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3-06
本报记者 韩义雷
就在江南大学副校长王武代表赶赴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同一天,德国柏林,古滕贝格辞去国防部长一职。
在王武印象中,古滕贝格是德国政坛的新秀,39岁的年龄,前途难以限量。
“这么高的位子,说辞就辞了,就因一篇论文造假。”王武不禁想起一个月前,因造假被撤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大学教授李连生,“李连生至今仍未公开道歉,更别说主动辞职。”
谁把“权力装进笼子”?
虽然因为造假辞职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王武还是对古滕贝格怀有敬意。
“从事发到落幕,不到一个月。古滕贝格这么快辞去国防部长的位置,真的很难得。”钦佩之余,王武又感无奈,“李连生案,从6名退休教授实名举报,到今年2月被科技部撤奖,用了4年时间。”
一个是国防部长,一个是大学教授,权势之差显而易见。当两人陷入同样泥潭时,为何反是部长迅速接受惩罚?究竟是谁能把“权力装进笼子”?
在王武看来,“二者的差异,反映了学术监督体系设置的不同”。
在欧美大学,学术论文怎么写,什么程度算抄袭,如何启动学术调查程序,不端行为怎样处理,皆有成文规范,不同学科,规范不同,并且定期修改。
为站在相对公正的立场,欧美甚至进行了立法保障。美国政府认定,学术界难以自正,因而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成立研究诚实办公室,专门处理学术不正当行为。在德国,获得学位后,“不体面行为”可以褫夺学位,造假者最重将按欺诈罪处置。
“我国学术规范模糊,没有第三方机构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只由学校自行处置。”在王武看来,高校具有“选手”和“裁判”的双重角色,“在缺少制衡之时,能捂就捂,谁愿意自己遏制造假?若非更换领导,李连生的事恐怕还要被按在学校里”。
谁拽住了学者的脑袋?
造假形成利益链条,助长了造假之风,甚至愈演愈烈。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代表坦陈:“高校本身就是造假受益者。”
信息时代,各种资料拼凑更容易,这就使造假更容易。造假多了,论文和专利数多了,学校的声誉也跟着高了。在马德秀看来,“有些造假还获了奖,这就不仅是荣誉了,还关系争取多少项目、多拿多少钱的实际问题”。
申报,评奖,获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很多科研工作者,热衷于搞关系,校领导、评委会、项目组,喜欢结交上层。这样的联络,使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搞科研,自然想到了造假。即便如此,因为平时的关系过硬,吃出来、请出来、跑出来,造假的论文还能获奖。”王武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学术共同体”。
这种“学术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个圈子里,人们想法设法进行包装,包装的越华丽越好。这种包装,科研人员自己愿意,毕竟包装之后,别人更看重了,自己的获利就越多。高校领导甚至掌握专利、项目、课题生杀大权的评委,也愿意看到包装。这样,造假的成果,就披上了一层不易被人看穿的外衣。
这就不能理解,为什么李连生事件,6位授持续不懈告发之后,还一直捂在盖子里,经过4年才被处理。“民不举,官不究。只要高校不出头,上级相关部门也就没有必要出头了。”马德秀如是说。
谁让高校院所成为造假天堂?
“学者爱造假,高校捂造假,被指标指挥棒拽住了。”在王武看来,过于物化的衡量,让社会沉溺在道德沦丧中。
这不是一所高校的悲哀。王武将矛头指向大学行政体系,“这建构了一个以行政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
在这个机制中,大学的优劣,很大程度要看所谓的“科研成果”,一是数量,二是等级。只要能把发表量催上去,SCI不会认账没有关系。
山东省科学院研究员李国安代表,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某院所某人,因完不成这些指标,跳楼自杀了。
听到这件事,王武忽地沉默了,而后,缓缓地说:“他没有学会造假。”
过于功利,让社会上很多人忘记了诚信。没有诚信,就没有思想,更何谈创新?
