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5-22
日前,北京市教委、市民政局等多个部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0年的预算安排。北京市财政局表示,5月底之前,北京45个部门的预算情况将在网上公开。但从目前所公布的预算总体情况看,基本都是“点到为止”。在公布内容中,仅有简单的三类:2010年收支预算总表、2010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预算编制说明,总体上比较宏观。
此次北京45部门的预算公开,就公开预算所波及部门数量而言,是此前所罕见的。如此大规模的预算公开行动,值得肯定,不过,公众更期待,公开就要让人明明白白,而不能“点到为止”。
预算公开作为政府接受监督的基本方式,公开到什么程度不是切磋武艺,拿点到为止做文章绝对不行。倘去点击某些部门的预算单,简化、粗放的习惯可谓“千篇一律”。
治大国如烹小鲜,小到节俭持家的小康门户,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要算算账,大到公众委托的政府管家,更应该细化预算晒给纳税人瞧瞧。
按照经济学的棘轮效应,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往往是上去容易下来困难。延续过往的历史积淀,让公共部门双手捂紧钱包,然后把包里包外的钞票一分一分地点出来,的确有几分困难,点到为止,也就自然成了打开钱包前纠结之下的“三分矫情”。
如在去年,预算公开的动作本身就可掌声一片,若在年初,各部委级的预算表单尚能得到公众赞扬,时下,公开预算再靠行为取胜就变得困难,因为多次公开之后信息的内容,与公众期待的是那本读得懂的账仍有颇远的距离。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本身起步较晚,相比高端的中央预算来说,一方民众更求能读懂预算的地方账本。北京这番“点到为止”的预算难免会在公布之后招来不满之音。“点到为止”的预算不可取,原因至少有三:
其一,“点到为止”的预算,是个不好的示范,容易让后来者效仿。有关人士认为“点到为止”的原因主要是技术上的,可是,即使此前国家部委公布的,被认为很粗略的预算内容,也比北京这些部门的预算内容多,难道这其中只是“技术”原因吗?
其二,对于公众监督来说,如何公开,且“点”到何处为“止”,应该是民众说了算的事。对于政府预算公开来说,不光要做到点不明的要说明,甚至说明白后还要征询民众意见,从这个层面来看,点到为止,无异于削弱了公众的知情权利;
其三,回望此次公开,“三公”消费仍未提到、莫名的结转以平衡收支的做法更需尽快说清,像市教委16亿元的大规模预算外资金何以如此庞大的问题更亟待回答。倘若都来含糊一下,频以操作困难为由“点到为止”,那这样的预算表格又何以服众?
当然,北京的部门预算公开还是引起了国内较大的争论,相信这次牵头,其他省份过不多久也要尝试推行。从区位优势来看,北京作为首都的示范意义可能更强,就此逻辑,如果北京财政能够扛住压力、此后部门预算不再点到为止,那么放大到举国上下的政府体系之内,其他地方政府也自扬鞭催马、敷衍不得。
诚然,高喊预算公开不可点到为止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强化预算的立法约束,尽快完善预算法律体系,从制度上来防范“预算松动”。相信法律完备,点到为止就不会存在成为公共部门遮羞掩丑借口的可能。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