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12-24
佛山市高明区一居民发现版纳鱼螈。记者张宇杰
摄
全身左右有金黄色花纹
长相既像蚯蚓又像蛇
业界估计仅余四百余条
专家称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报佛山讯 (记者 李传智) 这几天,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水井村热闹极了,90多岁的老人,两岁大的孩童,都围在两条既像蚯蚓又像蛇的小怪物旁,既兴奋又好奇。这两条怪物是村里人在挖建鱼塘时发现的,经过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的初步鉴定,怪物原来竟是世界濒危珍稀两栖动物、且为唯一一种产于中国的蚓螈——版纳鱼螈。由于版纳鱼螈数量极为稀少罕见,今年8月广西专家公布其照片后,国内许多研究两栖动物多年的专家和学者才第一次见到这种动物的“真面目”。
发现者:
一眼就认出这两条“小怪物”
发现版纳鱼螈的李先生是高明更合镇水井村的一名养鱼户。据其回忆,上周三中午12时,他正在开挖鱼塘的塘基。当挖了不到十厘米后,“有一铲泥土里,突然钻出两只手指头粗大的头,随后爬出两条既像蚯蚓又像蛇的小怪物。”李先生见状后,脑子里立即浮现了不久前在央视《走进科学》栏目里曾看到过的一种濒危珍稀动物版纳鱼螈。
“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它们可能就是版纳鱼螈。”为了得到进一步确认,李先生将这两条小怪物带回家,细心照顾。
昨日,记者在李先生家看到,这两条小怪物大约一尺多长,周身无鳞,虽然既像蚯蚓又像蛇,但纵贯全身左右两边的金黄色花边纹让它们与蚯蚓和蛇有了明显区别。
在小怪物的头部,仔细一看,还有不明显的小眼睛和嘴巴,与蛇头的彪悍相比,它们显得格外温驯。
自从李先生将小怪物带回家后,平静的水井村沸腾了。每天都有村民上李先生家看这两条小怪物。有人认为它是蛇,而且有剧毒;还有人认为它是蚯蚓,而且是“蚯蚓之王”。
研究所:
鉴定认为是版纳鱼螈
小怪物究竟是不是李先生怀疑的版纳鱼螈呢?
昨日,记者将小怪物图片及特征提供给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动物繁育与生态研究中心进行求证。该中心博士、副研究员龚世平公布的鉴定结果认为,根据形态学鉴定,小怪物就是版纳鱼螈,虽然广东以前有过发现,但十分罕见,且已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濒危物种。
龚世平介绍说,版纳鱼螈从分类上属于两栖纲、蚯螈目、鱼螈科、鱼螈属。本属大约34种,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但中国仅有1种,那就是版纳鱼螈。从地理分布来看,版纳鱼螈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勐腊、景洪、盈江)、广东(罗浮山、鼎湖山、肇庆、罗定、化州等地)、广西(梧州、东兴、北流、玉林、南宁、容县、防城等地);在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有数据显示,版纳鱼螈在以上地区的分布数量约为5000条,但随着数量的下降,多年来已极其罕见,业界预测已减至400条。
一些两栖动物专家甚至一辈子都未见过这一动物。由于佛山高明与肇庆相邻,此次发现让专家认为版纳鱼螈生活在高明的可能性极大,且更合镇地理环境也比较适合版纳鱼螈生存。
(报料:阿亭;奖金:100元)
对话专家
三问版纳鱼螈
问题一:版纳鱼螈迄今已生存了多少年?
龚世平:由于版纳鱼螈极为珍稀罕见,也很难作为标本进行生态研究,目前国内对其的研究仅在分类学上。从相关的依据判断,版纳鱼螈迄今已生存了上亿年,和娃娃鱼的年代相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问题二:版纳鱼螈是否为剧毒类的动物?
龚世平:这种动物是有雌雄之分的卵生生物,生活在海拔100~900米的热带或亚热带森林溪流及其附近的沼泽、池塘,稻田边的土洞穴或石缝中。营穴居生活,白天潜伏于洞内,晚上出来觅食,捕食蚯蚓。根据目前动物学界对版纳鱼螈的了解,应该没有剧毒。
问题三:市民应该如何处理?
龚世平:如果捕抓到版纳鱼螈,应尽量放生回自然界,自然环境更适合版纳鱼螈存活。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