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11-22
周小川行长所说的"池子"到底是什么?
周小川行长所说的“池子”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作用有多大?我现在是惶惶不可终日。悲剧的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在防止财富缩水的问题上,我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敢做。
除了近期的股市,基本上能够触动我们敏感神经的东西都在涨,生活费肯定是“月月高”了,手里的钱肯定是越来越毛了,精神肯定是越来越紧张了。
昨天,媒体给我们送温暖来了:菜价终于跌了!目前市场青菜价格较一周前平均下跌了20%,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青菜价格大多在1元左右。虽然是从高位下跌,总算是下跌了,在一个“涨声”不断的季节里,这样的温暖实在是来得太及时了。这至少说明,在房价下跌不可能,股市上涨不可能的愁云惨雾中,我们还是能在吃菜的时候寻找到久违的从容。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拎上菜篮子,冲进菜场,将手头能用的零钱全部用光,买上一大堆菜,抗击不断飘红的CPI。可是在跨越家门的一瞬间,我冷静下来了,其实,对于下跌的白菜、萝卜以及马铃薯,我基本没法“海囤”,只能“箱囤”,即用冰箱囤,而且还不能用冰箱的冷藏室囤———总不能把白菜当猪肉储藏吧。
刚刚过去的几周,我频繁穿越深港,把用到明年年底也用不完的洗发水、酱油等十几种日用品堆满了储藏室(我已经顾不上有效期的仔细计算了),甚至准备征用老公的书房作为继续囤积日用品的仓库,后来遭到强烈反对才作罢。没办法,同样的东西,在香港买更便宜,品质更好。
最重要的是,我被那些不断在媒体上出现的以“万亿”为单位的钞票发行数量吓住了,海水一样汹涌澎湃的钞票,受限于行政调控,难以流向楼市(至少是滞缓了步伐),受制于股市的变幻无常,也没有明显流入股市的迹象(至少官方没有数据佐证)。那么,周小川行长所说的“池子”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作用有多大?我现在是惶惶不可终日。悲剧的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在防止财富缩水的问题上,我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敢做,因为缺乏成熟的理财知识,真要去玩股指期货,估计我很快就会倾家荡产。
我能做的其实就是趁菜价下跌的时候多买一点菜,就这样,还不能“海囤”,我完全不知道下一周是不是会因为天气或者其他原因,菜价持续飙升,抵消我此前所做的一切努力。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我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然后享受生活。我也是一个很“懒”的人,没有勤奋学习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昂扬斗志,因此,我不希望自己在买牛奶的时候是一个试剂师,也不希望自己上餐馆消费时是一个精明的检疫员,我当然更不希望吃到苏丹红和洗蟹粉。最要命的是,我不能容忍自己在比以前更加拼命工作的时候,工资见涨,购买力却逐渐下降。
也许,我只能祈祷:菜价下周不要涨得太高,老公在股市的一点资金早日解套,今晚能睡个好觉,梦里面CPI没有继续飙高。 □菲儿
[南方都市报]
物价上涨,如何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在福州市的超市里,消失了几个月的“一元菜”又回来了:大白菜、上海青、豆芽、空心菜这四种交易量比较大的蔬菜,价格基本都在一元左右。
福州的菜价回落,源于政府部门的“干预”。在菜价飙升的情况下,福州市创新思路,选择市民最喜欢的几种蔬菜,用财政补贴国有蔬菜批发商这个主渠道,推出“限价菜”,缓解了蔬菜价格上涨给低收入群众带来的生活压力。
今年以来,物价的上涨,尤其是蔬菜、肉蛋禽等食品的过快上涨,给收入群体带来较大压力,直接后果是影响了困难群体、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降低了其生活水准。笔者曾采访过几个低保户,他们说以前10元钱的菜吃三四天,现在只能吃一两天;以前舍不得买肉,现在连菜都舍不得买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不少城市,月收入1000元左右的工薪阶层,不在少数。刨除基本的孩子学杂费、水、电、暖、气、电视费、电话费,能用在吃上的钱并不多。菜价高企,不少低收入家庭可能被迫选择少吃菜、吃便宜菜。更不用说靠最低生活保障维持生活的低保家庭,本来就勉强维持生计,生活必需品大幅涨价,生活之艰辛,可以想象。
各级党委、政府是群众最大的依靠。物价越涨,越要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确保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准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大的影响,这是在CPI过快上涨时期,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
包括福州在内,不少地方政府,在出台各种适宜的政策。潍坊市奎文区向3702户城乡困难群众每户发放200元消费券,可在指定超市内购物;东营市总工会目前向2560名困难职工发放了爱心卡,凭爱心卡在爱心超市购物可享受每月150元的补贴。
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好办法。目前来看,物价上涨,已经对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当务之急,各地要尽快采取调控措施,将蔬菜、肉蛋等食品价格,恢复到合理的价位;条件允许的地方,要尽可能多给低收入群众发放一些临时补贴,以解其燃眉之急。
从长远看,有关部门要建立物价上涨与困难群众补贴的联动机制,当物价指数高于一定范围时,要及时给低收入群体发放各种补贴,确保其生活水准不降低。
