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诺贝尔奖背后的“李约瑟难题”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0-11

 

诺贝尔奖背后的“李约瑟难题”

  作者: 邓聿文

  在国人庆祝国庆的时候,诺贝尔奖也陆续颁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由美籍华人、被称为“光纤之父”的高锟和另两位美国人获得,但对我们来说,高锟的获奖可能更刺动神经:为什么又是华人而不是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奖?

  在诺奖的百多年历史上,共有400多位获奖者,尽管此前有6位华裔科学家位列其中,但中国本土却没有贡献一位诺奖获得者。这并不是说,中国在这上百年历史中没有产生一项与诺奖匹配的科技成就,上世纪50年代中国对人工胰岛素的合成就完全有资格获得诺奖,但必须承认,原创科技成就和重大发明与发现,中国人贡献得的确不多。如果这是在中国国力还弱小,人们还在为吃不饱饭而发愁的时候,尚有情可原,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已位居前三,科技实力据说也很强大,我们却依然徘徊于诺奖的大门外,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了。

  早在几十年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煌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就是科学史上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我想,有关“中国本土为什么没人拿到诺贝尔奖”的问题,也可说是当代的“李约瑟难题”。

  对“李约瑟难题”,李约瑟本人曾尝试着进行过解答。他认为,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一些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八股文扼杀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致,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李约瑟的这个解答也适合今天。虽然影响科研的因素有很多,但无疑整个科研的大环境是导致中国科学家创新性和创造力不足的最重要因素。例如,我们的薪酬制度,将薪酬和短期成绩挂钩,逼着员工出效益,对于中小企业可能适合,但对于高等教育则不大适合。再如,考评制度也逼着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去造假和抄袭。

  不过,我想指出的是,浸淫于整个社会的官本位意识及其行政主导科研和学术的体制对科学和创新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不可忽视。官本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官员为科学家确定科研重点,科学家主要追随官员意志,从事能够显示官员英明的研究项目,而不是由科学家来主导研究项目。这种科研政策和科技体制的目的,就是要科学家“早出成果、出大成果”。面临着这种巨大压力,作为理性的选择,科学家只能去搞一些短平快的东西,一些确定性很强的项目,而对于不确定性很大的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则是能避开尽量避开。由此也就在我们的科技环境中,形成了一种“不允许失败”的原则。但实际上,就科学研究来说,失败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会给研究提供极为宝贵的经验。而由于害怕失败,科研人员对未知领域就不敢去尝试。

  研究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取得获奖成就的年龄可知,他们大多是在26~45岁期间做出的,比如,7位华裔获奖者就是在这个年龄层完成了他们的科研成果。但是,相比之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中国科学家施展才华的机会太少,这是因为,首先,决定中国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中地位的是其年龄。中国教育的近亲繁殖使得学生依附于老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挑战老师有如犯上,有悖于中国的传统和社会的价值观。在这里,中国知识分子不向权威挑战的所谓忠诚和团结,成了科学进步的历史包袱。

  其次,青年科学家本身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又没有时间从事科学研究。优秀科学家,尤其是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人数之少,使他们很容易被推上科学管理岗位。而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以及稀缺资源与职位挂钩,一些青年科学家也愿意离开研究一线,结果,他们用于科研、指导学生或阅读科学文献的时间很少,青年科学家在富有创造性的年代脱离科研,意味着他们的科研生涯提前结束。

  对美国诺奖获得者的调查也表明,获奖离不开科学的接代连续性。也就是说,知识的积累与创造,不仅与前人的劳动有关,而且还与几代人之间的智力接力有密切的关系。“知识遗传”因素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对前辈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以及思维习惯的潜移默化的继承上。但在中国的科技界,盛行的却是“论资排辈”、只愿做“鸡头”不愿做“凤尾”的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知识积累的断裂。

  只有解决了上述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李约瑟难题”,中国科学家才可能与诺奖亲密接触,中国才有望在世界科技领域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占有与自己大国身份相称的地位。

     【中国经营报】 

 

 

 

相关评论

诺贝尔奖为何总是美国独大?

