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5-31
谁在制造养生明星 最近几天,围绕张悟本、绿豆的“围剿与反围剿”终于尘埃落定,张悟本之“伪”已被证明。而随着事件的渐次发展,真正应该关心的是,究竟是谁捧出了张悟本,而这种“捧角”现象以及其背后形成的利益链条究竟对大众、对医学界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说到底,揭批张悟本个人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还是希望透过这个个案来反思一下整个事件中各方的责任,从而争取真正消灭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为此,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健康养生专家洪昭光教授,这位也以医学普及而红极一时的“明星专家”抨击了目前过于娱乐化的医学知识普及,这位“过来人”认为有意传播片面的养生观念的所谓专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专家号2000元一个,居然排到了2011年,300元一个的普通号也已排到2012年年初,“京城最贵医生”张悟本的火爆是近年来养生专家受追捧的一个缩影和代表。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形形色色、追随者众多的“养生明星”—— 国人只有可怜的6.48%具有科学健康素养 洪昭光: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有“三化”:人口老龄化、疾病年轻化、医疗过度化。 我们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了,而且由于工作压力大,疾病也找上了很多年轻人,这样病人的数量增加了很多,有医疗诉求的人也有增加,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就格外凸显啦。 你比如说我们安贞医院,你有时候半夜来排队都不一定能挂上号啊。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你不用半夜排队了、不用花那么多钱就能治病了,你说你心动不心动?所以这些所谓养生、保健专家的流行不过是迎合了人们希望方便就医、省钱、省时间的心理。 另外,去年12月,卫生部公布了一个调查,全国居民中具有科学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只有可怜的6.48%,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这是卫生部首次公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调查结果,而且,我们要注意一个数据,就是65岁至69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最低,为3.81%;55岁至64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次之,为 4.69%。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群体,也是这些所谓健康、养生专家的主要追捧者,这部分人格外缺少医学知识,也是某些伪专家、伪知识会迅速火爆、蹿红的重要原因。 张悟本成为养生明星的平台首推湖南卫视,从2月1日至4月4日,张悟本三上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栏目,以开讲座的方式推销自己,从此红遍中国,而此前他出版的书也曾数周占据畅销书排行榜首位。随后,出于追踪热点、迎合受众等考虑,众多媒体纷纷采访张悟本,在媒体这一放大器的作用下,张悟本火爆至鼎盛—— 媒体必须反思,医学科普不能过度娱乐化 洪昭光: “诚信”是医学科普的基础,要是没有了这个,其他的都是免谈。医学科普传达的观念、知识要能简易明了,有可操作性。所谓一听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但是,一定要避免把这个过程“张悟本化”,你所传递的口诀也好秘方也罢,都是要有科学依据的,这种东西不是说相声,不能瞎编。要知道,真正科学的东西是不怕重复的,大家说青霉素在治疗中有疗效,那是几千几万人都能适用的,哪个肤色、哪个民族的人都能使用,它不是一个不可重复的个例,而张悟本所说的吃白萝卜、喝绿豆汤就把病治好了的“成功案例”哪个是被重复证明的?医学科普,那是关系到人的健康乃至生命的,必须得有社会责任感,绝对不能戏说。现在有的电视节目把医学科普完全娱乐化了,奉行所谓的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观念,这绝对是过度娱乐,我同意生活是需要娱乐的,但是娱乐不是生活的全部态度,生活尤其是健康的生活还需要严谨、认真、负责任,需要有敬畏心。 很多“养生明星”为了赚取眼球,都强调简单、快速治疗疾病,甚至给出单一的治病方案,其实生命现象是很复杂的,中医强调辨症施治,因人而异,西医强调做各项检查、化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生命是一个缓慢、渐进、和谐的过程,在治疗疾病中,任何一种走极端、夸大、速成的说法都是违背生命规律的,都是不可信的,媒体的工作人员不应该给这些明显错误的说法提供平台。 方舟子: 张悟本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他是一个群体的代表,这样的伪科学明星几年就出一个;他还是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他早已经产业化了,他身后有一个很长的利益链条,明星人物只是这个链条的形象代言人,还有幕后操盘手来负责组织、生产、推广、公关、营销,他之所以这么火也是这个利益群体推动的结果。这种伪科学明星的名气越大,其本人和其身后的利益集团所获利也就越大。 