[人民网]
谨防幸福指数沦为“形象工程”
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河南省平顶山市将它与干部政绩考核连在一起。日前,平顶山市委组织部在考察干部时,有两位乡镇党委书记没有通过,直接原因是:群众幸福指数较低。(《河南商报》11月20日)
客观地说,在告别GDP崇拜的背景下,幸福指数成为一项考量地方民生、人文的软指标,这是执政理念的进步。道理很简单,相较于单调的GDP数字,关注人的心理体验与情感诉求的幸福指数,更符合人性化的需求,更有利于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重视考核幸福指数,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
但是,用幸福指数考核干部,并不意味着取代或忽视GDP指标,也不应该在GDP与幸福指数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幸福指数与GDP指标之间的关系,公众的幸福要以物质为基础,这就离不开GDP的增长。因此,应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幸福指数作为GDP指标的必要补充,使之成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
有关报道表明,一些地方政府正以超乎想象的热情投入到幸福指数考核中。有些地区将幸福指数与官员政绩直接挂钩,有的甚至出台了幸福指数一票否决制。一些地方官员现身媒体和公众中间,为提高本地幸福指数拉票造势。
笔者观察到,有的地方在确定幸福指数时,想当然地设定一些和百姓幸福毫不相干的内容,将幸福指数调查统计变成了数字游戏,这样带来的只能是官员的幸福、纸面上的幸福。就平顶山市依据民众幸福指数考核干部一事来说,也应防止陷入“幸福形象工程”之中。
一句话,我们应理性对待幸福指数。既要抛弃传统的唯GDP论,又要研究建立科学的幸福指数考核及实施体系。不能只是嘴上喊幸福、“数字出幸福”,不能让幸福指数考核飘在空中,而是要将它作为真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工具。
[中国青年报]
看看一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
按理说,人民币在中国应当比美元在美国值钱才对,才符合经济学理论。因为中国的人均收入,哪怕以人民币计,都远远低于美国的人均收入的绝对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中国经济宏观数据(2010年的数据尚未发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扣除价格因素,(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负值,比上年下降了0.7%。)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如果我们按城乡人口各半计算,(实际上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万元。而2009年美国的人均收入为4.2240万美元。
可在中国,一元人民币能干什么?一元人民币只够上一两次公厕。坐一次公共汽车,坐地铁都不成。
一美元在美国能买到什么?美国到处都可以见到“九毛九超市”。在“九毛九超市”里,货品很丰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九毛九以下。有的小东西,九毛九能买好几样,比如:方便面,九毛九能买8包;(在中国这样的方便面一包要卖3元,可在美国,3美元能买到25包了)橙子,九毛九能买十来个。九毛九能买一瓶炒菜油(比中国最便宜的酱油还便宜,我们家吃的酱油还要5元钱一瓶呢)。
九毛九能买一瓶蚝油,一盒鸡蛋(半打),一瓶牛奶,一包青菜,还有一个微型收音机,价格统统是九毛九。在超市里购物,食品不交税,其他物品要交税,那个微型收音机加了8美分的税。
九毛九能买三碗桶装的速食面,(这样的速食面在中国的超市,5元一碗。)九毛九能买一袋葵花子,一副手套,一个锅铲,一个咖啡杯,一个盘子,一个儿童用带吸管的杯子,九毛九能买厨房里用的手巾一卷,一包核桃仁甜食,1个很精美的工艺品篮子,4卷卫生纸,洗碗剂一瓶,清洁玻璃剂一瓶,一盒室内用固体芳香剂,挺大一瓶可乐饮料(1升),1小罐香肠罐头,一大袋饼干。
可供选择的种类还挺多。九毛九能买1包糖,4支中性笔,(这样的中性笔在中国卖2.5元一支)。九毛九能买1包283克的果味胶皮糖,4节5号电池,(这样的电池在中国卖到10元一包了)。九毛九能买一包创可贴,一把剪子,1副扑克,一包肉干,一包口香糖。
最有趣的是,“九毛九超市”里的商品,大多来自中国:拖鞋、浴巾、T恤、餐具……琳琅满目。这既让我们自豪,又让我们尴尬。我们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感情。中国的商品在美国充斥着地摊市场,我们在美国买中国货。
可我们在美国买中国货,比在中国买中国货还便宜。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发问:我们的价格体系到底怎么了?美国人又是如何梳理他们的价格体系的?
我女儿算了算,她每月用吃饭的花销不会超过200美元,而且吃得很好。她说,在美国,吃饭是没有穷人和富人的,因为吃很便宜。她在浙江大学上学,每月吃饭要花掉一千元。这便是吃在美国,吃在中国。
[中国青年报]
把预防通胀提升到战略位置
马光远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继上周三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九天之内连续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上调准备金,在中国货币史上极为罕见,引发了各界无限的想象和猜测。