几天前,诺贝尔奖颁发了。照例有一多半获奖者是美国人,除了文学奖之外,其他奖项几乎都有美国人独享或分享;也照例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质疑为什么没有中国人获奖。说实在的,这样的情景每年都要重复一次,让人感觉是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比美国人在乎多了。至少在美国的媒体上,这个消息是可以让人忽略不计的。

记得几年前有次听资中筠女士说,美国最大的成功秘诀是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那时对这一点还没有充分的体认。现在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教了一段时间,不得不说,我完全承认这个论断。美国的教育制度威力极大,既能培养人才,也能辨识人才,更可以让你“不得不”成为人才。

一直以来有种误解,认为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优于美国,而美国的高等教育优于我国。原因也很简单,美国的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主要就是玩,绝不会像我们的孩子那样为了高考而拼命读书。实际上不但美国,整个西方世界的学生在初级教育和高中阶段是相当轻松的。这导致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确有弱于中国学生之处,许多方程公式他们就没有中国学生搞得清楚。不过这种义务教育虽宽松,但绝非质量很差。笔者五年前到英国一所中学里听课,发现教历史的老师竟是牛津大学博士毕业;而美国的中学老师也同样需要经过严格的考验才有教书的资格。在有水平的老师指引下的宽松的环境,是个可以培养创造力的环境。

同时他们还有机会在大学里“恶补”知识上的不足。说他们的知识是“恶补”回来的一点也不过分。对学生来说,美国的中学和大学就像天堂和地狱一样的对比(在中国也是同样的对比,只不过要反过来),学生的繁重课业远非国内大学所能想象。平均每学期每个学生要选课四门以上,每门课每周要上三次,每次一小时。看起来也不是很吓人,但主要的负担是在课堂之外。作业和测验多到可怕,就连政治学这样的课平均每月都要测验两次。再加上不定期的小论文、读书笔记、理论展演、期末考试、期末论文,仅仅一门课就要阅读上百万字,乃至几百万字的著作和资料,这一切当然需要在三个月之内完成!而有的学生一学期选课就达到五门!在这样的学校里,个人时间表永远是紧张的。经常看到学生匆匆忙忙走来走去,从一个课堂跑到另外一个课堂。没有午休的概念,熬夜更加不是问题。我就经常收到学生半夜两点钟用EM A IL交给我的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繁重不是学校硬派的,而是学生“自找”的。大学二年级前,都不会分专业,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去选课修学分,为自己的学业生涯做规划,当然,每个新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帮助他们。这样看起来,所谓选课、做作业,无非是他们自己找罪受,也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我所在的学校在弗吉尼亚还算不错的大学,当然学费也不便宜,学生大多是本州中产阶级的子女,人手一车,经常出去玩,学生活动也很多。不过这一切都不耽误他们用功学习。

这样勤力的学生逼得老师也必须要认真负责、全力以赴。一般来说,一个老师每个学期有两门课就忙得团团转了。几乎每个未获终身教职的青年老师都抱怨负担太重,没时间做研究,但一转眼又专心致志地辅导学生。这些人真的是在认认真真地搞本科教育,培养出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点也不稀奇。如果老师和学生这样的勤奋都没有结果的话,那才是见鬼了。

同时,这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平均每班15-20人,超过25人的课堂会被认为无法提供互动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因此极不提倡。有时面对空旷课室里的十几个经常举手回应的学生,我就感慨自己在中国经常给两三百人的大班上课,只有我一个人的声音的情景。特别是在扩招之后课更多、学生更多,根本没办法像我刚开始在大学教书时那样细致地辅导学生,更加不可能给他们布置那么多的作业,自己也批不过来,想想就累得要死。不过我想,等我再回去给中国的大学生上课的时候,一定会给他们狠狠地加码,也给自己狠狠地加码,看看大家究竟能不能“累死”。

经常有人说美国抢劫了全世界的人才为己所用。但我想,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它把全世界的人才都抢过来了,而是它为这些人才提供了使他们成功的条件。没有这些人,美国不会如今天这样强大;同样,如果没有美国,这些人也很难取得他们今天的成就。就连这次获奖的唯一华裔高锟,也是早早就离开了大陆的教育体系,在香港和英国接受教育。实际上8位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几乎都是在海外接受的教育,没有一个是大陆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前两天和一历史学老教授探讨美国的移民问题。他觉得美国的学生有点粗鲁,并很羡慕中国自孔子以来的尊师重教传统,认为这样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当然,他不会明白,在现在的中国的学校里,说了算的可远远不是教师。可以说,诺贝尔奖美国一家独大,多是教育制度的成功,这个国家应该获得诺贝尔人力资源制度奖。

