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卷入“倒楼案”撼动楼市公信力
如果说前天开始的上海楼房倒覆事件只是公众对质量安全的追问,对法律赔偿的诉求,对偷工减料的控诉,对开发商不诚信的愤懑,对城市高房价的悲凉。那么,昨天这份上海基层官员参股该项目的疑似名单曝光,却让公众对楼市产生了公信力的深度怀疑。
媒体调查的最新资料显示,作为负责开发“莲花河畔景苑”的梅都地产公司,其第二大股东“阙敬德”为梅陇镇镇长助理,担任过梅陇镇征地服务所所长、镇资产公司总经理、上海迅豪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等职务。张志琴是上海闵行区梅陇镇华一村北张家巷居民。梅都公司其余22名自然人股东中,有一些人在镇征地服务所等机构任职(新华社6月30日报道)。虽然上述消息还没得到权威部门证实,但按以往的经验看,随着事态的发展,上述遭到“人肉搜索”的基层官员恐都难逃干系。
从这份名单中我们不难看出,疑似卷入参股案的既有征地事务所工作人员,又有镇政府公务员,更有镇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人员。如上述人员被证实确实是梅都地产的股东。那么,与该项目有着密切链条关系的这些基层权贵,显然有足够的能量在800万注册资金的寒酸下,做起这笔让人不敢相信的上亿元的房地产开发生意。
客观分析,上海在出现殷国元房地产窝案后,楼市还算相对平静,但这桩倒楼案的背后,是不是会牵出更多人物?故此,期待相关部门将这一事件的调查结果尽快公开,并以此案的全面公开解决,当作是楼市公信力的探测器。
其实,资本与权力在楼市中结成利益同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去年曝出的重庆房地产窝案中,4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涉入,8位厅级官员因受贿而落马。如今,官员被指直接入股房地产公司进一步表明,这样的利益链拉得更紧,相互抱团得更密。
我们知道,房地产行业的腐败有着很大的蚕食性,规划由政府部门做,土地由国土部门拍,住房由施工企业造,资金向银行借,有些开发商甚至只是扮演了一个“掮客”角色。如果他们想要绕开监管,获得更多利益,就得拜土地爷,找财神爷。而撮合这些交易的大多数又是官员的权力影响。
我们从这次倒楼事件中看到,房地产行业没倒在房改初期600元一平方米的瓦房年代,没倒在“包工头”把持建筑队伍的十年前,没倒在土地价格由政府划拨的零地价年代,没倒在建筑材料五大三粗的大跃进年代,而是倒在了规划、贷款、施工许可、招投标、资质管理、工程监理的多环节腐败上,如果不改变,倒掉的将不仅仅是某一幢楼,抽离的或许将是楼市公平的梁,撼动的是楼市的民生基石。
今年下半年起,商品房的价格问题将经受经济是否全面复苏的考验,而保障性住房也面临着分配公平的验收。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如果不解决现有6万家开发商的良莠不齐问题,用制度斩断那些灰色的利益链条。那么,房地产的民生之舟,就有可能真正遭遇到这个产业出现以来最大的倾覆风险。
[新京报 2009-07-03]
中国楼市上半年火爆 “拐点论”重出江湖
中新网7月3日电(位宇祥)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谓迅速从回暖到小阳春、再演进到火爆的程度。各地楼市成交量一浪高过一浪,房价也开始恢复07年的飞速上涨,“地王”频频出现,对此,业内专家担心,中国经济尚未全面复苏的背景下,国内地价的狂升势必导致房价水涨船高,房地产市场泡沫可能再度出现,房产投资的风险亦日渐加大,有关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拐点”的论点再度重出江湖。
上半年中国楼市火爆 部分成交超去年全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6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6.7%;商品房销售额11389亿元,同比增长45.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49.0%。上海证券报的文章称,北京市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00%以上,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主要区域增幅在30%-50%之间。
刚刚过去年6月份,中国各大城市楼市延续了前5月的火爆形势。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6月期房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14341套,环比5月上涨了5%,成交面积上涨了2.7%。值得一提的是,排队买房的现象重现北京楼市,成为市场火热的又一佐证。另外,众多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交易量超过10万套,超去年全年。
今年上半年,上海楼市可用“疯狂”来形容。易居中国1日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上海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超过880万平方米,相比去年上半年增长了70%,接近去年全年907万平方米的成交量。
楼市泡沫已经再现 投资客重出江湖
在各地楼市一浪高过一浪的成交热潮推动下,房价在持续走高,“地王”也不断上演,楼市投资客重出江湖。
销量的提升极大地提振了开发商的信心,导致商品房开盘价格节节攀升。据北京商报报道,亚豪数据显示,6月北京新开盘项目的开盘均价达14655元/平方米,环比5月上涨了5.2%,每平方米上涨了730元。而在7月份北京预计开盘项目40个左右,开盘平均价格预计将达到12648元/平方米,触及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全新项目仅占到25%,而在老项目后期中,有七成项目的价格再次上涨,每平方米涨幅在10%左右。
