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1-18
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雕像正对东长安街。此事一出,引起网友争论。有人认为,孔子是一个与“革命”毫无关系的人物,孔子进入天安门,象征着中国正在彻底的走向“国家、民族”认同。是这样吗?
支持
立孔子塑像能找回文化自信
中华网网友“wwm65”认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没有标榜“民族、民生、民主、自由、平等”,但在他的言行中,到处都体现着这些思想的光芒!“立起孔子像,并不是要复古,并不是要回到孔子,那是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不可能想、也不可能做的事,而是要重新拾起中国人失落已久的自信和自豪!”
网易网友“帝国良民”认为,这座雕像的落成,反映了一种自身古老文化和思想的回归,“何况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从目前中国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下,仍然有其现实的道德意义,或许中国人能从这些传统文化图腾里找到或感悟到一些道德回归感。”
人民网网友“又唱浏阳河”认为,不要过度解读天安门广场上的那座孔夫子塑像。“历史博物馆前的那座孔夫子塑像,也就和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北京周口店的猿人头骨一样,只是一种文物展品。宣示的只是历史,而不是执政党决策层现实的政治态度。反正中国现在不差钱。建议历史博物馆再多建几座历史人物塑像。比如老子墨子韩子孙子。最好加上大医学家李时珍。这样人们就不会误解了。”
反对
孔子思想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天涯网友“冷静的心”认为,把一个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塑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成为“圣地”一景,显然不妥,也是与我们所推崇和信仰的现代文明和共产主义格格不入的,“毛主席并不是反孔,而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刻认识,对封建制度利用孔子进行愚民的手段非常地痛恨。”
博客中国网友“杜子”认为,如果孔子雕像是“我请客你埋单”的话,这既不合情理也不合法。这样做,并不符合每个中国人的意愿,也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在民主国家,要制作人们心目中尊崇的伟大历史人物的雕像纪念馆之类的建筑物构筑物,是由民间的粉丝发起募捐,政府是从不来掏纳税人腰包的,因为它根本没有法律依据,也不可能符合每个国民的意愿。”
新浪网友“天生一猫长醉眠”认为,将孔子塑像立于北京国博面前,像是一种讽刺。“两千多年来,孔子被立起、推倒,再立再推,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同我们的股市上下折腾。物极而必反,不知哪天,这青铜就又回到炉中,物质没有灭,只是糟蹋了百姓的劳动和纳税人的钱!”
[南方都市报]
相关评论
为孔子塑像叫好
报载1月11日,“孔子”青铜像在首都博物馆北广场首次亮相。媒体用这样的言辞报道之:“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对于此事,很多人质疑其意义,认为似乎带有了某种文化指示作用,甚至引发了一轮此举蕴含着文化尊孔和文化倒退的质疑。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孔子历来有着两种形象的,一位是“大圣先师”,一言一行无不典范。另外一位是幽默睿智的常人,“食色性也”是其本能的表达。数千年来,两个孔子被分而对之,前者因为具备了政治以及道德的用途,而被无限拔高,后者愈加淹没于历史的尘埃当中。近百年来,又因为同样的政治与道德的需要,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声中,代表前者的高大形象又被推倒于地,后者更无人所顾及。无论是拔高还是推倒,孔子本人当然无从挂怀,但在喧嚣中,国人的文化价值取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之后,今日又几近于空白。
让我们回到孔子塑像的争议上来,有人说,这一塑像正在“把儒教影响,强行灌注在青铜中,以期达到某种令人憬然生敬、瞿然生畏的效果”。实在是夸大和歪曲了用意,在我看来,塑起孔子青铜像表达了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拾和推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等睿智之言无不在今日之中国有着现实意义。
尽管树起一个孔子塑像并非就可以让我们的心灵不再空虚,但至少是它可以成为一个重音符号。今日之中国,中西方文化发生碰撞,人们思想活跃,这是好事,但中国文化主体也应愈发被重视,并在被逐步继承和弘扬。希望孔子塑像的落成能成一个新起点。 (陈彬)
[科技日报]
相关链接
尊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 9.5米高孔子像正式亮相天安门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