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债务风波给中国的警示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2-02
迪拜债务风波给中国的警示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安蓓、韩洁、姜锐、王昊)
全球金融危机退潮之际,自称“日不落”企业的阿联酋主权投资实体--迪拜世界,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令全球金融市场再生波澜。
迪拜一度被称为中东石油经济转型的成功范例,此次债务风波引发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其发展模式的重新考量。对于正处在经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来自这场危机的启示尤其值得关注。
吹大的地产泡沫终将破裂
地处沙漠的奢华之都迪拜,早年因石油资源濒临枯竭而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其选择的高端地产开发路线,5年来推进了3000亿美元规模的建设项目,吸引了石油国资金和全世界热钱的追捧。借助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迪拜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海湾地区和中东地区最活跃的商业中心。
然而,“迪拜世界”债务风波使其代表的地产神话遭遇破灭的危险。从此次“迪拜世界”债务风波,到尚未结束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乃至上世纪90年代日本直接受累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失去的10年”,房地产泡沫过大就终将会破裂。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政策,造就了利率极低、资金丰沛的金融环境。危机中情况相对较好的新兴市场普遍获得资金追捧,国际资金和热钱纷纷涌入,股市、房市价格不断飙升。
数据显示,韩国、新加坡等地房地产市场普遍上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楼市均价一年涨幅超过120%。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房价急剧下跌的香港,住宅价格最近半年急速攀升,基本已回升至前高点附近。而京、沪、穗等城市现房价格平均涨幅已超过三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表示,在当前国际经济体系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应尤为关注在我国股市、房市出现的资产泡沫。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方明认为,迪拜危机暴露出其增长模式中的资产泡沫风险,“而排查和挤压境内存在的资产泡沫,则是中国应从迪拜债务危机中吸取的教训。”
但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他说,引发迪拜债务风波的房地产问题与我国的情况不同,“我国房地产面临的问题是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成为投资产品,超出了百姓的支付能力,但商业地产并没有透支。”
据了解,目前我国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存在债务比率过高的问题。这种情况若遇到经济大幅下滑,其所蕴藏的风险可能会集中爆发。
李稻葵强调,迪拜发展模式对于我国资源性城市和地区仍有重要借鉴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尚不能因迪拜此次出现短期融资问题而完全否定其发展模式。
国际游资有可能冲击中国资本市场
长期研究迪拜经济模式的中国安邦咨询公司首席研究员陈功说,此次债务风波最大的问题是全球资本对新兴市场模式的信任是否可以持续,“如果这种信任被摧毁,那么毫无疑问会引发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沉重打击。”
专家认为,石油美元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涌入,近些年支撑着迪拜房地产价格的快速提高。这次债务危机的发生,将使迪拜这些年吸引热钱的磁铁效应消失。再考虑到最近越南盾贬值,市场普遍担心游资对新兴市场的判断有可能发生改变。
11月25日,越南政府宣布越南盾汇率目标贬值5%。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越南政府第一次刻意让货币贬值。
方明认为,国际资本可能会在恐慌中面临着流向的重新抉择:一方面,国际资本将重新考量新兴市场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无处释放的热钱或将加速流入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安全的、经济发展速度较高的国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则表示,迪拜危机爆发后,热钱流向可能重新调整。目前我国资产的虚拟化程度较低,财富有实体经济作为基础,因此无论是短期投机还是战略投资,中国对国际资本吸引力都很强。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上升,国内股市和房地产已经存在泡沫的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热钱流入我国的压力还会上升。”她说。
关于这一点,方明建议近期我国应维持人民币预期的稳定,加紧控制热钱流动,尤其要避免热钱大规模进出中国市场。同时要严查涉及迪拜业务的中国公司及其银行信贷,密切监控相关机构的受损和资产恶化情况,一旦发现有风险敞口,必须厘清我方持有的头寸在清偿顺序中的位置,努力在未来债务重组中争取发言权,维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中国海外投资更要汲取教训
遭遇此次债务风波致使“迪拜世界”的主权投资实体身份受到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迪拜事件同时唤醒了投资者对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警觉,因而担心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海外投资带来影响?
与前期投资侧重于金融领域相比,今年以来中投公司的投资战略有所转变,频频出手包括石油、煤炭、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以及房地产等领域。
9月初,中投公司与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卡塔尔控股和美国私人投资者西蒙·格利克组成的财团向濒于破产的英国歌鸟房地产公司注资,帮助该公司偿还高达8.8亿英镑来自美国花旗银行的债务。注资后中投将持有这家公司约19%的股份。6月,中投公司出资2亿澳元投资澳大利亚房地产信托公司。
陈凤英指出,从现阶段看,中投公司这种分散风险的多元投资是有必要的,但要注意投资战线不要太长。
她建议,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资应从迪拜世界公司投资战略中吸取教训,战线不宜拉得过长,同时对海外投资风险的预期和评估也要加强。
除了中投公司以外,众多国内银行及赴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也成为关注的对象。受迪拜债务风波等因素影响,近期全球股市遭受重挫。多家国内上市公司在迪拜危机爆发后第一时间发表公告,澄清与身陷危机的“迪拜世界”业务关系。
有消息说,此次危机中占迪拜华商十分之一的温州人,资产蒸发在20亿元左右。而其中受损失最惨重的,都是炒楼赚到钱后,又拆借巨资投入的人。
对此,陈凤英认为,透过迪拜危机,新兴市场公司海外投资需要更加谨慎,当外部投资大环境出现逆转时,新兴市场可能比发达国家更难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新华网】
相关报道
温州迪拜“炒房团”:迪拜房价其实不及北京、上海
新华网杭州12月1日电题:温州迪拜“炒房团”对迪拜楼市危机的中国式解读
记者章苒、张和平
好莱坞一线明星狂热追捧,英国国家足球队几乎人手一套,温州商人不惜斥资1亿元买下一个完全人工堆砌的小岛——作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标志性建筑的人造海上别墅群,在迪拜世界债务风波全面爆发之前,它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还是一个似乎永不破灭的楼市神话。
神话破灭之日,占迪拜华商十分之一的温州人,资产蒸发就在20亿元左右。中国民间资本和全世界的热钱一起折戟迪拜,惨痛的教训让一直在中国楼市游刃有余的温州“炒房团”第一次真正面对“血淋淋”的现实。一向战无不胜的温州“炒房团”第一次开始面对难题:迪拜楼市危机是否也在预警中国房地产业?