经济参考报的文章也指出,受成交量持续放大等综合因素刺激房价也持续疯涨,部分区域房价达到甚至超过历史最高点。与此同时,开发商捂房、排队买房等字眼也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标题之中。
在成交量与房价持续飙升中,“地王”也随之开始频频出现。6月最后一天,北京朝阳区广渠门15号地块以40.6亿元超越了重庆鸿恩寺地块38.1亿元的价格,成为继2007年10月房地产市场调整以来全国总成交价最高的地段。
有业内人士分析,不断出现的“地王”可能成为又一轮房企囤地的序幕。同样,潘石屹指出,开发商失去理智拼命拿地,楼市又现“面粉比面包贵”怪象,土地市场出现了比2007年更疯狂的泡沫。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则表示,楼市泡沫已经再现。
另外,通胀预期越来越强,楼市成为了许多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首选。事实上,近期以来全国各地频现的排队买房、一掷千金购下数十套房的热烈景象,以房产抵御通胀来保值的心态非常明显。
业界有观点甚至认为,房价上涨迅猛、地王频现、房价创历史新高、投资加剧而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等现象就是拐点将现的标志。
[中新网]
上半年中国楼市最争议言论:“茅房论”等再上榜
中新网7月3日电 (位宇祥)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来就不缺乏具有争议的话题,今年上半年由各大腕的言论引发的讨论尤其热烈,从任志强、潘石屹等业内“大嘴”不断的惊人之语,到有关专家学者的雷人观点,可谓层出不穷、惊世骇俗,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本网在此特摘录上半年较经典的几大言论,希望如此雷人的言论,在炎炎的夏日中,给你带来一丝“寒意”……
任志强:房价和工资比等于没涨
上半年,中国地产界最具争议的言论毫无疑问非“房价和工资比等于没涨”莫属。
在4月份博鳌论坛年会期间,任志强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1978年GDP大概3000多亿,现在是30多万亿,增加了100多倍。1978年月工资全国平均28.6元,到现在也增加了100倍。1978年我们大白菜2分钱一颗,现在2元钱,也增加了100倍。房价只增加了16.6倍,和工资收入相比相差太远了,房子等于没有涨价。
“把粉丝卖到鱼翅的价格才叫泡沫。”在近期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9届年会”上,任志强再次语出惊人,把房地产比做鱼翅,称鱼翅再贵也不是泡沫。他表示,泡沫是世界经济融入中国以后才出现的词语。他赞同“只有将粉丝卖到鱼翅的价格才是泡沫”的说法,他认为房地产就是“鱼翅”,而鱼翅贵也不是泡沫,粉丝也是粉丝的价格,也不是泡沫。
茅于轼:廉租房应该没有厕所
3月份,一番“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的言论将著名经济学者茅于轼推上的风口浪尖。而这一言论也立即被网民冠以“茅房论”的大名。
超过七成的网友反对茅于轼的观点,认为穷人也有享受独立厕所的权利,严格审核申请人财产才能防止富人购买。
而近期,茅于轼在武汉接受采访时澄清,从没说过“廉租房不建厕所”。据6月29日长江商报报道,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茅于轼表示,“我要声明:我从来没有说过廉租房不应建厕所。”茅于轼说,他的原话是:“廉租房不应有专用的、私人的厕所。”也就是说,要建成类似大学生宿舍那样的,室内的、有水洗的厕所,但应是大家共用的,不是某一家的。
董藩:反对房地产复兴就是反人类
5月份,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某网站联合武汉市房交会组委会举办的“解密楼市回暖迷局”大型论坛中发表演讲时提到,所有反对房地产复兴的想法都是危害国家利益,我给他们的帽子是“反人类”,没有房地产业不能救中国,而且房地产业正在拯救中国。
在近期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9届年会”上,董藩再次指出,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让房地产泡沫论见鬼去吧。
[中新网]
在建住宅工程质量检查启动 有重大隐患立即停工
京华时报讯(记者 翟烜)7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房屋建设主管部门,对在建住宅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涉及结构安全重大隐患的,要立即停工整改,隐患消除前不得复工。
据了解,此次检查范围包括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等各类在建住宅工程。主要是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情况,特别是工程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和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测等有关单位及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执业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都要进行检查。