一月之内的两次上调,总共冻结信贷资金6000多亿,部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已经达到了18.5%和19%的天花板,再加上10月26日的加息,和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讨当前物价的治理之策,11月20日,提出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16条措施,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政策举措,毫无疑问只是说明了一个问题:物价的加速上涨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政经生态的重大事件,国家已经从政策层面上将通胀的警报级别提高至最高级,并且将控制物价作为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最重大问题之一予以重视。
尽管近期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并没有直接言明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但是,必须指出,导致时下中国物价加速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2009年以来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过度货币投放,特别是导致人心惶惶的负利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在10月份CPI达到4.4%的年内新高之后,负利率状况在10月26日央行加息之后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在负利率的恐慌下,一部分民众出于回避货币贬值的考量会想方设法地寻找投资途径,而大部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可否认,通过诸如保障供应和打击投机等行为,我们相信能在短时期内使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但如果货币的发行量和负利率的根源不消除,一旦政策的效应退却,物价很可能又会反弹。因此,要真正控制物价上涨,防止中国再次陷入恶性通胀的噩梦,治本之策是尽快收紧货币,避免老百姓的钱不断贬值,这是稳定价格预期的最有效路径。
笔者认为,对于今年的整体物价走势,价格主管部门和业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判,在货币供应充足,国家对房地产进行大力调控,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对于居民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有关部门总是以“翘尾因素”、以特殊情况、以短期原因给予解释,这导致今年宏观政策在对物价的应对战略层级明显偏低,一直没有将预防真正的通胀提升至重要的战略位置。在10月份CPI飙升至4.4%之后,那些“翘尾派”终于闭上了臭嘴,而且,必须指出,中国目前的CPI是被严重低估的,在CPI被低估的情况下,民众事实上承担着比CPI更高的通胀税,事实上是让民众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买单,本质上都是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让居民承担更多的发展成本,事实上是向居民征税。
特别是,根据历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基本规律,明年的上半年将成为物价集中爆发的极端,季节性因素再加上货币流动的滞后效应,严重通胀的凸显期将在明年下半年。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提高通胀在公共政策中的战略级别,将防止“通胀预期”的政策及时转型为防止恶性通胀集中爆发的政策,并将之视为未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头号大敌。
因此,就近期而言,准备金虽然已经达到历史高点,但物价上涨的态势显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采取一些新政干预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恐怕是尽早结束负利率和控制货币的发行速度,按照目前的物价走势,加息成为近期必须做出的选项。对于再次加息问题,一些人总是担心热钱流入,总是担心人民币升值,前怕后怕,一再贻误政策出台的最佳时机。实事求是而言,中国要是选择在上半年就果断加息,货币政策不会像现在如此被动,而且,必须指出,在热钱和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一方面,中国目前应对的策略不多,另一方面,相对于物价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热钱和人民币升值问题很显然不在一个考量的层面。
我们承认,加息之后,对于中小企业和一部分贷款买房的民众而言,肯定要增加他们的成本,特别是,一旦货币收紧,真正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民众。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倒不难解决,韩国在加息问题上的聪明选择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参考,其在加息的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仍然保持不变,体现了有保有压的原则,中国在加息问题上,完全可以采取“选择性”加息的手段而规避对中小企业的打击,这个其实一点都不难。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南方都市报]
顺应市场力量,应对通货膨胀
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通过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其中包括引人注目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以及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