话说回来,并非所有获诺奖的美国人都当之无愧。这次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奥巴马简直莫名其妙。不错,奥巴马是天才的演说家、备受关注的总统,但问题是,政客好像都是粉笔做的,他们的话随时可以擦掉不算(语出我的某个中国学生)。在他还没来得及做出值得称道的事业之前,委员会的颁奖算是对奥氏的期待?还是想帮助境况不佳的获奖者渡过难关?开个玩笑,我倒是觉得他更有资格赢得诺贝尔生物学奖———他以一个黑人在白人社会的成功证明了人种无优劣,有优劣之分的只是制度。如果我们国家也能承认这点并开始追求好的制度,让教育本身成为校园的主题,让创造天赋自由发挥,让踏实肯干的人获得回报,以中国的人力资源之丰富,得他百八十个诺贝尔奖应该不成问题。

    (作者 唐昊 系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讨厌的诺贝尔奖

文/俗士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颁奖时刻了。这个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设立的奖就如某种顽疾,时不时的令我们隐隐作痛,煞是讨厌得很。诚心不去理会倒也能落得清静,只是这讨厌的奖,已然是世界上科学、文学、经济学,乃至和平事业的最高奖项,竟然无视不得。

不能无视,可又偏偏无法面对,楞说诺贝尔奖是“酸葡萄”,恐怕自己都开不了口(虽然也有爱国人士高呼“我们中国人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诺贝尔奖!”,这毕竟不是官方的意思)。然泱泱上国,既有五千年传承之文明,又挟十三亿勤劳智慧、爱好和平之人民,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摘得一项桂冠,如何能不痛之切切。

然而,还不止这点,官方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辩解。说政治偏见,不通,因为苏联有不少人获过此奖;说种族歧视,也不通,一些黑人,以及像圣卢西亚、尼日利亚等这些小国家都有获奖;说东西方文化差异,还是不通,日本就获得好几个。如果把和平奖算进来,那面就更广了。

好在,有几位华裔人士获得过诺贝尔奖,似乎能说明我们民族也是不笨的。但他们的国籍却令人头痛,只能说“钱学森侄子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去年)之类的话。今年倒是用了“中科院院士获2009年诺贝尔奖”的标题(新华网),然而,正文中却只能老老实实地说“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唉,其心也拳拳、其意也切切,却终究只是博人一笑罢了。所谓的泱泱大国,不思上进、奋起直追,一天到晚地玩这种文字游戏,岂不悲乎!

客观地说,要是硬要找出几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倒也不是没有,比如李政道和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但他们那个中国国籍竟是指中华民国,这却是更不能炫耀的。然而,还有更甚者,那个达赖喇嘛(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明明国籍是中国,官方却又不愿意认他了,这时刻竟把反对“藏独”的事给抛到脑后去了。这种对诺贝尔奖既爱又恨的心情可见一斑。

由于诺贝尔和平奖常常与政治相关,官方不仅讳言达赖获奖,也对有国人被提名颇为敏感。去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结束后,有网友戏言 “这下秦刚(外交部发言人)可以松口气了”。

今天看到,有人说赛珍珠(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诺贝尔奖的时候具有美国和中国双重国籍,可算是中国人(我对此事未做考证)。别说,窃以为,如果真是这样,还真有些靠谱。她这个中国国籍虽说也是中华民国,毕竟是大陆的,与李政道是他们从台湾出去的不同。可惜,她怎么就是个白种女人,而非炎黄子孙呢?这点实在是不爽!况且,官方好像也不喜欢她。据说,她想死后葬在中国,却不知何故,官方没同意。不提也罢!

