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8-16
科学家“想当官”责任在谁
不久前,一项针对全体院士和相关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显示,科技管理的过度行政化,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有52.4%的科学家认为管理过度行政化导致科研人员缺乏主体地位。数十名副教授、教授竞聘学校的一个处级岗位,许多有潜质的青年科学家刚刚崭露头角就成了所长、院长……近年来,官本位思想在科技界日益泛滥,“研而优则仕”的现象日益突出,让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这是《人民日报》“科学家为什么想当官”一文描述的现象,而四位“科学家”的“现身说法”似乎为公众揭开了谜底。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仅仅满足于“谜底”,在笔者看来,我们只能在科学家日益“官化”的泥淖中愈陷愈深,而不是求得可能的解决路径。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问题是:除了“当官”,科学家可有其他的选择?靠什么给科学家以“科学”的选择,而不是把他们推向“当官”这一现实?如果科学家的理想就是为了“做官”,那么这种理想出现的前提又是什么?当“官化”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公众期待的科学家在哪里?科学家真正的“理想”又何以安放?
一系列的问题无不说明了科学家“官化”的弊端所在:科学家不满意、公众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如此的尴尬该何以面对?笔者以为,不能把科学家“官化”的责任推给科学家个体,而应从学术界和社会大环境进行追问。
首先,这是学术界“官味度”日益上升和严重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曾进行过一项“官味度”调查,对中国学术教育机构的“官本位”程度进行精确的量化。得出的结论是,“从五年的动态趋势看,‘官味度’呈上升趋势。2007年的‘官味度’比2003年高137%,年均增长24%。”那么,作为个体,无论其力量多么强大,在笔者看来,如果不加入“官化”的行列而是追寻“独善其身”,恐怕是一种痴人说梦吧?
其次,“官化”科学家出现的背后是行政权力一支独大而学术权力日益式微的折射。现代大学作为一个功能日益综合和复杂的学术机构,需要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然而现实却是行政权力独大。学术问题决策和学术资源配置,基本上通过行政权力进行,使得各种非学术力量向学术性活动肆意僭越。要知道,学术权力的行使主体本应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术人员,学术权力应服务于学术人员及其所在学科。而当下的一些学术组织却以官职大小来排序,进行资源分配。真正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的学术权力得不到保障。浓厚的官本位价值观倾向造成对学术领域的侵占,有的科研评奖、项目评定竟然沦为一种权力分配的“分赃会议”,传统的“学术帝国”已不复可能。学术权力本身被异化为行政权力,必然导致“科学家”身份的边缘化,而“官员”身份的过分张扬。
最后,科学家“想当官”是学术共同体消失,利益共同体膨胀的必然结果。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伟平院士披露,业内不少人都知道一条潜规则,科研攻关首在公关,甚至团队中专门分工,让善于拉关系者专门负责跑奖。而对学术共同体的研究表明,学术共同体内部等级森严,学术共同体的分层使得共同体的结构呈金字塔型。但是,在学术失范的困境中,学者们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得认可,而是通过学术腐败来达到目的,最终导致了学术共同体底线的倒退和学术良心的瓦解,在这样的前提下,“官化”科学家的出现就不值得奇怪了。
从一定意义上说,官化的“科学家”只是学术界的一个“脓包”。而如何避免官员和科学家的“媾和”,让科学家的归科学家,官员的归官员,对时下社会来说,仍是一个未竟之问!(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科技日报]
官本位下, 谁人甘心做科学家?
科学家为什么不愿意潜心科研,热衷于当官?最近,一篇题为《科学家为什么想当官》的报道一语道破天机:在过度行政化的科技管理体制下,立项也好、成果评定也好、学术评价直到奖励等等,都是领导说了算。所以,当领导可以更多出名、更易得利。
人人都想当官谁去做具体科研?这个问题足以惊出我们一身冷汗。这个看似合理的现状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没有潜心科研的人,何以出享誉世界的学术大师?没有潜心科研的人,何以出影响世界的学术成果?没有潜心科研的人,何以步入世界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从目前我国的科研环境来看,当官效应也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些怪现状滋生的温床之一。试想,领导不干活就可以既成名又得利,我为什么不能造点小假谋点小利?反正是领导说了算,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干,我为什么要独立思考、科学论证?领导牵头的课题评审,我不让过,我以后还怎么混啊?如此等等,在“官本位”的科技管理体制下,学术评价已或多或少流于形式,学术研究已经偏离了其原本的自由、公正、求索的轨道。
解铃还需系铃人。改革科技管理体制过度行政化的倾向,尊重科学规律,让学术的回归学术。最起码在学术单位要营造学术至上的氛围,行政人员要为学术人员服务而不是指挥。除此之外可能别无选择。 (胡菊芹)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