同时,把关人严重缺位,研究一下这些人“成名之路”,你会发现媒体在其中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可以说是媒体把他们推到了“圣坛”、“神坛”上,由于“伪养生专家”经常违反科学抛出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更能迎合受众,结果出现了养生领域专家干不过“伪专家”的局面。其实,新的学术观点,应该遵循学术规范提交学术论文,到学术期刊争鸣,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讨论,先争取获得专业人员的认同。通过媒体向不具有专业辨别能力的公众推销,这是不正常的做法,而媒体或者出版行业不加审查、片面助推这些没有经过验证的说法,对公众是不负责任的。 5月28日下午,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出面声称张悟本自称为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是不属实的,同时卫生部组织专家批驳了张悟本几个流传最广的“理论”。但对于悟本堂是否涉嫌违法行医,相关部门未予明确表态。这是张悟本走向覆灭之路的起始,联想到几年前的“刘太医”、“排毒教父林光常” 都曾经火爆过,而林光常最后在台湾被判刑。那么,对于张悟本之类的人物,我们的主管部门能不能行动得更早一些呢—— 监管部门终于出面了,但还需做得更多点 洪昭光:现在大家比之前更关注养生更关注健康这是很好的,但是目前传播养生医学观念的门槛太低了,害人的说法太多,除了希望那些讲这些知识的传播者要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之外,我们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抓紧制定法律或者出台规定,规范医疗养生知识的传播行为,不给伪科学生存空间。 另外,当出现这些伪专家的时候,靠哪个专家单独去打假,力度肯定还是不够,也需要卫生局啊、医学协会啊等行政主管部门多组织专家进行批驳,比如“牛奶是给牛喝的”这样的言论盛行的时候,主管部门就组织了15个专家研讨并给出了正面说明和回应,这样有权威、有说服力。 方舟子:对这样的江湖骗子,更重要的是卫生监管部门要及时干预,卫生部、医学会包括工商局都应该负起监管职能,之前他的一些言论面世并开始有影响时,卫生主管部门为什么不能组织专家及时给予纠正,以至于让这些谬论广为流传。 发展到今天,媒体已经在质疑和调查张悟本的各个证件问题,卫生监管部门终于出面了,但还是需要做得更多一点,张悟本给自己包装的来历、身份到底是真是假,卫生监管部门一查就能清楚,早就不必态度模糊地保持沉默了,早就应该对他出手了。另外,张悟本究竟是不是非法行医,有关监管部门其实也应该尽快给出结论,这样不仅能以正视听,也能警示后来的仿效者。 [围观] @科学松鼠会博客:人体是十分精妙而复杂的,你只要正儿八经的吃饭喝水,机体就能使体液一直稳定在一个正常的范围里,它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来搞定这项工作。只要你不是喝火碱或者硫酸的话,在饮食饮水方面无需过多考虑酸碱的问题。如果有谁向你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宣扬那套事实上是伪概念的酸碱理论,你可以推荐他先自测。 @潘采夫:提供一条好玩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狂卖,遂发文要求新闻出版局打击盗版。文中说“因图书涉及到医疗,养生,保健等内容,关系到广大读者的切身利益,盗版图书中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内容,极有可能损害广大读者的身心健康。” @金属铱:要说那些神棍们也是,小范围吹个牛骗点钱就完了,非得搞那么大阵势。那些排到2012年的号恐怕得上监狱里看了。 @退休水手:这是一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有张悟本这样以茄子当药的万能神医,也有拿金融衍生物圈钱的华尔街老板。成功的标准是会骗钱,做人的标准是会撒谎。 @jbtp:张的错是卖绿豆么?真正的有资质“证书”的“专”家们在哪儿,怎么现在才出来啊,网上那么些“有智慧的明白人儿”,事先在干什么?我们应该吃什么?专家啊专家,不如庄稼! [较真] 怎么判断伪专家? 首先就是要看讲话这个人的身份,他是不是专业人员,具体到讲营养的,那就要看他是不是多年来一直从事营养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就是说他所说的这个东西是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你比如说,驾校的教练不可能不会开车吧,而张悟本是干什么的?他不就是一个工厂工人吗,他不是专业人员,更不是一辈子搞这个(营养学)的人员。 其次要看这个人在业界是不是专家,在学术界有没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学术地位和学术权威。 最后要强调的是,即使是专家也不是句句都是真理,你一定要看他讲的内容究竟有没有循证医学证据,就是说要问一问这个专家他所说的东西有没有进行动物实验;有没有经过临床实验;有没有做大规模、多中心(就是不是一个中心在做,以避免偏差)、有对照组(就是分组实验,一组使用你的方法,另外一组不使用)的实验;你观察了多少病例、你做没做临床前瞻性研究,这些都是必须拿出来的证据支持。脑子有了这根弦,像张悟本所说的那些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理论依据更没有实验的说法,一听就知道是“伪劣”的、不可信的。 (洪昭光)
[北京晚报]