迪拜房价:其实不及北京、上海
奢华之都迪拜,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允许外国人购置房产的地方。地产向外界解禁的那一天,才是迪拜楼市起步之日。短短十年间,当地楼价涨了三到四倍,其飙升速度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据总部设在迪拜的亚洲商务电视台董事长王伟胜介绍,2001年当地一幢独立别墅每平方米只要8000元,到金融危机之前,房价涨至最高峰,每平方米涨到4万多元。普通公寓的价格在最高时也达到了每平方米二三万元人民币。
而在北京,四环以内的公寓价格都在2万元以上,即使是杭州这样的城市,主城区商品房平均价格也达到了每平方米19000元,不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杭州,核心区域的公寓房价早已超过3万元。
迪拜温州商会会长陈志远说,在当地经商、务工的华人大约有10万人,经商两三年的商人,都不同程度地在当地购入了物业,温州人在当地买房的,保守估计有五六千人。在采访中,不少在当地购入物业的温州人认为,当时大家都在当地买房,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投资。“迪拜的楼市跟中国差不多时间起步,涨得还没有国内快,以迪拜自由港的地位,石油国的资金和当时全世界热钱的追捧程度,谁也想不到房价才到每平方米二三万元就垮台了。”
“炒楼花”埋下巨大风险
迪拜原来只是一个14万人口的沙漠小城,现有总人口140万,95%是外来人口。除了自由港吸引转口贸易以外,迪拜几乎没有实业,这样一个地方是怎样把精明无比的欧洲银行吸引过来的?
事实上,迪拜是一个“免税天堂”,炒楼的回报率非常高。王伟胜说,当地的售楼方式就像“卖楼花”,业主可以分期付款。楼还在打地基,交10%,过三五个月再交10%。买下一层楼的物业,总价是1000万元,但首期只要付100万元,三个月后房价升了10%,这时投资者转手卖掉,就能赚100万元,投资回报率是100%,而且除了一点点户名转让手续费以外,没有任何税收。
“很多人看到暴利,转行做这个的非常多。包括华商在内,这个来钱比传统贸易快很多。刚开始一套两套,最后是大家一起整层买,整幢买。”王伟胜说,“全世界的炒房团都来,印度人最多,一个印度人买了五十幢别墅。温州人里面,只要在那边经商几年的,没有不买房子的。”
“温州人买房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吃饭,谈什么项目好,大家都出股份,按投资额多少,每个人分摊。”王伟胜说,“一顿饭吃下来,当地的一幢楼可能就被温州人买下了。”
温州商人认为,从迪拜的楼市来反思国内的房地产,国内早就杜绝了炒楼花,房地产企业也要结顶才能拿到预售证,炒楼的税收成本也比较高,与迪拜相比,国内的房地产管理还是十分严谨,相对安全的。
“迪拜楼市危机是血淋淋的一课”
楼价推升地价,地价又推升楼价,源源不断的国际游资不停注入,如果没有金融危机,谁都认为迪拜的楼市奇迹还会走得更远。
“如果没有金融危机,我的‘上海岛’现在已经有几十亿元的销售了。”上海中州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胡宾说。
欠下800亿美元外债的迪拜世界房产项目,现在已经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烂尾工程。这个吸引了全世界各大银行、国际热钱竞相投资的“世界地球岛”,规划中是世界最大的人造海岛群,由300多个人工岛排列组成,2007年胡宾以2800万美元买下其中一个小岛,并命名为“上海岛”,计划在岛上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造世界“海上皇宫”,2010年完工,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停工搁浅,这是中国人在当地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
亲历了这一事件的温州商人们表示,这次事件带来的最大教训就是,投资不能头脑发热。损失最惨重的,都是炒楼赚到钱以后,再到处拆借投入巨资的人。现在绝大部分温州人庆幸的是没有倾家荡产在当地炒楼,大部分人都是在原来的主业之外,拿出一部分资金作房产投资,都还“撑得住”。
一些浙江企业家认为,迪拜楼市的崩盘对国内疯涨的房地产也敲响了警钟。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愿意做实业,觉得搞房地产来钱快,都去做“投资家”,但社会的发展还是要靠实业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家的心态,都应避免浮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经济才能健康平稳地运行。
[新华网]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