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5-09-13
■萨苏
鏖战北非,解围巴斯托尼,巴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传奇人物,怎么会和中国科学院这样一个以科学与和平为宗旨的机构拉上关系了呢?
中国科学院的确有一位巴顿院士,而且和那位叱咤风云的巴顿将军一样金发碧眼。不过,此巴顿非彼巴顿也。巴顿(Derek H. Barton)是英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曾在1969年凭借“形成构象概念和把这些概念应用于化学所作的贡献”,与挪威的奥德·哈塞尔教授共同获得这一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其研究成果被认为“是1894年范德华-拉贝尔理论在立体化学中的一个真正的发展”。同时,他也是中国科学院最早的外籍院士之一 。1994年,巴顿被中国科学院授予院士头衔,成为继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70),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3)之外,第三个在外国科学院中获得的院士称号。
聘请外籍院士,是世界各大科学研究机构的传统,也是这一机构与国际接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像英国科学院,法国科学院等最早的科学院,都是有设置外籍院士的。中国科学院聘请外籍院士的工作筹备很早,但因为种种原因至1994年才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开始正式执行。此时,因为与中国同行交流密切,且在学界被视为泰斗的巴顿,便顺利入围了。
巴顿,1905年生于英国格雷夫森德,于1940年,1942年先后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理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此后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讲座教授,英国帝国学院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所所长。
巴顿的学术成就并没有因为获得诺贝尔奖而停滞不前。上个世纪60年代后,巴顿在自由基化学和自然过程中的有机合成这一领域的工作使人们认识了许多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中苯酚自由基的偶合作用,并引进了新试剂CF3OF,成功地从事了硫、硒、碲和铋在化学属性方面的研究。他在晚年仍然不断有新发现,例如,自由基的选择性脱氧化反应和酰胺巯基酯断裂产生自由基的反应,都是有机化学界深受重视的成果。由于在科技领域的诸多成就,英国政府授予他爵士称号。
至1986年退休为止,巴顿一直在从事研究工作,其间曾多次与中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并对北京IUPAC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1991年已经被中国科学院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属于众望所归。
中国科学院的第一批外籍院士,是经过中科院第七次院士大会选举产生的,包括了巴顿(英国)、张立纲(美国)、陈省身(美国)、冯元桢(美国)、李政道(美国)、林家翘(美国)、李约瑟(英国)、雷文(美国)、司马贺(美国)、田长霖(美国)、丁肇中(美国)、吴健雄(美国)、杨振宁(美国)、丘成桐(美国),几乎每一位都在自己的领域有着卓越贡献。包括巴顿在内,这批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国际知名学者,后来陆续为我国科学技术进一步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发挥了重大作用。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这些外籍院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有建议权,可应邀出席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不过,与我国本国的院士相比,他们在院士会议上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国国籍后,可直接被接纳为院士,那么也自然可以获得上述权利了。
可惜的是,巴顿此后身体一直不好,与中国同行的来往不免受到影响。1998年3月16日,巴顿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逝世,化学界失去了一位可敬的老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巴顿虽然不像另一个巴顿一样战功赫赫,却为人类了解未知世界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据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后,巴顿曾有一个小小的得意,因为他的名字居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后来才明白这是按照姓氏字母排序。
由此可见,巴顿是一个略有小孩子脾气的科学家。在他逝世后,巴顿的助理萨米尔·扎德回忆,1986年,巴顿决定离开他工作多年的法国前往美国。这是因为法国政府这一年通过法令,将退休年限规定为65岁。此时的巴顿已经68岁,为了多工作几年,他决定移居美国,到美国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作从事教授工作。他接到聘书后,给扎德打了个电话,要他带着自己的汽车过来。
这位教授在法国一向是乘坐公交车的,面对这个有些“神”的命令,扎德疑惑不解。
直到他到了教授的家,才明白他的想法——在法国或许不需要车,但去美国可就必须开车了。老人希望拿扎德的车练练手,以保证到了美国不会出问题。
结果如何呢?
扎德无奈地说,由于是在英国学的车,教授开车时老想逆行。即便是纠正了,也总是离上下行间隔线太近,而且,他的车速也未免太快。
这倒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开快车,巴顿教授怎么会在同样长的人生中,做出比我们大多数人更超凡绝仑的成就呢?
《中国科学报》 (2015-09-11 第6版 历史)
[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