王武认为,古滕贝格案发不足一月就辞职,社会信用制度起到了很大作用。
先是反对党抓住这点不依不饶;再是民众和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对此“丑闻”予以曝光和谴责;紧接着其母校拜伊罗特大学宣布取消其博士资格;然后是德国的科学研究界,从其博士论文中找出大量抄袭证据;即使电视台公布了其辞职的消息,仍难熄学界的怒火。
“圣人无德,神人无功。在我国很多科研人员太想当圣人、神人了。在别人赋予的光环中,他们道德沦丧,自以为无所不能,认为论文是可以造的。甚至以为造假是一种本事。”王武坦陈。高校院所成为造假天堂,李连生4年撤奖也是一件幸事了。(本报北京3月4日电)
[科技日报]
相关评论
学术期刊背后的利益链:乱源不在版面费
“交版面费、发论文、评职称、谋好处”,这条可耻的“利益链”引起了公愤,许多人呼吁明令禁止收取版面费。殊不知,收版面费是“国际惯例”,诸多世界顶级学术期刊都这么做……
交版面费,就给发论文;发了论文,就能评职称;职称上去了,种种好处就会跟着来……所以,为了得好处就要评职称,想评职称就得发论文,论文水平不够就花钱买版面。这是一条可耻的“利益链”,某些期刊收取版面费是其中一环——它因风气败坏而生,又助长了风气败坏。许多人对“版面费”恨得牙痒痒,最近更是集中声讨。
但是,在国际学术期刊行业,收取版面费可以说是一种惯例;世界上许多顶级学术期刊,都对发表的论文收费。惯例传到我们这里怎会变成“怪例”?记者作了一番探寻。
“学术期刊收版面费,很正常”
“收取版面费,在许多国际学术期刊是很普通也很正常的一件事。”李党生对眼下网友们之于版面费的“怨气冲天”不以为然。
他曾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做过科学编辑,现任我国著名期刊《细胞研究》的常务副主编。参照国际惯例,《细胞研究》不给作者稿费,还反过来收取版面费,400元一页。从2006年至今,这本学术杂志的影响因子从不足3,“飞升”到了8.151,在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发表原创论文的147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4位,已堪称“权威期刊”。
李党生坦言,不收版面费,《细胞研究》肯定会有生计问题。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收入有三个主要来源:发行、广告和版面费;由于非常“小众”,因此靠发行、广告赚足运营费用,做不到,“除了《自然》、《细胞》这样的国际名牌大刊,很少有学术期刊可以离开版面费而活。”
JBC(美国生物化学会会刊)10页之内每页论文收75美元,超过10页每页收150美元,彩图每幅收300美元;EMBO J(欧洲分子生物协会会刊)每页收费242美元。有一些杂志不需要靠版面费收入过日子,但也向论文作者收取彩图费,每幅彩图几百美元,换句话说,作者要“分担一点印刷制作的成本”。
其实,我国对于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有过明文规定。中国科协1998年曾发出“建议各学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通知,认为此举合理;中国科学院2003年起实行《中科院科技期刊收取发表费暂行办法》,其中提到:“收取发表费在国外早已普遍施行……证明是合理可行的。”
“收了钱就发”还是“给钱也不发”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支付版面费很正常,因为除了印刷之类的成本,期刊编辑部更为论文付出了不一般的劳动:编辑和编辑部约请的审稿专家,往往独具眼光和见识,会指导作者补充实验、修改论文,“对我们搞研究的人,这是在科学上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李党生介绍,编辑部除了办公、印刷等成本,为一篇科学论文发表所提供的服务,也有着相当高的成本:从初选稿件到送请相关专家审稿,从科学编辑到语言修订,以及版面处理,每一项都需要高素质的编辑来做,“这样的人才,薪水当然不低。”
至于国内那些“收版面费的期刊”,完全是两码事。编辑部不审稿,既根本不懂审稿原来是“严格把关和帮助作者完善提高论文的过程”,也根本没这个能力。它们收了钱就发,就是一部大量处理“垃圾论文”的机器。它们称不上“学术期刊”,而指责它们丧失“学术品位”,实在大可不必,因为这是高看了它们。
“即使肯出10万美元,也休想在好杂志上发出一篇低质量的论文!”事实上,“收了钱就发”与“给钱也不发”,是判别一叠装订成册的纸能不能称作“学术期刊”的标准。
禁收版面费,受伤的反倒是“规矩人”
中科院2003年那个有关收取发表费的“暂行办法”明确指出:“一切来稿均需经过审稿程序进行严格评审,确认符合发表标准后,方能通知收取发表费。不得以收取发表费方式变相出售版面。”
提出警示,正因为“变相出售版面”当时在我们身边就已常见,而今更是肆无忌惮。在网友们的声讨中,许多人要求明令禁止收取版面费,但圈内人都知道,这未必有用,因为心眼一旦歪了,“变相”的敛财办法多的是,比如期刊搞一个“联谊会”,让加入的人付会费,成了“会员”就有发论文的“无障碍通道”。结果,禁收版面费,受伤的反倒是真正的学术期刊。
