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3-13
本报记者 高博
以“千人计划”为标志,中国近年加快从海外引进顶尖科学家。政协会上,委员们都认为这是必要之举,但同时也担忧:各种引进计划能否达到提高中国科技水平的初衷?
女婿和儿子,一碗水难端平
高待遇请回人才,难免“引来女婿,气走儿子”。本次政协会上,这个矛盾又被提及。
“现在引进人才的年薪在60万到100万人民币,大概是他在美国拿到的美元数目乘以5。”工程院院士沈德忠委员说,“而一般教授的工资在5万到15万。”
“过去长江学者年薪将近20万,评上的人自觉待遇很好。然而‘千人计划’一来,长江学者也不满意了。”
沈德忠举自己单位为例:“我们正在引进4个‘千人计划’学者,已经签约了一个。传来的消息,都是薪水多高多高。我们单位本来有20个长江学者,还有若干杰青。很多人以此为由,要求提高工资。”
“过去的同学,一个人早回到国内,另一个人后回来,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其实研究水准差别不大,但待遇落差很大。”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博导蔡晓红委员接触过很多这种例子,“后者收入上有额外鼓励,而且各种经费都会倾斜,时间一长,前者就会感到被忽视。帽子不一样,得到的重视就完全不同。”
“我判断人才,不会在意他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委员说,“但这几年我听到很多声音——‘唉,我们反正是土鳖。’还有回来几年的人感叹:‘我们好像已经不是人才了?’”
蔡晓红认为,引进高水平的有创造力的人才十分必要。同时她感到,引进人才和既有人员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往往是引进一个人,就打击一片人”。
“其实人也不是绝对追求条件的改善,如果在情感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力所能及给一些支持,可以缓解一些矛盾,减少落差。”蔡晓红认为,“海龟”和“土鳖”之间的初始差别,最好能随着时间淡化;资源能够合理地按照个人的能力来分配。
票子与帽子,真英雄图这些?
“现在‘千人计划’的申请人中,有相当比例是看到有好处,回来试试看,并没有下决心回国。”沈德忠说,“所以签约率并不高。有些是我们已经批准,人家徘徊观望不签约。”
“有的人拿‘千人’,是为了回去跟他老板讲价,提高待遇。”沈德忠认为,“不能让这部分不诚信的人得到好处。”
“我不太同意用票子和帽子引进科技人才。”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左铁钏委员说,“讲条件才来的人,不是真人才。很多引进的人纯粹是靠吹牛,在国外什么都不是,说得天花乱坠。我就知道几个‘千人计划’引进的人,实在很糟糕。”
左铁钏曾在德国工作7年,1991年回国。她的实验室从零做起,如今工资还不到当年在德国时的1/10。“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基本没有,”左铁钏说,“假如国家已经有了队伍,不需要我,我也不会回来。”
左铁钏又举她的父亲为例。“我父亲五十年代回国,还拉了几个人一起回来。是因为周总理给他捎了话。”左铁钏说,“没给我父亲提供任何条件。只是说国内很需要我父亲的才能。”
“真正想干事的人,需要的是创业的基点和自由的空间。”左铁钏认为,“如果你打听到国外某个人,是国家相应领域急缺的,那么一个真诚的邀请足够把他动员回来。你替他适当解决问题,让他及早进入工作就行了。不需要也不应该给他一堆帽子。”
“比起提供硬件,科研院所领导更应该做的事情,是优化软环境。”蔡晓红认为,“关键是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人才把事情做好,发挥他的创造力。”
蓝闽波也有类似的见解。当年在研究刚进入佳境时,他选择了回国工作。“我没有给学校提任何要求。只是说:‘你起码给我一个实验室,给我研究生。’我对这个领域很熟了,所以一回国很快就能出成果。”他认为,跟物质条件相比,人才更看重荣誉感。
蓝闽波认为,更合理的引入办法是“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某位人才是急需的,但又没有条件引入,于是就请国家帮助来解决”。
“如果国家发现这个人确实符合要求,那么给他一定的条件。”蓝闽波说,“所谓条件,就是让有兴趣、有想法的人充分发挥他的优势,做得更快。”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