说到文学奖,有一位不能忘了,高行健(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个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竟然在获诺贝尔奖之前加入法国籍了,着实令人气愤。对于他获奖,官方与文坛态度颇有些耐人寻味。为此人民网发了《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违背了诺贝尔遗嘱》的专稿,作协也说:“中国有许多举世瞩目的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对此并不了解,看来,此举不是从文学角度评选,而是有其政治标准。”……一向视国人能获诺贝尔文学奖为尊荣的官方和作协,缘何忽然对有华裔人士获此殊荣如此愤愤然呢?以至于,诺贝尔文学评委会主席不得不出来澄清:“诺贝尔评委会并没有政治目的,颁奖给高行健是基于他的文学成就,而非他的政治立场。”其中滋味,恐怕远非“酸葡萄心态”可以形容。

唉,横也不行、竖也不是、左也不圆、右也不顺,叫人如何是好呢,这讨厌的诺贝尔奖!

2009.10.10.

    [博客网] 

为什么我们不能得诺贝尔奖?

文/李晨辉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公布了,照例又没有中国人的名字。在中国,照例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无不议论纷纷、沸沸扬扬。其实我本来不想谈这个问题了,因为我已经谈过不止一次,而且谈过好几年,但看到网上的那些帖子,就又产生了一种辩证,或者说,阐述一下自我观点的欲望,也以自己的观点来和大家讨论。第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得诺贝尔奖?究竟能不能得,什么时候得?第二、诺贝尔奖的评选究竟是否公正,中国人得不上是不是因为意识形态的问题,是不是西方人对我们存有偏见。有人说了,连袁隆平都不能得,那么,这个诺奖的评选就实际上没有意义。还有人说,连达赖这老和尚都能得奖,袁隆平却不能得奖,也可见这个奖是不公平的。本文准备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来说说中国为什么不能得诺贝尔奖。说起来很可怜,世界各国,稍微有那么一点名号的国家,都差不多得到过了。就我们亚洲来说吧,日本、韩国、印度、甚至越南、巴基斯坦,都有人得了诺贝尔奖。再说我们华人自己吧,台湾有人得、香港有人得,甚至连我们本土,也不能说完全就没有人得。比如杨振宁,据说中学和大学还都是在我们本土读的,只不过读的是解放前的大学(西南联大)。另一方面,请注意,我们又是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十几亿的人口,几千年的文明史,而且要命的是,自我感觉极为良好。宋鲁郑、宋晓军之流,甚至已经预言说,十年内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老大(天呢,这个德性的世界老大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区区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一家子就得了好几个,而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辉煌了六十年,居然没有辉煌出一个诺贝尔奖,我想,这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如果我们不反思,不痛下决心革故鼎新,清除积弊,那么,这种耻辱,我预言将持续到永远。中国这块土地本来就很神奇。比如李熬李大流氓,本来在台湾是靠骂人起家的,至今提起台湾来他还是骂不绝口,可是一到大陆来他就改唱赞歌了,而且赞不绝口。还有郭沫若郭大流氓,解放前本来也是以骂人出名的,比如,《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可一到了毛时代,全成了软骨头,改专职唱赞歌了,而且怎么肉麻怎么唱。杨振宁也有点这种趋势。本来好端端的一个知识分子,如今在大陆却也靠唱赞歌来活着。他就说,中国在20年内,一定有人得诺贝尔奖。我就不仅仅要问:靠什么?就如同五十年代我们说,五年超英十年超美,可现在五十年都过去了,我们赶了吗超了吗?所以说,如果诺贝尔奖里头要是有一个吹牛逼奖的话,那中国人恐怕是五十年前就能得了,还用得着等到现在!

