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4-30
老人俩月小区垃圾箱里捡300斤馒头
老人将拾来的粮食塞到砖缝中间
整个的白馒头、整袋的长花卷、未拆封的大面包……从小区垃圾箱里,省会退休老职工王铁岭翻出家庭“小餐桌”上容易被人忽视的“大浪费”———
“这么好的大白馒头,咋说扔就扔”
把馒头摆进围墙花砖缝里的一刹那,王铁岭老人的手轻微地抖了一下。“这么好的大白馒头,咋说扔就扔?”老人嘴里小声地咕哝着。
4月18日上午,石家庄棉一小区43号楼下,76岁的王铁岭在小区里捡完馒头,又在围墙边摆弄起来。长长的围墙上,晾满了他这两天捡来的累累 “硕果”:整个的白馒头、整袋的长花卷、未拆封的大面包……一字排开,密密麻麻。围墙下的高台上,四五个大塑料袋里,晾干的馒头塞得满满当当。围墙对面的楼下,两个尼龙袋被苫布盖着,露出的一角里,风干的馒头“咧着大嘴”,正对着来往的路人。
“从过年开始到现在,楼前楼后的4个垃圾箱,光捡出来的馒头少说也有300斤。”看着这些馒头,老人总觉得既可惜又心疼。
王铁岭老人,是石家庄市针织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家就住在棉一小区43号楼。2月初的一天,王铁岭在小区里遛弯时,发现楼前的垃圾箱旁扔着一袋馒头,打开一看,整整10个!“只是硬了点儿,热一热就能吃。这么好的粮食白白扔了,多可惜!”他捡了起来,晒在小区围墙上的花砖缝里。从此,王铁岭早上遛弯时,总会从附近的垃圾箱里捡馒头、花卷、面包,每次都有“收获”,多的时候能捡回一二十斤。
前几天,小区垃圾箱前发生的一幕,至今让王铁岭老人深感震惊。“3个这么大的面包,超市卖8块多一个,一口没动,一个小姑娘就给扔了!”老人一边比划着,一边解开一个塑料袋,翻开最上面的两个花卷,记者发现那3个面包早已风干,静静地躺在一堆馒头之中。
随着馒头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放馒头的地方也日益显得局促。没办法,王铁岭老人只得托人,把晾干的馒头带回保定博野的农村老家喂猪喂狗。
“少捡点吧!”好多邻居都曾这样劝他。因为垃圾箱里的东西不卫生,加上王铁岭得过脑血栓,总是低头、弯腰对身体不好,老伴也反对他每天这样捡馒头。可是,每当看到好好的粮食被扔进垃圾箱,王铁岭还是忍不住弯腰捡起来。不为别的,老人说,就因为自己知道挨饿的滋味儿:“吃不饱,腿脚浮肿,连路都走不了。”
家家扔一点,带来惊人的“大浪费”
离老人居住的43号楼不远,有个临街的小饭店,饭店后门旁边的两个垃圾箱,是“废品馒头”的聚集地。一开始,老人以为这些馒头多数来自这家小饭店。“他们扔过鸡、鱼、肉、米饭,有‘前科’。”但没过几天,王铁岭就给这家小饭店“翻了案”:“我特意进去看了一下,人家根本不卖我捡的这些馒头、面包。”
“扔馒头的,多是小区居民里的年轻人。”王铁岭老人如今弄清了这些“废品馒头”的来源。4月18日上午11时许,记者随老人在小区西侧的垃圾箱里捡馒头,正巧碰上一位20多岁的女孩下楼扔垃圾。2个完整的馒头、3张没动过的葱油饼,悄然躺在女孩手中的垃圾袋里。“前两天从超市买的,这两天一直加班也没顾上吃,变硬了。”女孩说道。“还是得现吃现买,这么扔了多浪费。”老人劝了一句。“也不是天天扔,偶尔才扔一次,浪费不了多少。”女孩的话里,透着股不以为然。
偶尔才扔一两回,一回扔不了几个,再浪费也没多少——— 采访中,不仅棉一小区,省会多个社区的居民都有这样的想法。然而,很少有居民意识到,就是无数个这样“偶尔的丢弃”,正在带来巨大的浪费总量。4月18日下午,在省会裕华路上的万隆国际小区,清洁工老张告诉记者,仅一栋商住一体的公寓楼,每天扔出来的馒头、面包都有好几桶,“少说也有几十斤”。
“我捡的这些馒头,跟大家扔的相比,最多只占三分之一。”采访中,王铁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整个棉一小区有25栋楼、1300多户居民,老人捡馒头常去的4个垃圾桶,收集的只是周围8栋楼、400多户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照这样算,全小区每个月都能扔掉约500斤馒头,一年就是6000斤!” 老人再三感慨,别看家里的小餐桌不起眼,浪费的量却大得惊人。
“浪费的都是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啊!”从垃圾箱里捡东西,王铁岭停不下自己的脚步。多年来,王铁岭用捡废品的收入不仅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还在保定博野老家给乡亲们建起了一个“农家书屋”。
“俗话讲,量入为出,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也不能忘了勤俭节约。”这两个多月来,老人捡馒头的同时,总是不忘提醒身边的每一个人:“天地‘粮’心,一粟一粒皆来之不易。省着买、尽量吃,还能吃的、能用的,千万别轻易丢弃、浪费。”记者 马凤娥
[新浪网-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