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巴基斯坦政坛假学历事件。据说事件越闹越大,目前有多达160名民选国会议员或省议员被指虚报学历,随时议席不保。巴最高法院已下令选举委员会复检国会及省级议会逾千名议员的学历,如虚报学历者太多,或须提前举行中期选举。(7月1日中新网)
这算是一场政坛“清假风暴”吧。中国人读来除了作为饭后茶资,恐怕还能咂摸出不少别样味道。这些年大家都在说,中国官员的假学历也甚是“凶猛”。记得5年前,中新社报道说,中组部等四部委经过两年清查,在67万多例县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的学历中,共查出15000多例假学历和学位,差不多每40名就有一人的文凭有问题。深圳此前在对副处级以上干部文凭的清查中,查验出假学历、非学历证800多份,占到所查文凭的6%左右。应该说这些比例也是非常“可观”的,对此严重搞坏世道人心的行为,舆论可谓“口水与板砖齐飞,质疑与谴责并在”,但为什么我们从来就没有类似的“清假”行动,反倒让问题愈演愈烈呢?中国人不是最讲“认真”二字吗?
或许根源就在于,在现有格局中我们缺少揪着官员假学历不放松的“较真者”。不能容忍假学历的道理是很清楚的,问题是撕开这张网需要什么样的剪刀手和剪刀?谁来查?教育主管部门?不见得有动力去扮演“黑脸”得罪官员;高校?本身就是滥发文凭的主动配合者,咋会砸自己的饭碗?人事管理部门?当然有这个义务,但比起贪污腐败来,这种学历造假之事不甚重要,于是法不责众,几乎没见到几个因为学历造假丢官受罚。
到底谁会有动力,不怕得罪人、啃下硬茬子地盯住官员们的学历真假问题不放松?如此追问,让我对巴基斯坦本次清理假学历的“动力源头”特别好奇,遗憾的是检索国内媒体报道多是语焉不详,只有少数媒体称“事件最初巴媒体质疑少数议员学历作假,随后越来越多议员卷入”——媒体质疑,似乎的确是个不错的通道,也符合白岩松先生“媒治”的观点。
中国媒体是否可以揪住一个官员或者民意代表的学历问题不放松呢?就网民这些年对周久耕、林嘉祥等先生的旺盛监督热情而言,或许让舆论做“扒粪者”倒也不是一个办法——那些“混”到真文凭的我们没办法,揪出一些“造”出假文凭的总有办法吧?但要回答这个命题,或许有很多的前提——教育部门与高校的配合,官员文凭等信息的完全公开;官员管理上的零容忍,任何造假官员都能立即扫地走人;面对任何“捕风捉影”的质疑,官员自身要“自证清白”的文化;民意代表与媒体舆论互相推动质疑的“习惯”……总之,基于我们的现实,没道理对巴基斯坦这场“清理行动”全然做壁上观,我们亟需找到那些会揪住官员假学历不放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