好了,闲话少叙,下面就直接说说,我认为的,我们不能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的原因,我们教育体制的僵化,或者说,中国的教育水平太差,老师的素质太差。其实,这种看法是相当浮浅的。就如同人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老师、教育都离不到自身体制的束缚、约束。所以我说,我们不能得诺贝尔奖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和诺贝尔奖水火不相容的体制。诺贝尔鼓励的是创造性的思维,个性化的思维,而我们从来都是强调共性化的思维。全体中国人,起码在思想上,都得统一在同一个旗帜下,动不动上面就给你下了结论,你只有服从的份,还动不动就进了禁区、雷区,不让你说,不让你谈。在这种情况下,想得诺贝尔奖,就如同旱地里头养鱼,水里头养火,怎么会有任何的成果?想想吧,不用说全世界,即使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只要一离开我们这块土地远了一点,立刻就像得了仙气,就活了起来。甚至连达赖、连高行健,这样的中国人,都得到了诺贝尔奖。而不用说从来没有离开过的那些人,既便是本来在国外活蹦乱跳的人物,一回到国内,又如同贾宝玉丢了通灵宝玉,死麻殃呛起来。比如杨振宁,哪还有一点当年的灵气呢?所以我说,不改变我们这种严重束缚人的思想的体制,那么,得诺贝尔奖,套用那一句人们很熟悉的话,上帝都得哭起来。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许多人动不动就拿袁隆平来说事,我觉得这是很无知的行为。事实上,诺贝尔奖评到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绝大多数人,还是服气的,认为它基本上是公正的。因此,第一我们不能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或者说人家评选不公平。事实上,诺贝尔奖的评选,人家还是有着自己的标准的,并不是谁的贡献大,就评谁。比如说,人家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有创造性的贡献。而袁隆平袁大师,他的贡献,并不具有创造性。他只是把已经被前人发现了的理论,运用到了极致。所以他没有、不能得到诺贝尔奖,是很正常的事。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提到了,我就不想多说。我想说的是,许多愤青,说袁的贡献大,动不动就说,因为袁的发明,而养活了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人口。还有人说,如果这四分之一的人吃不饱,全饿着,那你看这世界还能不能有和平?所以,最起码,袁隆平,应该得个诺贝尔和平奖。这说法太天真。我们说话,不应该把漏洞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第一,中国人在五十年代末,曾经因为饥荒,真的饿死几千万人。那个时候,世界有没有因为中国的饥荒而大乱,而没有了和平?第二,没有了袁隆平的发明,这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人,真的就会饿死吗?说话怎么就一点也不长脑子。也不知道这种说法,最开始是谁提出来的。第一,在袁隆平没有这个发明之前,中国人已经存在于世界上几千年了,那时代的人,难道个个都饿着肚子吗?第二,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袁隆平,而且,据说这个成果中国目前还在保密,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那么,那些没有袁隆平的国家,是不是都饿着肚子,都饿死了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所以我想,我们那些可爱的愤青们,我对你们没有太高的要求,唯一的就是,说话时动动脑子。袁隆平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大师,这一点没错,但如果抬高到了离开他,没有了他,中国人就个个都饿着肚子,甚至个个都得被饿死,这说法是不是太荒唐?就凭这种没有回路的脑袋,我们还想得诺贝尔奖吗!

最后再简单说说老赖。有人以为老赖得了诺贝尔奖,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就不可思议。有人甚至说,这样的话,连本.拉登都可以申请得诺贝尔奖了。孩子们呢——无论说这种话的人年纪多大,我看他都只配被称做孩子们。事实上,你我,我们究竟对达赖知道多少?除了我们的宣传机器,成天给达赖扣上的这样或那样的“桂冠”,你我又有知道多少?全世界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的人,都那么尊敬恭敬他,难道仅仅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

    【博客网】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文/李吉诃德

    先自己纠正一下,中国人可以并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指的是中国本土还无人获奖并且看不出日后获奖的苗头。为什么呢?我想到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其实中国人不能获得诺奖与朝鲜人不能获得诺奖的原因是一样的。

  文学奖需要好的作家,好的作家需要独立于世的精神。中国的作家全圈在作协,而中国作协历来就是党的原配,政府的二奶。中国的许多行业协会都在谋求改变,只有中国作协满足于自己的姿色与角色,想变都难。

  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发声体显然不符合诺贝尔奖的精神,作为“枕边风”同样如此。那些只适合鲁迅奖茅盾奖曹禺奖等等。

  诺贝尔奖不拘于一党一国的事,她更关注人类的命运。虽然人类也在一党一国之内,但她须代表普遍价值,而非党国本身——无需N个代表,这样一个也就够了。

  一个悲哀的喜剧是,鲁迅曾是中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人,后来,他就成了离鲁迅奖最远的人。如果他知道有人这样作践他的名字,他或许就会回来。

