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3-24
云南水利厅长:重发展轻保护致云南极端灾害事件频发
本报讯 (特派记者卢斌)云南遭遇百年大旱再次敲响了保护水资源的警钟。3月22日,云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周运龙在纪念“世界水日”的座谈会上表示,如果只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忽略水资源保护,经济社会发展也将难以为继。
九大高原湖泊5个重度污染
周运龙介绍,云南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三,但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穷省”,目前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6.9%,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
除去自然因素外,全省水功能区水质总体达标率仅为54.8%,符合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仅占评价总河长的74.4%。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的滇池、阳宗海、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
此外,云南省人造水库的水质也不容乐观。主要地表水水源地综合评价合格率仅为77.8%。滇中城市群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并存的矛盾十分突出,滇西、滇西南、滇东北地区工程性缺水仍将存在,调控能力差。
100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未达标
2008年,云南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69立方米,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505立方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周运龙指出,这反映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用水浪费严重,一些地区不顾水资源条件,过度开发、粗放发展,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节约。全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48左右,城镇供水管网损失率达20%-30%,水力资源粗放利用的方式还未根本改变。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云南全省极端水旱灾害事件频率加快、强度加大、危害加深,平均受旱面积比80年代增加了163%,成灾率上升17个百分点。周运龙称,目前的大旱已造成云南全省780万人饮水困难,直接农业损失150亿元,暴露了云南抗旱防洪基础设施薄弱,安全程度不高,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还不强。
云南全省农村饮用水安全未达标人口还有1000多万人,占农村人口三分之一,有效灌溉面积2340万亩,仅占耕地面积37%。周运龙同时透露,全省还有98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现有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周运龙表示,“百年大旱,再次警醒我们,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忽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只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忽略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继续以需定供、竭水而用、超量排污、过度开发、人水征地,最终不仅要付出过高的生态环境代价,还要付出巨大的治理成本,经济社会发展也将难以为继!”
他指出,为此,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全面加强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有效约束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
[南方都市报]
广西东兰林业局长:大炼钢铁开荒造田导致石漠化
对于广西旱灾成因及石漠化的形成与治理,昨日,广西东兰林业局长韦明生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干旱给东兰县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与当地的石漠化有多大关系?
韦明生:(以下简称“韦”):石漠化对生态影响很大,干旱与石漠化有很大的关系。东兰县有288万亩林业用地,其中石山区是180万亩,占62 .5%。石山是东兰县生态构成的大部分,石山植被被破坏,对生态影响很大,地表岩石裸露,水土流失,水源枯竭都是其导致的后果。
但这不只是东兰县一个县的植被破坏就可以改变气候的,西南地区很多山区也是这样,积少成多。
大炼钢铁等造成石漠化
记:东兰地区的石漠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韦:这主要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炼钢铁,毁林开荒、开荒造田造成的。另外,采石场对石漠化也有影响。地表植被被砍伐,乔木变成灌木,灌木变成杂草,引起水土流失。现在有了沼气,煤气,电磁炉,减少了对森林的砍伐。
记:目前东兰县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石漠化?
韦:这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封山育林,退耕护岸林,建立生态公益林保护区,推广节柴灶,再接着推广沼气池和农村电网改造。目前全县已经建立了38000座沼气池,入户率达60%以上。全县还有180万亩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生态公益保护区,国家会给些补贴。再就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也可以减少砍伐和消耗,有助于树林生长。还有要调整产业结构,搞异地安置,生态搬迁,但这些都需要财政为基础。县林业局已经赠送了300万株苗木给农户,号召大家大种树。
治理石漠化最差钱
记: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韦:是资金。2010年前,国家每亩补贴5元钱,主要用于适当补助给农户,请护林员、森林防火和补植补造。现在已经听说今后提高到每亩补助10元钱,但我还没有看到正式文件。每亩补贴5元钱差得太远了,一棵树苗都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每亩造林一般都要700—800元。还有退耕还林,必须有退耕指标给群众,每亩每年国家要付出230元。
记:山区群众认识到生态破坏对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了吗?