大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恶性通货膨胀会对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造成严重冲击,甚至直接威胁社会稳定。从不久前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10月份中国CPI指数高达4.4%,不仅在9月份3.6%的基础上继续急剧攀升,而且已创出连续25个月新高,也远高于全年3%的政府调控目标。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一波的通胀势头中,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的猛烈上涨既是先导,又占据了最大权重。数据同时显示,10月份食品涨幅达10.1%;而新华社的一篇报道还指出,仅11月上旬,在全国36座城市,包括白菜、黄瓜和土豆在内18种主要蔬菜的平均价格就较去年同期猛涨了62.4%。由此来看,政府和社会舆论对通胀的强烈忧虑以及想要采取(呼吁)有力措施加以遏止,非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还是政府和媒体的责任所在。
在市场经济体制里,价格是反映一种商品供求关系的信号,它表明了在当下的综合因素条件下,资源朝何种方向去配置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率。当然,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从来就不等于价值层面的合理性,但要促进后者,我们也只能采取顺应市场规律的手段。否则,不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还一定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和后遗症。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实践一再表明,政府对某一商品实行最高限价,结果一定是造成该商品的供应短缺以及由此而生的猖獗黑市。
眼下许多媒体热衷于宣扬的所谓中间环节投机加价及销售商囤积居奇,在一个进出自由的充分竞争市场(食品就是中国目前最典型的充分竞争市场之一),生产者(销售者)要想长久维持价格串通以牟取暴利,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市场内的垄断暴利一定会诱使“后来者”源源不断地参与到这个市场里来。相反,由政府直接维护的行政性垄断(通过“审批”、“牌照”等行政手段限制那些“后来”的竞争者),才能做到这一点。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绝不会坐视凶猛的通胀造成老百姓的生活困难,也不会听任长期的负利率蚕食老百姓的家庭资产。然而,需要一再强调,真正有效的应对必须是那些符合市场经济原则、顺应市场力量的明智之举。
乍看之下,当前中国的通胀显然是由食品价格上涨驱动的,然而这只是表面的假象而已。归根结底,这次来势汹汹的通货膨胀,是钱太多惹的。并且,随着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几乎已经可以预言,从现在一直到明年中,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将令人不安地继续上升。
因此,从宏观上看,只有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效收缩货币发行,才能从根本上起到遏制通胀的作用。从微观上看,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供给,才能扭转市场对未来的强烈通胀预期,进而引导物价回归稳定。在这方面,下一步应该做的是进一步放松管制,破除国有行政垄断,让更多民营资本参与到资源、原材料及敏感生产资料的市场竞争中去。同时,还可以通过关税调整等办法鼓励居民到国外去消费,鼓励企业进行全球投资,这种向外输出流动性实际上等于向内引进了有效供给。此外,对于因通货膨胀而发生生活困难的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各地政府可以采用临时性现金补贴的办法,助其渡过难关。
上述这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顺应市场力量的政策举措一方面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遏制通胀的短期功效,另一方面还能对中国未来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奠定长期的有益基础。
[南方都市报]
防止恶性通胀,治本之策是尽快收紧货币避免钱贬值
作者:马光远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继上周三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九天之内连续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上调准备金,在中国货币史上极为罕见,引发了各界无限的想象和猜测。
一月之内的两次上调,总共冻结信贷资金6000多亿,部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已经达到了18.5%和19%的天花板,再加上10月26日的加息,和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讨当前物价的治理之策,11月20日,提出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16条措施,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政策举措,毫无疑问只是说明了一个问题:物价的加速上涨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政经生态的重大事件,国家已经从政策层面上将通胀的警报级别提高至最高级,并且将控制物价作为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最重大问题之一予以重视。
