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6-10
百年前的历史为昨日的中英街埋下伏笔。解放后,由于这道界线,界碑两侧的乡民们需要赶着耕牛,扛着犁耙去界碑另一侧“过境耕作”;“文革”时,由于这道界线,分住界碑两侧、原为乡亲邻里的人们即使擦肩而过,也低头不语,生怕落个“海外关系”的罪名;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这道界线,一些急于购物而跨越界线的游客,当即会被值勤哨兵拉回来界线,甚至还要检验身份证明;香港回归祖国后,因为这道界线,内地游客不仅可以放心跨过界碑另一侧,还用手机兴致勃勃地拨通家人电话,兴高采烈地说“我已经到香港了”。早在1989年6月29日,中英街界碑就已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一街两制”人文历史景观,在国内独一无二。
漫步中英街,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刻有“中英地界”、“光绪二十四年”、“1898”字样的石质界碑。界碑一侧书写中文,一侧书写英文,它就是1899年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的产物,是中英街的标志性建筑。市文管办主任黄中和介绍说,中英街界碑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贯穿中英街的8块界碑,是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并实行“一国两制”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
的确,“一街两制”就使得中英街两侧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文化特征。目前,8块界碑基本保存完好。在中英街也有跨过界线不算违规的,那就是位于四号界碑旁距今110年的古榕树。这棵榕树树干苍劲,枝叶茂盛,在中英街惟有它只管按照自然规律生长,把长长的枝干延伸到两侧,如今这棵“根在内地,荫泽香港”的古榕树早已成为中英街历史的见证。
作者:刘悠扬
[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