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6-02
本报记者 严俨
昨天上午9时06分,随着现场主持人宣布开始,备受关注的苏州端午公祭伍子胥仪式的大幕在古城墙胥门旁的广场前正式拉开,本报记者在现场目击了仪式的全部过程。作为苏州首次公开纪念苏城缔造者伍子胥的一项活动,整个仪式的气氛庄重而又热烈。
在古乐的伴奏下,苏州市、区与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以及从美国专程赶来的伍子胥后裔分别向古胥门广场上的伍子胥花岗岩塑像敬献了花篮。而活动受欢迎程度超过了主办方的想像,原预计500人参加的公祭仪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苏州市民,保守估计也在5000人以上,也有人认为总人数接近万人。
祭前:
市民赶场抢占好角度
作为一项重要的端午活动,苏州端午公祭伍子胥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报也于本周一大篇幅报道了此事。媒体的纷纷介入,令“公祭热”在苏州迅速升温。
公祭仪式原定于9点钟正式开始,记者提前半个多小时来到古胥门前。此时,已有不少市民闻讯赶来。市民徐阿婆是前两天看报时,知道了这个消息的。她向记者坦言,她是土生土长的老苏州,在没看报纸的相关报道前,她只知道苏州曾有伍子胥这个人,却不了解伍子胥和端午节竟然有着那么紧密的联系。为了在现场抢占一个好角度,一大早她就背上还未满月的小孙子来了。
公祭仪式现场铺上了数十米长的红地毯,它一直通到伍子胥石像下方。在红地毯周围,则围上了不少和徐阿婆一样准备抢占有利位置的市民。在距离石像30米开外处,记者碰到了苏州市摄影家协会的会员阙女士,当时,她正在搭起架相机用的三角架。阙女士告诉记者,她认为这是苏州的一件大事,所以8点半就来了,为的是拍些精彩的照片。可到了现场才知道,有着同样想法的人大有人在,光是她熟识的苏州市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就来了10多位。“长枪短炮”纷纷聚焦在伍子胥石像前的祭祀仪式现场。
祭中:
11分钟速成公祭主仪式
祭祀正式开始的时间比原定的9点钟晚了6分钟。尽管如此,还是能从现场的布置感受到主办方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在伍子胥石像两侧分别摆放着6面黄底黑边的旗帜,每面旗的中央都绣着一个大大的篆体的“吴”字。正式开始前,由14人组成的乐队已经开始试奏配乐,这些手拿长笛、箫等中国传统民乐器的乐手们,为公祭仪式带来了3首古乐,分别为“朝天子”、“万年欢”和“迎仙客”。
上午9点06分,沧浪区文化馆馆长查光华宣布公祭仪式正式开始。随后广场上“朝天子”乐曲缓缓响起。古乐声悠扬,现场庄严肃穆。苏州市、区与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以及从美国专程赶来的伍子胥后裔分别向古胥门广场上的伍子胥塑像敬献了花篮,并深深地鞠躬3次。
随后,苏州学者王卫萍宣读了祭文。“岁在丙戌,节届端午。丽日中天,四海景明。姑苏儿女,吴地子民,会聚胥江之畔,谨以鲜花雅文恭祭伍公子胥,属辞以闻,诚至于心……”
祭文宣读完毕后,全体人员向伍子胥像三鞠躬。至此,备受关注的苏州首次端午公祭伍子胥仪式告一段落,记者计算了总时间长度为11分钟。时间之短有些出乎意外。
一位当地干部告诉记者,由于这是苏州第一次举行这样的活动,因此力争做到简洁而不失隆重。记者还注意到,在各方敬献的花篮缎带上,均写有“苏州民间人士”的字样。这表明,公祭民间性质并未改变。
祭后:
拉开吴地端午活动序幕
事实上,公祭仪式只是沧浪区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公祭仪式结束后,随即举行了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文化节上,苏州10支龙舟代表队举行了龙舟竞赛;头戴虎头帽,身着虎衣,脚穿虎鞋的孩子们载歌载舞;评弹《白蛇传》婉转的唱腔在现场回荡。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胥江旁的接管厅内,大门口两边挂着艾草、菖蒲、大蒜头;大堂挂钟馗像,几位身着中国传统服装的男女老少围坐桌旁,桌上按吴地端午习俗摆上了粽子、雄黄酒、五黄肉等酒菜。据介绍,这里进行的是“端午节一家人”生活情景展现,要求体现原汁原味的吴地风俗。在“一家人”中媳妇的扮演者告诉记者,她来自胥江街道幼儿园,是那里的幼儿教师。他们这个家庭成员来自沧浪区里的各单位,在以前她对传统吴地端午习俗了解有限,自从成了“一家人”的成员,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对吴地传统习俗也更加热爱了。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观看了文化节开幕式演出后,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也特意前往“一家人”的居所,了解吴地端午习俗。
爆料:
加拿大总督是伍氏后裔?
在昨天的公祭现场,一位操广东口音、身着西装的老人被大批记者包围。他是伍子胥的后裔,目前在美国定居的伍氏后裔伍廉湛,这次他是专程从美国赶来参加公祭仪式的。
伍廉湛告诉记者,他是广东台山县人,1978年3月前往香港,2002年赴美国定居。目前居住在纽约市的他在世界伍氏宗亲总会担任联络处主任,负责与全世界各伍氏宗亲会各分会的联络工作。
伍廉湛操着一口广东话,他向记者介绍了伍氏宗亲会的运作情况。据他介绍,伍氏宗亲会成立于1970年,总部设在纽约。宗亲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在美国的许多城市都设有分会。到目前为止,他们在大陆的捐赠款项达到了3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内地医院、学校等社会公用事业建设。
伍廉湛说,这已是他第十二次来苏州了,此前,主要是为了寻找伍子胥墓。他还告诉记者,伍子胥死后,伍氏家族分为了两支,一支在山东,另一支在湖南,后来又辗转到了广东一带。伍廉湛表示,估计海外的伍氏后裔总人数达到了120万人。他还特别强调说,伍氏后人也是英才辈出,加拿大总督伍冰枝也是伍氏的后代。
偶遇:
父子两人传统观大碰撞
昨天,在公祭现场,记者还碰到了特殊的父子俩。父亲是一位长期从事地方史研究的学者,儿子则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得知公祭的消息后,昨天,父亲特地把儿子“架”到了现场,让其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林先生的儿子向记者坦言,“快把端午节几月几号都忘了。”他说,国外华人中,老年人对传统文化有了解,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在国外由于连农历都少见,因此很少有年轻人过传统的节日。记者问怎样看公祭活动时,林先生的儿子保持沉默。
相比之下,林先生对传统端午文化偏爱有加。他告诉记者,这次公祭活动很有特点,既简单,又反映出了苏州对待先辈的敬仰之情。目前,很多洋节都进来了,而且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在这种背景下,怎样宏扬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次公祭活动开了个好头。”
[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