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7-04
上海至南京的沪宁城际列车票价公布前,民间有关票价具体金额的猜测,版本众多,但是正式公布的票价还是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有媒体计算了一下,城际列车的票价比原来的动车票价差不多高出了一倍,这个幅度不可谓不大。
当地电视台为此做街头随机采访,受访者几乎众口一词:票价太高了。也有的受访者还寄希望于乘坐原来的动车。但实际上,按照“惯例”,城际列车开通后的情景也一定会像动车开通运营之后普通列车明显减少一样,沪宁线上原有的动车也会相应地减少。不仅如此,原来普通列车和动车上的服务质量也一定会大大下降。
笔者前不久曾两次乘坐K372次(上海至太原)快速列车(即所谓普通列车)从上海回苏州。根据铁路部门公布的时刻表显示,这趟列车从上海到苏州的正常行驶时间是59分钟,可是两次乘坐,每次都花了两个半小时以上。一次是不按时发车,另一次是中途随意超时停车。列车和车站方面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的补偿。据经常跑沪宁线的旅客说,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因为动车优先,普通列车必须避让动车。
公共事业发展的不同步,是社会之必然。但要是以为“不同步”是客观现象,由此引发的官员和富人优先,以致新的“等级制”产生也属合情合理,这就成问题了。类似的认知和现象还不止铁路一家,市内的公交车也一样。当城市主干线上行驶的车辆与在城市边缘或郊区行驶的车辆,从车型、设备到服务都完全不能比。到一座城市乘坐两种车,简直恍若在两座城市。
笔者不是说中国社会应该以“平均”政策来体现公平。而是说,在公共事业及其发展的问题上,需要充分体谅社会中尚不富裕阶层的诉求和利益,让他们有均等机会享受先进的公用设施。在达不到所有人机会均等时,也需要照顾底层基本的生活条件,给他们最基本的“人的待遇”。如果普通列车连“正点率”都不能保证,那么老百姓有理由怀疑,城际列车开通后,原来的动车和普通列车的状况和服务会随之恶化。
事实上,根据行政管理的原则,克服和纠正公共事业发展不同步而带来的社会不公正现象,恰恰是政府的责任。公共事业或者说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的政策出台,适用于听证,这是行政管理的常识,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加以规范。听证制度作为制度建设的一环,在水、电、煤以及城市公交等行业早已施行,同样属于公共事业的“铁老大”,为何又一次例外?
笔者相信,铁路部门事先做过调研,票价的制定也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是有科学依据的,符合“科学发展观”,但是缺了听证这一个程序,它至少在主观上忽视了大多数利益相关的乘客和潜在乘客的知情权和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其公正性和合法性值得商榷。
沪宁城际列车7月1日正式运营。目前,铁路预售部门已开始预售沪宁城际列车的客票,但并不是说“既成现实”就可以顺其自然。缺了必要的程序,只有一个补救办法:召开沪宁线各方人士参加的听证会。这倒不只是一个亡羊补牢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体现政府责任和赢得老百姓对政府信任的问题。
(作者尤小立,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