  二、诺贝尔奖的核心是人文关怀,这是中国大多作家的死穴。中国作家骨子里欠缺人文关怀,更多的是人肉关怀。除去“人肉”,中国当代文学充满了“假灵魂”与“死灵魂”,他们比“无灵魂”更糟。“无灵魂”或许还有文采,还有鲜肉,而他们是“人造肉”,仿佛困难时期充肉的豆制品。他们该得的是食品奖。

  三、说中国作家一概谢绝人文关怀也不公允,比如余秋雨王兆山等等就很擅长发动“人文关怀”。不仅“含泪”于轮回,而且“自述”于地下,上天入土,做足了工夫。但他们为什么也与诺奖无缘呢?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体与流派模糊。《借我一生》明明是小说,却被冠以散文;《废墟下的自述》明明是魔幻现实主义,却被当作魔怔现实主义。

  四、中国作协对诺贝尔奖一向缺乏长远计划。这点不及体育总局,“奥运争光计划”何其有效,中国一跃成了金牌大户。反观作协,至今也只是外聘庸者,内纳小偷。靠小偷偷不来诺贝尔,只能偷些香奈尔。我还真没注意郭敬明的个人收藏里有没有香奈尔包包鞋鞋之类。

  五、诺贝尔奖评委对中国文学缺乏了解,心存偏见。这和奥斯卡的情况是一样的。中国电影人至今没有获得奥斯卡,正是因为美国人的有色眼镜太深,比中国电影的潜规则还深。

  朝中无人,我们没有话语权,更没有投票权。也因为朝中无人,我们那些无坚不摧的潜规则便不能对委员会生效。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诺贝尔奖离中国人很远,有铁凝主席的“永远”那么远。

  不过话又两说,或许越是朝中有人,他们便越是不投中国人的票。当然这是猜测。

  六、诺贝尔的评奖规则与标准不适合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如今诺贝尔奖越来越“小众化”, 越来越忽视“点击量”了。比如今年的赫塔米勒,整个中国除了个别专家竟无人知晓,所以我估计那些评委们也不知道中国的徐静蕾,否则会吓到他们。当过亿的数在刷徐静蕾的流水帐,那规模有多少个“追忆似水流年”可比?

  所以诺贝尔奖若不修正评奖规则,中国人今后获奖的机会依旧微乎其微。我倒是建议诺贝尔与吉尼斯合作,并将新浪、起点等作为中国区合作伙伴。

  七、中国作家也不屑诺贝尔奖。这不是俗人眼里狐狸与葡萄之间的关系,这是狐狸皮与葡萄皮之间的关系。中国作家没有傻瓜,与其对着橱窗里一张狐狸皮发呆,不如转身去吃葡萄,吐不吐葡萄皮尽由自己,快哉快哉。我们有鲁迅茅盾老舍冯牧¥#—#*%¥#·¥……,自娱自乐,何苦去为一个诺贝尔上火?

  八、不排除有“境外势力”或“敌对分子”操纵诺奖归属。我随便一想就能指出他们的一些伎俩:比如成立尔贝诺公司及协会,安排黑评委,内定获奖者,谁说内定就告谁,利用网站提前泄露结果,给中国候选人暗地扣分,随便修改评选规则,直至发展到互派卧底……。这些都是我们玩儿剩下的。

  PS:
  鉴于诺贝尔奖黑幕重重,中国作协不妨另辟蹊径,打造自己的诺贝尔奖。相信不久之后中国本土就会有许多人荣获诺贝尔的各种文学奖。如诺贝尔大散文奖、诺贝尔身体写作奖、诺贝尔博客奖、诺贝尔评论奖、诺贝尔此楼评论不存在奖……。据悉,杭州诺贝尔瓷砖厂已与中国作协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

    【博客网】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文/熊丙奇

    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这让华人再次扬眉吐气。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

    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一直是分析家关注的重点。而分析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或可对我国内地的教育改革产生某些触动。

    8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只有一位,即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十分短暂的两年时间的新中国基础教育,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宝丰,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学。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1944年随父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远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之后赴美求学;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的本科为台湾大学,硕士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

