。他率先创立“一推三考”制度,即选干部先推荐后考试模式。“他思想开阔,有创新精神”、与杜青林共事的一位同志这样评价他。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杜青林在吉林率先推行“立功铺路”,即为发展商品生产立功,为农村富裕铺路。
当时农村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方兴未艾,杜青林要求基层党员与农民一帮一结对子,找致富项目,给农民传授先进的种养技术,帮助农民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这些做法,当时得到中央组织部的肯定,很多兄弟省份的人特地过来取经学习。
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余光中教授的眼里,杜青林则是个老实、勤奋的学生。余光中是杜青林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杜当时已任海南省委书记。余教授说,杜青林上课认真做笔记,从不缺勤,晚上按规定到学校参加晚自习。余教授曾到杜青林家里去过一趟,“家里很朴素,跟很多普通家庭一样。”
夜宿五指山农家
杜青林经常深入乡村调研。1992年-2001年,杜青林先后任海南省委常委、副书记、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在海南9年,当地留下很多有关他夜宿农家,体恤农民饥苦的故事。
地处偏僻的乐东黎族自治县福报乡内昌村,是个黎族村,全村49户266人,人均收入仅四五百元,生活仅够温饱。村民住茅草房,没通电,生活用水是几块石头堵起来的水沟水。不甘贫穷的村民写了封信给省有关部门,后来这封信被转到杜青林手里。
2001年6月15日,杜青林坐一辆破吉普,来到这些山上人家。他与村民座谈,到农户家里、田间地头查看,当场拿出改善村民生活方案:修好内昌村到村委会的3公里路、让村民用上电、解决村民用水问题、做好民房改造。同时给村里开出致富方:因地制宜种芒果,由他自己负责每户50株果苗的经费。发动村民在村道旁、庭院等空闲地种椰子,所需3000株椰树苗由他负责提供。
五指山市五指山乡水满上村民王贵民清楚地记得,2001年8月2日,杜青林来到水满上村访问农户,当晚就在他家住,第二天还在他家吃早餐。“躺的是木板床,吃的是地瓜稀饭,临走了还给了他200元钱,说抵伙食费。”
“看见他如此深入实际,我们都很感动,并不是说他让哪个村子过上好日子,而是他作为一个省委书记,实实在在地把农民当兄弟,当自己的亲人,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中去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身在高位能心眼向下,忧农、亲农,全心全意帮助农民。”海南省农垦总局一位官员如是评价。
两次拍案动怒
海南人对杜青林两次“拍案动怒”印象深刻。杜青林到一个县去检查兴修水利的情况,当时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修复不到200米的水渠,却红旗招展,有二三百名干群积极参与。下午,杜青林派工作人员返回修渠现场,发现大队人马不见踪影,只有两人留守。杜青林当即找来当地领导,严厉批评这种恶劣作风。事隔两天,杜青林又悄悄地到那里再次检查,发现修渠现场仍是冷冷清清。“应付上级检查,搞花架子工程,劳民伤财,不是政绩,而是罪恶!”杜青林当即表示要让“花架子”在海南杜绝,并制定了一些督促干部干实事、落实责任的制度。
杜青林很痛恨公款吃喝。琼山市美安镇政府欠下30多个债主150多万元债务,其中不少是吃喝债。杜青林知悉此事后,在省纪委会上,严厉斥责少数地方政府用公款吃喝现象,要求有关部门坚决查处,采取有力措施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变上访为下访
“变上访为下访,干部要体察民意、关心农民疾苦,切实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杜青林语重心长地说。春节前老百姓的问题解决得如何?老百姓还有一些什么困难和心愿?杜青林部长心中一直牵挂着这些事。岁末年初,他总要听取来自基层百姓的意见和建议。
2004岁末,农业部接待室。三名来自河北涿州的村民向杜青林叙说着各自的委屈。听完后,杜青林说:“你们反映的情况我听清楚了。要按照国家的政策办事,春节前,我们尽快督促地方派人下去,把情况了解清,加紧催办,尽早解决。”
听杜青林这么说,那位农民高兴地说:“你说到我们的心坎上了,这么点小事,我们也不愿意上访,但就是气不好受,没有人管。”
看到他们心里踏实了,杜青林深情地说:“你们一年四季都很忙,很辛苦,本来到了年关可以歇歇脚,但还为土地的事跑来跑去的,我们很过意不去。你们能与我们说说心里话,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是为老百姓办事的公仆,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要为农民兄弟做主,按政策办事。”
杜青林多次强调,农业部系统的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心系农民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时刻把农民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把农业部系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为农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
身肩重负
防治禽流感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是杜青林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此起彼伏的禽流感疫情,使这位已经上了岁数的部长不停地奔波于各个疫点。他不停地告诫人们:当前禽流感疫情形势不容忽视,决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人们还清晰地记得,2004年正当高致病性禽流感肆虐之时,杜青林来到机关大食堂,与机关工作人员一起“吃鸡”,以消除民众对鸡肉的恐慌。对今年春季仍有大范围散发禽流感疫情的可能,杜青林表示,有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的考验和锻炼,有各地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农业部有信心、有能力坚决打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这场硬仗。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对于建设新农村,杜青林的看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之一。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亿万农民为主体,只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才能把这个宏大的工程实施好。
个人资料:1946年11月生,吉林磐石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曾任吉林省委副书记、海南省委书记等职。2001年8月任农业部部长,2003年3月连任农业部部长。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