今年6月27日上午,上海市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房地产开发项目一幢在建的13层住宅楼房发生楼体倒塌事故,引发社会各界对在建住宅工程质量的关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在检查工作中,要认真记录、如实填写检查记录和受检工程相关质量信息数据,及时整改,消除质量隐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这次检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结合本地实际,周密部署,制定检查方案。同时,要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全面监督有关各方工程质量主体责任的落实,确保住宅工程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于今年7月至9月组织督查。
[京华时报 2009-07-03 ]
相关报道
麻城官场"地震"众官员接连被查:与房地产商有关
市委书记、副市长及房产局建设局局长相继被双规,证实与房地产商有关
今年3月以来,湖北省黄冈市所辖的麻城市陆续有官员被查,先是该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陶兴文被黄冈市检察院带走调查,随后,该市建设局局长夏桂松和副局长熊文俭被黄冈市纪委双规。但真正引起震动的事情发生在5月15日,麻城市委书记邓新生被省纪委双规,5月31日,麻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圣贤被黄冈市纪委双规。
短时间内多位官员被查
短时间内这么多官员被查,在麻城市引发剧烈震荡,有官员以“麻城官场‘地震’”来形容此次事件对麻城的影响。
由于事涉房地产管理局、建设局,而徐圣贤也分管城市建设,因此,许多猜测都指向了当地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一些官员也认为,他们的倒台,或许与开发商向他们行贿有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麻城市纪委负责人认可了这一说法,至于网上涉及买官卖官的传言则有待核实。黄冈市纪委一位副书记以案件正在调查为由,拒绝介绍情况。
“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麻城市某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麻城官场“地震”的发生,始自房地产管理局和建设局的两位一把手被查。
房地产管理局局长陶兴文被检察院带走调查,建设局局长夏桂松和副局长熊文俭被双规,在当地引起猜测,由于建设局和房地产管理局都属于建设领域,许多人怀疑他们被查与房地产商过从甚密有关。
而真正引发大震动的,是市委书记邓新生被双规。据知情人透露,5月15日,邓新生被通知去黄冈市开会,会议刚结束,他即被湖北省纪委带走。随后的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圣贤被双规。
当地人士认为,“应该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不会是单独的事件”。
麻城市纪委书记周晓华向记者证实了上述官员被查的消息,并表示“既有经济问题,也有违纪问题”,与房地产商的往来也在调查范围之内。
贫困县房地产开发却红火
麻城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是有名的红色之乡,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锻造出王树声、许世友等41位新中国第一批授衔的将军和128位省部级高官。
这个老区目前虽然还顶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但近年来,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却非常红火,融辉、闽达等房地产公司及其开发的项目在当地远近闻名。
融辉第一城是当地最大的房地产项目,位于融辉路与工业路的交汇处,融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网站介绍,这个楼盘占地206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5亿元。
据该楼盘售楼小姐毛静介绍,目前的市价在每平方米1800元左右。记者在售楼处的模拟楼盘处看到,很多楼盘顶上都插着“已售完”的牌子。
这个被网络上盛传与此案颇有瓜葛的楼盘,其所在地原是麻城纺织厂。当地一位官员证实,不少单位对这一说法都有耳闻,这块地拿地较早,价格极为便宜,后随着全国房价的上涨,该楼盘的开发商盈利颇丰。
官员与房地产商交往过密
融辉公司与当地政府关系非常紧密,这一点甚至可以从该公司网站上的大事记窥见一斑。从2004年9月融辉公司成立之日起,麻城市官员就频繁造访该公司,其中,邓新生有记录可循的造访就多达9次,徐圣贤的造访记录也有4次,陶兴文、夏桂松的造访次数也不少。
一位麻城市人大代表介绍,融辉公司的老板也是本届麻城市人大代表。
麻城市街头已经风传融辉公司的负责人被控制了起来,但这一点被融辉第一城售楼人员否认,并指为造谣。
当地对房地产的红火也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近几年的大兴土木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使城市焕然一新,但也有人认为当地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大多数人生活水平并不高,开发房地产只是富了少数人。
有网友将麻城市政府大楼与其他贫困地区的豪华政府大楼一起在网上曝光。