    概而言之,虽然媒体总想寻觅这些华人科学家们与中国教育和学术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报道高锟获奖时,说他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但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与我们的教育与学术其实都没啥关系,有两位为西南联大毕业生;有两位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有两位在香港接受完高中教育;有两位接受台湾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如果说,华人诺奖获得者的这种教育经历分布有诸多偶然,那么,不妨再看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在总共12位获奖者中,只有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王选(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王永志(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4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大学生。

    新中国教育发展60周年,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达世界第一,达到2907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但是,在杰出人才的培养上,我国内地教育必须承认存在严重的不足——— 不仅与美国相比如此,与当年西南联大的办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办学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产生少数几位顶尖人才,以及内地几所著名大学的排名要低于香港和台湾地区几所大学的排名上,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上,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始终难以突破,高等教育的行政化色彩日益浓郁,教育与学术都趋功利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与环境,缺一不可。基础教育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可培养一个人的科研精神与正确的学术习惯;而良好的用人制度则鼓励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以现实情况而论,在国内求学、工作者这三者都有缺失;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部分高等教育,再出国求学、工作者,前两者缺失;在国外求学,再回国工作者,社会用人制度(也谓学术环境)缺失。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是,从新中国60年教育体系中,尚未走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早在200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温总理所谈到的“非常焦虑”的问题,到今天并没有解决。欲解决这个问题,以笔者浅见,有必要正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事求是地反思教育基本制度,这方面,可从学习借鉴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教育经验做起。我国深圳地区,已启动借鉴香港地区办学经验,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高等教育改革尝试,但愿这种尝试能为我国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积累有益的经验,从而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带来新的环境。

    (作者 熊丙奇 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南方都市报】

从诺贝尔奖看我国的教育制度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本年度揭晓仪式将于10月5日起陆续举行。最近几天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获奖公布时间,华人的身影有不少了。何时有真正的本土中国人的身影?中国媒体上“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之类的讨论热火朝天。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说:“20年内,中国人将获得诺贝尔数学奖。”20年,对于等待已久的中国人来说或许并不算太长,杨老的这句话让听者为之振奋。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迄今为止,诺贝尔奖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六个奖项,并没有“诺贝尔数学奖”。有人说,获得诺贝尔奖“需要很长时间”。

    可真正反思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原因的,却不多见。还有人竟然怀疑诺贝尔奖评审不公正;有的人说,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是“经济实力还不太够”,因为能拿到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资金投入都非常大,中国目前没有那么多科研经费。可回顾一下诺贝尔奖历史,不难发现许多获得者从事的都是基础理论研究,并没有花很多钱。

    反思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其实应该从有没有创造能力方面入手。诺贝尔奖的每一个奖项,实质上都是在鉴定和评价被提名者的创造能力,成果只不过是创造能力的必然结果或者说体现方式。中国人缺少的恰恰就是创新能力。虽然现在没人再用“古代四大发明”来撑门面了,但当代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发明创造,实在是寥寥无几。

    而中国人缺少创新能力,又是中国教育模式的必然结果。

    曾在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吴勇,出过一本书叫《牛津感悟》。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个牛津如何重视学生创造潜力的例子。苏格兰北部边远地区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郡,一位女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达到了全A,符合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这是近百年来当地第一个达到牛津录取线的毕业生,当地政府对此极为重视。但牛津大学教授在面试后认为该学生不具备牛津大学所要求的创造潜质,拒绝了她的入学申请。当地议会将此事反映给英国中央议会,议员们就找到教育大臣,请他出面说情,也没能成功。之后又层层向上,直至找到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虽然首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牛津大学仍然表示不能接收,理由只是一个:在招生问题上,任何人无权更改学院教授的面试结论,这是牛津大学几百年来的传统。布莱尔当然觉得很没有面子,在此后的一个私人场合,当提到牛津大学的时候,他不自觉地发了一句牢骚:牛津大学真是太古板了。这句话的后果就是,学校立即取消了授予布莱尔荣誉博士学位的原定计划,并对政府行政干预学校事务提出抗议。

    听了这个故事,就很容易理解牛津学子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年又有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政治领袖了,因为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创新能力强。