尽管近期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并没有直接言明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但是,必须指出,导致时下中国物价加速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2009年以来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过度货币投放,特别是导致人心惶惶的负利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在10月份CPI达到4.4%的年内新高之后,负利率状况在10月26日央行加息之后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在负利率的恐慌下,一部分民众出于回避货币贬值的考量会想方设法地寻找投资途径,而大部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可否认,通过诸如保障供应和打击投机等行为,我们相信能在短时期内使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但如果货币的发行量和负利率的根源不消除,一旦政策的效应退却,物价很可能又会反弹。因此,要真正控制物价上涨,防止中国再次陷入恶性通胀的噩梦,治本之策是尽快收紧货币,避免老百姓的钱不断贬值,这是稳定价格预期的最有效路径。
笔者认为,对于今年的整体物价走势,价格主管部门和业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判,在货币供应充足,国家对房地产进行大力调控,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对于居民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有关部门总是以“翘尾因素”、以特殊情况、以短期原因给予解释,这导致今年宏观政策在对物价的应对战略层级明显偏低,一直没有将预防真正的通胀提升至重要的战略位置。在10月份CPI飙升至4.4%之后,那些“翘尾派”终于闭上了臭嘴,而且,必须指出,中国目前的CPI是被严重低估的,在CPI被低估的情况下,民众事实上承担着比CPI更高的通胀税,事实上是让民众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买单,本质上都是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让居民承担更多的发展成本,事实上是向居民征税。
特别是,根据历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基本规律,明年的上半年将成为物价集中爆发的极端,季节性因素再加上货币流动的滞后效应,严重通胀的凸显期将在明年下半年。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提高通胀在公共政策中的战略级别,将防止“通胀预期”的政策及时转型为防止恶性通胀集中爆发的政策,并将之视为未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头号大敌。
因此,就近期而言,准备金虽然已经达到历史高点,但物价上涨的态势显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采取一些新政干预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恐怕是尽早结束负利率和控制货币的发行速度,按照目前的物价走势,加息成为近期必须做出的选项。对于再次加息问题,一些人总是担心热钱流入,总是担心人民币升值,前怕后怕,一再贻误政策出台的最佳时机。实事求是而言,中国要是选择在上半年就果断加息,货币政策不会像现在如此被动,而且,必须指出,在热钱和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一方面,中国目前应对的策略不多,另一方面,相对于物价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热钱和人民币升值问题很显然不在一个考量的层面。
我们承认,加息之后,对于中小企业和一部分贷款买房的民众而言,肯定要增加他们的成本,特别是,一旦货币收紧,真正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民众。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倒不难解决,韩国在加息问题上的聪明选择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参考,其在加息的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仍然保持不变,体现了有保有压的原则,中国在加息问题上,完全可以采取“选择性”加息的手段而规避对中小企业的打击,这个其实一点都不难。
[云南信息报]
我们究竟多“有钱”?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钱最多的国家。更糟糕的是,只要外汇继续流入,中国就不得不印刷更多的新钞票
2000-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美联储 (李伯根/制表/图)
中国已是“钱最多”的国家
有人对通胀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说明:如果有100元钱,同时有100个苹果,那么每个苹果就值一元钱,如果增加了100元钱,变成200元钱了,那么每个苹果就需要2元钱了。物,以稀为贵,多为贱,票子也不例外。
那么,我们国家(主要指大陆地区)目前究竟有多少钱?我们的货币供应量又是在以什么样的速度增长?
