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1-09
前一阵子美国号称有男人怀孕生子,轰动一时。其实那是一个通过吃雄性激素让自己长得像男人的女人。现在的医学技术还没办法让男人也怀孕。倒是有雄性动物能够怀孕,那就是海马。这个趣闻,我们从小就听说了。比如有一本给0~3岁婴儿看的画册,里面为海马配的儿歌说:“说马不是马,海里面长大,妈妈生宝宝,爸爸来孵化。”
海马的样子长得非常怪异。它是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但是它的样子却一点也不像鱼,倒像是国际象棋的马,所以中外不约而同地称之为海马。只不过这是很微型的“马”,现存52种海马,小的不到3厘米长,大的也只有35厘米长。但是,如果把海马和明显是鱼的尖海龙放在一起,还是很容易看出海马的身体就是以海龙为模板做了改造。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也都表明海马是从某种海龙进化来的。
最怪异的还是海马的生育行为。在生育季节开始后,海马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连跳几天求偶舞蹈。然后雌海马的肚皮紧贴雄海马的肚皮,把像阴茎的产卵器插进雄海马肚皮上的育儿袋中,排出卵后就离开了。雄海马不仅要给育儿袋中的卵授精,还要给它们提供氧气和养料。卵和育儿袋的壁结合在一起,后者就像胎盘,有丰富的血管供应氧气和养料。在卵孵化后,小海马还要继续在爸爸的育儿袋中待上一段时间,靠育儿袋分泌的养料为生。在雄海马怀孕期间,雌海马除了每天早晨来探望一次,共舞6分钟之外,就不干别的了。大约一个月后,雄海马收缩育儿袋,把小海马排到海中。一旦小海马生产出来,雄海马就不再管它们了,而是马上准备再次怀孕。
整个怀孕过程和哺乳动物很相似,甚至它们的化学基础也有相似之处:都受催乳素的控制。只看这个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把怀孕的海马当成是雌性的,如果它们制造的不是比卵小的、会游动的精子的话。
其他动物没有这样的超级爸爸。在所有动物中,只有海马的近亲海龙有类似的现象,但也没有到海马那样的程度。和其他鱼类相比,海马显得尤其特别。大多数鱼类是只管生不管养的,雌鱼排出卵,雄鱼授精,就完成了生育使命,它们对受精卵的命运毫不关心。这些在水中漂荡的鱼卵,绝大多数都将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它们只能是靠增加卵的数量来提高后代生存的机会,有的一次就能产下几百万个卵。
但是制造卵非常耗费能量。对海马来说,这是负担不起的开支。它们躲在海藻中,几乎不做运动,伸出长嘴吸食漂浮来的小鱼小虾和浮游生物,这种守株待兔式的觅食方式使得它们只能摄入很少的能量,无法制造大量的卵。雌海马少的一次只制造几个卵,多的也不过制造1000多个,这已经让卵的重量占了其体重的三分之一了。
所以,海马只能通过提高卵的存活率来增加后代生存的机会。卵子比精子“贵重”得多,也就是说,雌性动物对后代的投资要比雄性的大得多,她们更在乎后代的死活,通常也由她们来承担养育的责任。不过,如果雄性能够确信后代是他的,他们也能分享甚至独占养育的责任。鱼是体外授精的,先由雌鱼产卵,然后雄鱼立即授精,在这种情况下,雄鱼可以确信受精卵是自己的,所以有些物种的雄鱼会留下来守在受精卵旁边加以保护。
海马非常弱小,它们保护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伪装躲在海藻中,对天敌没有任何抵御能力,不可能去保卫卵,那样做等于自杀。对海马来说,保护受精卵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们藏在体内,带着它们一起躲起来。怀孕要耗费许多能量。雌海马为了制造卵,已几乎把能量耗尽了,当不成孕妇,雄海马只好承担怀孕的责任。在雄海马怀孕的时候,雌海马开始制造新一批的卵。等雄海马生下小海马,雌海马的卵也成熟了,马上又可以让雄海马怀孕。海马通常会找原配继续生育,它们通过怀孕期间每天的探视培养感情,不用浪费时间去寻找新配偶。一夫一妻制在鱼类中也是非常独特的。所有这些貌似怪异的生育行为,其实都是为了在严酷的条件下既尽可能地多产卵、又尽可能地保证卵的存活,是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中为了追求后代利益最大化,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形成的最“合理”的生存策略。
这种奇妙的动物正在成为濒危物种。威胁它们生存的,除了栖息地的丧失和环境污染,主要因素是被大量地捕杀晒干了做中药。中国传统医学把海马当成治女人难产和为男人壮阳的良药。按《本草纲目》的说法,孕妇临产时把海马烧成粉末吃掉,再手握一只海马,就能保证顺产。现在应该没有人用这么古怪的方法治难产了,但是对海马能“壮阳”的迷信却被发扬光大。每年世界各地有大约两千万只海马被捕杀,卖到中国和其他华人居住地区用来做“补肾壮阳”的中药。
中国传统医学有时根据“取象比类”来认定药效。一种东西被认为能壮阳,或是因为样子像阴茎(例如肉苁蓉),或是因为样子很威风(例如虎鞭),而海马按李时珍的说法,则是因为“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有交感之义”。雌雄成对的动物多了,不知为何惟独看上了海马?如果李时珍知道雄海马居然会怀孕,“雌性化”到了极点,是否会反过来认为其功效是“缩阳”呢?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