    据了解,牛津最引以为豪的是学院制和导师制。牛津的每一个学术讲座都有一个规范的程序:首先,事实情况是什么;其次,多数人的观点是怎样的;第三,另外少数人对此持有什么看法;第四,教授本人的研究结论是怎样的;最后,还有哪几个问题有待研究。最后一项尤其可贵,它说明任何问题的研究都没有终点,可以不断深入。美国的教育制度也是比较灵活开放的。

    再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学生就象流水线上的产品,每门课程相当于一道工序,所有工序过了就表示学业完成了,然后批发出厂。这样的教育现状中,鲜有异数。那么,我们到底指望谁来拿诺贝尔奖呢?在现在中国这种氛围中得奖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在某些地区。不过下一个中国人得奖应该不会遥遥无期,不知道10年左右怎么样……

    诺贝尔奖最初设立时只有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个奖项,后来增设了经济学奖。在当前奖项设置下,许多领域的重要成就将难以获奖。为此,在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即将揭晓之际,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组织专家学者讨论了诺贝尔奖的改革问题,发布了一封由10位专家学者联名签署的致诺贝尔基金会的公开信,请求对诺贝尔奖评奖进行改革,内容包括为应对气候变化设立“全球环境和公共卫生奖”等。这封公开信的署名人包括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蒂姆·亨特、旨在促进科技创新的“X大奖基金会”负责人,以及牛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多名教授。

    公开信说,诺贝尔在1895年立下遗嘱时,他难以预料世界会受到气候变化和艾滋病等威胁,也难以预见新出现的重要学科。公开信请求对诺贝尔奖评奖做出两项改革,一是增设“全球环境和公共卫生奖”,以奖励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消灭重大疾病和促进公共健康等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个人或组织;二是扩展现有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或增设相关奖项,使其得以覆盖整个生物学领域。

    这样的话,中国人不是几率又多了?特别是个人或组织的话,我们中国的组织更有资格!不过,增强我们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从根本上强化我们民族的能力的途径。“真的勇士,敢于面对”,面对总是需要勇气的,知耻而后勇,在巨大的刺痛之后我们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凯迪网】

诺贝尔奖并非科学最高追求

  文/显峰冷言

  诺贝尔奖已然成了中国科学界的心病。不,准确说,这几乎是国人的集体幻想。这种幻想周期性发作,且年复一年。

  今年的诺贝尔奖刚发了几个科学奖,一些国人就又浑身燥热,连《人民日报》也发文探讨“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那么,到底有多远?这和一个天真的孩子朝着前方的地平线奔跑,然后不住地问“还有多远”没什么区别。科学探索没有终点,就像没有人能追上地平线一样。

  诺贝尔奖只不过是科学家在追逐梦想的途中,一个意外的收获,一个注定被超越的参照物。它不是,更不应成为科学研究的最高追求。诚如今年获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说的:如果事事以金钱和其他目的为重,我告诉你,今天一定不会有光纤技术成果。他甚至不曾为他的发明申请专利。

  没错,诺贝尔奖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但我敢保证,几乎所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从事自己的研究时,都不会把能不能获奖作为选题之依据,科研之目的。王选院士曾经说,真正有成绩的科学家都不以金钱和荣誉为动力。科学的探讨研究,本身就会有至美,给人的愉快就是酬报。

  如果允许钻个牛角尖,我可以举牛顿为例。牛顿时代没有诺贝尔奖,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当然,把诺贝尔奖当作一个坐标去看齐没有问题,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是不是同理可得:不想拿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是好的科学家呢?

  要想拿诺贝尔奖,就先忘掉它吧。那只不过是一年一度让科学家有机会穿晚礼服,走红地毯的活动而已。真正沉下心去挖掘他们的过去,嗅嗅他们的汗水,尝尝他们的泪水。把时钟逆转十年二十年,追寻他们工作时的情形:他们都碰到了什么样的机遇?都做了哪些准备?他们为什么能在他人之前完成这个工作?那个工作需要什么?是勇气,运气,才气,还是科研经费?最后,问问我们现在的情形和他们当初有什么相似或不同?

  如果一个科学家只像歌迷崇拜歌星那样垂涎于诺贝尔奖的光环,那他注定只能像歌迷不能成为歌星一样,永远拿不到诺贝尔奖。

    【科技日报】

    【注】评论部分为编者13日新增内容。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