科学养生何时言归正传 号称“中国食疗第一人”、挂号费高达2000元的张悟本,最近经卫生部等部门确认,其“国家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这些光彩的名头都是假的。另据调查,张悟本根本不是医生,其学历、“中医世家”等均系造假。就在张悟本被彻底打回原形的同时,人们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养生”何时能“言归正传”? 因为张悟本现象绝非个例。近年来,“排毒教父”林光常、 “太医后人”刘弘章等曾经红极一时的“养生明星”先后倒下。专家认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就要大力提倡健康保健教育。 养生怪论一路走来 缺乏科学依据百姓深受其害 近年来,随着养生热升温,“绿豆汤治糖尿病、高血压,还能治肿瘤”“生吃茄子能降血脂” “生吃泥鳅养生”等一些具有颠覆传统养生观点的“养生学说”开始盛行;一些冠以“国家领导人保健医生、中医世家、健康教母、中国食疗第一人、教授”等虚构身份、伪造学历的“养生专家”也粉墨登场。一些养生专家频频出现在媒体上,风头毫不亚于娱乐明星。在利益驱动下,没有任何中医临床知识的人在电视上谈中医养生、出书的大有人在,一名讲授古文的大学老师不仅在电视上讲中医养生,而且还出版了谈养生的书。 专家指出,市场上的保健书近两年来出版发行达六千多种。由于缺乏相应的准入门槛,一些理论偏颇、缺乏科学基础的鱼目之品充斥其中。因此不同“养生”观点常常“打架”,让人无所适从,老百姓深受其害。 在众多养生专家和图书中,很多都是打着中医的旗号。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主任医师高思华教授认为,这与中医养生科普知识宣传的市场还不规范有关。 卫生部原副部长、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少人因为相信这些“专家”的方法花钱诊治,病情反而加重了,还要花费更多的钱来治病,这大大地增加了个人和国家的负担。 冒牌专家为什么盛行 数个原因捧红张悟本们 在医学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卫生健康如此重视的情况下,这些“神人”和奇谈怪论接二连三地出现非常奇怪。殷大奎认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自我保健的意识增强,获得养生知识的愿望强烈;其次,由于目前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肥胖等,多数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所以“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很有欺骗性;再次,目前的医疗卫生条件还不能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老百姓“是药三分毒”的观点已经根深蒂固,很多人患病以后就想通过不吃药、或者少吃药来解决问题。还有一点就是群众的健康素养不高,辨别能力较差。同时,一些出版社的把关不严甚至恶意炒作也负有重要责任。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刘长喜认为,一些媒体对养生节目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审查机制,是造成冒牌专家大红大紫的重要原因。张悟本就是靠电视讲座走红的。 高思华教授认为,由于很多电视台在做养生节目时太商业化和娱乐化,真正的中医药专家不太愿意出来做科普讲座。因此,他呼吁中医药专家们要转变观念,勇于承担做好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科学普及工作的责任。 养生科普不能“戏说” 专家建议:准入制势在必行 高思华教授表示,健康养生是科学,不是影视娱乐节目,不能“戏说”,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中医科普养生讲座应该由中医的大专家来做。他强烈呼吁建立养生保健科普宣传方面的资格准入审查机制和所讲内容的专业审查机制,设置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在这方面,媒体要承担责任,不能把鉴别真伪的责任推给观众。不仅要求讲座专家提供资质证明,而且要鉴别其身份真伪。同时,应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所讲内容进行审查。养生图书、音像的出版也应遵循类似的要求。媒体和出版单位一定要珍惜广大民众的信任,不要砸了自己的牌子。 刘长喜教授认为,养生保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一旦出现理论偏颇、缺乏科学基础的歪理邪说,必定危害不浅。当前,我国健康保健方面的立法还相对薄弱,呼吁尽快出台健康科普管理条例。同时,建立养生宣传方面严格的准入和审查制度也非常必要。日本政府对养生保健高度重视,而且以国家法律的形式颁布了《饮食教育基本法》。正是由于大力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日本高血压等慢性病近半个世纪内逐年下降。 除了设置必要的防火墙之外,殷大奎认为,健康教育走向社区,走进千家万户,对促进全民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意义重大。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悟本堂已经连续多日停业 已挂悟本号者可退费 自28日以所在场地举办活动为由关门停业后,截至昨日,位于奥体中心内的悟本堂已连续3天未营业。昨天,位于东直门的中研健康之家已暂停预约张悟本的专家号,工作人员表示,付费预约者可持有效单据退费。记者随后又赶往位于东直门内大街的中研健康之家。记者在中研健康之家内并未见到关于张悟本的宣传资料,近半小时内,无一人前来咨询预约。当记者表示要预约张悟本的号时,一位工作人员称,已暂停张悟本的预约来访,建议记者可以预约其他专家的号。据京华时报
[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