一位官员说:“看起来麻城经济有发展,但并没有让大多数人受益。”据中国青年报
[南方日报 2009-07-02]
上海大楼倒塌追踪:涉事镇长助理曾被立案侦查
7年前因“玩忽职守罪”被追缴1327万元,大楼倒塌原因有望明日公布
“上海在建住宅楼倒塌”追踪
本报讯 (记者 张艳芬)上海13层倒塌高楼“莲花河畔景苑”发展商梅都地产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现任梅陇镇镇长助理阙敬德被网友再爆丑闻,2002年其曾因“玩忽职守罪”被立案侦查。
记者获悉,楼房倒覆事故的原因预计本周五可正式公布。此外,有勘察人员表示,大楼的倒覆应当是岩土工程问题。
“多名股东系官员”问题仍调查中
上海市中心图书馆闵行分馆馆藏的一份由学林出版社2003年5月份发行的《2002闵行年鉴》,其中第112页(目录:公安司法-检察-查办职务犯罪)记载,“突出重点,大力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等案件31件32人,案件比上年增加48%。其中贪污16件、受贿11件、行贿2件、挪用公款2件。对梅陇征地服务所所长阙敬德以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追缴赃款赃物及挽回经济损失1327万余元”。
年鉴记录,当时阙敬德的身份是“原梅陇征地服务所所长”。昨日下午5时,本报记者来到位于闵行区银都路的梅陇镇政府,挂着“东湖物业0664号”胸牌的门卫对记者说,镇长下午4点半就下班了。记者留下联系方式,并表明要采访镇长关于阙敬德的事情,但至昨晚截稿时,本报未得到梅陇镇政府方面任何回复。
据之前媒体报道,阙敬德生于1958年,兼任梅陇镇资产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梅陇镇征地服务所占大股份的上海迅豪置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兼董事长。2007 年2月,阙敬德还曾以该镇征地服务所所长的身份,兼任有关沪杭磁浮工程动拆迁工作的闵行指挥部梅陇镇办公室工作组组长。
昨晚,闵行区政府新闻办称,针对近日媒体所关注的梅都房产公司多名股东系政府工作人员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仍在进行调查核实,尚未有调查结果。
应系岩土工程问题
昨日晚间,上海市闵行区政府新闻办表示,对6月27日”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在建楼房倒覆事故的原因调查目前仍在进行,调查可在本周内结束,预计本周五可正式公布。
此外,有勘察人员表示,从倒覆的大楼情况来看,大楼的上部结构是可以的,大楼的倒覆应当是岩土工程问题,但桩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断裂还是错位,是打桩时出现的问题,还是倒覆中形成的断裂,桩基的断裂程度又到底怎样,这一切都只能等待测试数据出来后,才能得出结论。
■专家解惑
6层楼地基盖11层楼?
闵行区规划局:小区规划审批程序合规合法
13层楼倒塌事件发生后,有网友在网上贴出楼盘在2005年的详细规划图,称按照规划布局该地块仅能造8幢11层楼房和2幢6层楼房,而目前的小区却造有7幢13层楼房和4幢11层楼房,质疑开发商为牟利而未按照规划建造、擅自添加楼层,最终致倒覆灾难发生。
针对诸多疑问,闵行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张健向本报记者透露了“莲花河畔景苑”的“前世今生”,表示包括楼层在内的小区规划确实经过多次修订和局部调整,其审批程序合规合法。《新闻晨报》供稿
先造楼再挖车库是否违规?
专家:目前技术水平不受建造顺序限制
此外,对于部分市民质疑先造楼房再挖车库的做法是否违反正常操作规范,杨教授表示,这样的流程,在符合操作规范的前提下,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要有全盘的规划。“也就是说,如果先造了楼房再造车库时,就必须考虑到车库对于楼房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将这一因素纳入到车库建造的规划当中。当然,这样的规范操作势必带来成本的上升。”
基桩空心是偷工减料?
专家:管桩技术是最新的科研成果
记者在现场发现,不少围观的市民对于大楼断面露出的“空心”基桩都有着极大兴趣。有人说,其实基桩里面原本有钢筋,只是断裂的时候被抽离了出来。更有人直接判断这是“明显的偷工减料”。
对此,记者昨天采访了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杨敏。杨教授表示,这其实是一种被称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建成PHC 桩)的新技术,它是近年来建设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也是近年来新建的楼房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杨教授认为,管桩本身并无问题。
塌楼对周边房屋会否产生影响?
专家: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
不少市民担心,6号楼房的倒塌是否会对周边的房屋造成影响。对此,杨教授认为,通常情况下,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专家组这两天对周边楼房进行了监测,也证实周边楼房没有出现倾斜、沉降等现象。”
同时,对于不少网友关心的“在倒塌楼房的原址再盖楼房是否可行”的问题,杨教授也表示,这是完全可行的。只是,还需要对土质等重新做一次勘察,打桩的深度等问题必须要重新设计。
《天天新报》供稿
[南方都市报 2009-07-02]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