韦:由于多年的大力宣传,群众已经认识到了严重后果,但山区很多人生存都很艰难,自己去植树造林就更加困难了。
本报特派记者 马小六 发自广西
[南方都市报]
相关评论
回头看西南大旱被“预测”
在对待一些民间预测的态度方面值得反思,这种反思应建立在中立的价值观之上。应超越个人好恶,更多地体现一种科学精神和专业价值观。
日前,由于中国云南等地大旱,美国某机构六年前的一份报告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4年,《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美国国防部委托GBN公司完成的一份报告预测指出,2010年前后中国西南地区将出现大旱,对此,国内气象专家称,即使有此报告,不知以何为据,可信度有限(23日《新京报》)。
中青报当年的报道说,中国气象科学家认为“GBN预测的情景发生的可能几乎为零。”
笔者非科学家,无意也无力重新评判这份报告的价值,笔者关注的是,从目前中国西南大旱这个被不幸言中的事实来看,我们在对待一些民间预测的态度方面值得反思,这种反思应建立在中立的价值观之上。亦即看问题的角度应超越个人好恶,更多地体现一种科学精神和专业价值观。
一是研究比否认好。在“5·12”汶川大地震前两天,亦即5月10日的《华西都市报》曾刊发了一篇关于绵竹市《数十万只蟾蜍迁徙引居民担忧》的报道,村民担心“这种现象是不是啥子天灾的预兆?”当地林业部门的官员回应说村民不必担心,这“说明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对待此类现象,首先要破除傲慢与偏见,先不要急于否认和排除某种选项,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与追问才是最可取的。
二是正视比辟谣好。还是以地震为例,据今年1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4日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而此前,山西省、市地震局专家通过媒体对地震传言及时进行了“辟谣”。由此看来,对于某些社会现象,如传言等,设若我们首先将其当成一个“社会事实”加以正视,而不是首先当作谣言加以打击或扼杀,其社会效果可能好得多。
三是宽容比苛刻好。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面对不好把握的民间预测或研究,为什么一般都首先选择否认、辟谣、求稳居安的策略?大抵是因为这种策略承担的责任最小。如果官员太主动积极,轻者可能会陷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嘲讽之中,重者可能会被扣以不利社会稳定的大帽。
因此,在正确对待民间预测问题上,还要求我们社会一方面要有一个宽容的决策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对漠视民间研究成果或民众重大疑问而造成损失的官员的责任追究机制。
□方礼纲(教师)
[新京报]
北大教授语出惊人:"北涝南旱"我7年前就知道了
西南地区干旱广泛。从去年9月份以来,降水不到200毫米,不到正常年景的一半。22日,在一家网络媒体的访谈中,北大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语出惊人——
我们做了一个分析,从1960年到现在50多年,发生干旱事件比较严重的有200多次,其中2004年发生的一次是从10月12号开始到第二年的2月17号结束,历时129天,这次事件主要发生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不在西南地区。2007年这次干旱是从10月18号开始到2008年1月27号结束,也就100天的时间。这次事件范围比较广,它在200次事件当中位于第12位,波及到华南、西南和北方一些地区。这次它影响到西南地区。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大部分年份有旱涝发生。比如1998年9月28日到1999年4月32日,北方地区就发生了215天的持续干旱。大家可能还有这个印象。1998年是南方大涝。
1998年,东北和长江是大水,可是这次大水结束了以后,华北就开始干旱了,我们分析的200次当中,它是一次最严重,时间最长的一次。南边的长江,东北的嫩江、松花江都发生了洪涝,可是中间的黄河流域又发生干旱了,后面就发生了干旱。我们国家是这样,一个地方如果发生了干旱,另外一个地方可能要发生洪涝。它背后就是大气环流异常,环球的尺度越大,这个环流老不走,在环流的某些部位老是干旱,在另外一部分老是下雨。我们希望环流跑得更快一点,尺度更小一点,可是这种持续的环流,会造成异常的甚至大范围的持续性的旱涝。
早在2004年美国GBN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2004年我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GBN报告预测的2010年前后中国的降水类型将由‘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这个结论,我在1年前就得到了。”
[科技日报]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