可以看到,10月末,我国的广义货币M2余额为69.98万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为25.33万亿元。同是在10月末,美国的M2和M1分别是8.77万亿美元和1.78万亿美元, 以目前的汇率换算,大约分别为58.29万亿元人民币和11.83万亿元人民币。
另据日本银行(BOJ)最近发布的报告,日本的M2和M1在10月末分别为682.6万亿日元和441.2万亿日元,以目前的汇率换算,大约分别为56.74万亿元人民币和36.67万亿元人民币(日本国的M1所包含的内容要宽一些,作者注)。
同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10月末,我国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71.8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70.28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331亿美元。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公布的资料,至今年6月底时,美国的存款余额为7.66万亿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换算,大约为51.2万亿元人民币。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显示,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为26483亿美元。同期日本的外汇储备为10317亿美元。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从货币供应量、存款余额,还是外汇储备方面来讲,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钱最多的国家。
巨量货币推升通货膨胀
我们已是世界上最多钱的国家了,那么我们是以怎样的速度走到这一步的呢?
在2000年底,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为13.46万亿元和5.31万亿元,到2010年10月底,已分别达到69.98万亿元和25.33万亿元,不到十年间分别增加了4.2倍和3.8倍,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和17%,速度之快,世界罕见。
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在2000年底时分别约为4.93万亿美元和1.09万亿美元,至2010年10底,分别达到8.77万亿美元和1.78万亿美元,仅增加了0.78倍和0.63倍,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和5%。
还可以看到,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犹如大浪巨涛,一波波涌起,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的M2每年增加额分别是4.8万亿、4.7万亿、5.8万亿、7.2万亿和13.1万亿;我国的M1每年增加额分别是1.1万亿、1.9万亿、2.7万亿、1.4万亿和5.5万亿。巨量的货币堆积,势必推升严重的局部通货膨胀和全面的通货膨胀。
当我们比较中国和美国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时,美国在2008年加大了货币供应量的力度,它的M2和M1有显著增加,但在2009年时又快速回落为常态。我国不仅在2008年加大了货币供应量,在2009年又再次加柴添火,使当年的M2和M1达到了历史的天量,分别为13.1万亿和5.5万亿。
按说,美国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但我们在运用货币供应的救援之道的力度上要远大于美国。
钱究竟从哪里来
中国这些过多的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就以每年一千多亿以上的规模增加,紧接着就以每年两千多亿、四千多亿的规模恣意攀升。由于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上的结构性缺陷,使得央行成了接纳这一源源不绝的外汇巨流的唯一“池子”,某种意义上讲,也成了与全世界对赌的唯一庄家。
为了迎纳这一巨流,接下这些筹码,央行每年不得不“合法”地新印一大堆人民币钞票(这是否也是我们印发新钞的体制上的结构性缺陷?)。从近八九年来我国的广义货币M2和人民币存款余额超常态增加上,我们就可看到这些巨额新钞的影子。直白了讲,我们今天的广义货币如此之多,存款余额如此之高,皆肇始于超常态巨额外汇的流入、外汇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使其无法智慧应对。
这些新印出的钞票,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当然它们可以为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环境和条件,促成经济出现超常规的发展,进而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就业以及其它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压力,但是,另一方面,严重的问题是,它可以重创币值的稳定,带来严重通货膨胀的隐患,中产阶级和低层民众 (因为他们是最缺乏对冲通胀武器的一群)多年积累不易的辛苦财富,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灰飞烟灭。
由巨大的外汇流入,形成巨额空前的国家外汇储备,进而引起大量的新钞出柜,进而引起货币供应量和存款余额超常态的增长,尤其是达到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规模,是世界经济史上未曾有过的现象。为了自己的财富和荣誉,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吴君亮 深圳君亮资产管理公司CEO)
[南方周末]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