为何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极少发生我们这儿的乱象?上海生科院生命科学期刊社社长助理周兆康告诉记者,如果一本学术期刊只要给钱就发论文,论文水平必然不高,就谈不上学术价值,学者们就会排斥它,于是杂志渐渐就被自然淘汰。
中国的学术期刊缺的正是这种“自净化”!非但没有“自净化”,而且似乎越无耻日子过得越滋润,越不讲学术价值,光顾的“买家”越多。追究原因,既是“发论文、升职称”,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要凑足论文数才能毕业之类的生硬规定闹的,更是形式主义——一种典型的官僚作派闹的。照理说,要求研究生写论文并不错,要求想评专业职称者借着写论文将工作经验总结提炼一下,也没错,但我们认真审核论文的质量吗?发表了就默认为“够质量”?当“发表=合格”,某些期刊也就财源滚滚了。
说到底,乱源不在版面费。(记者 许琦敏)
[文汇报]
“论文产业”的恶性循环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对大量刊载学术论文的期刊进行监测评估,对不注重学术质量、刊载拼凑、剽窃学术文章的学术期刊予以严肃处理,对超越办刊宗旨及范围刊载学术论文的期刊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结合报刊出版质量评估体系对学术质量差、经营水平低、靠收取版面费生存的期刊予以停办。
随后,有媒体调查发现,刚刚被整顿过的《中国科技博览》等等依然按照之前的套路运作,并无收敛之意,而据这篇报道披露,这种由版面费买卖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论文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5亿。
坦率说,5亿规模貌似惊人,实际上极有可能是个被大大低估的数字,而报道中记者调查出的那数百元版面费,实在也是小儿科。事实上,根据级别的不同,一篇所谓学术论文刊登在核心期刊,sci,cssci,权威期刊的费用早已成千上万。而且,这种怪现状,到目前为止愈演愈烈,并未看到什么真正改变的可能。
这些作者从自己收入中(作为由政府辖下教育机构的雇员,其收入几乎全部来自纳税人所得)拿出不算少的一部分,买下所谓重要学术期刊版面,发表学术论文,然后把这些论文作为成果,向他的雇主校方以及背后的政府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工作,并由此获得表彰,获得政府主导的研究课题、奖金或者相应酬劳,并成为获取更高职位和更高收入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奖金和酬劳,以及他未来的收益,同样都还是纳税人的钱。而所有这些成果,与社会真实的需求——无论是功利意义的还是纯精神意义的,都常常并无关联。
这似乎是个永无休止的轮回,更是一个越来越大的雪球,而最后获得的,是一堆堆貌似炫目,实际上却并无实际意义的论文数量,是学校行政机构向其投资人——政府汇报的政绩,以及对于纳税人而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实际上,除了人们惯常认为的抄袭、版面费等等学术腐败,今天这种学术生产机制本身,就是一种腐败,而且是最大的腐败。
另一方面,在学术创新空间匮乏的情况下,今天的学人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那就是,由于种种压力,中国的学人们或情愿或不情愿,但是最后总是得屈从于这个自我评价、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体制中,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既得利益者。
如果沉浸到这个群体当中,不难发现,这个群体追求的并非是体制外的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平庸,庞大的论文产业规模其实是这种平庸的注解:为了生存,为了能过上有些体面的生活,为了能追逐上高涨的房价,一介书生能做的,似乎只有更好地适应既有规则而不管其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
在目前这种浮躁的学术气氛下,政府放手,市场进入,多元投资,恢复大学以及其他学术研究机构的社会组织身份,才是破局的正确路径,否则,任何一种震荡:比如这次的整顿学术期刊,都只能是加重知识分子的依附性,催生更奇怪事物。
[21世纪经济报道]
代表委员批驳学术不端:坚决打破论文至上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余晓洁华春雨)从上海交大“汉芯造假门”到朱学勤被举报博士论文抄袭风波,再到西安交大李连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撤销,近年来一面是教育、科技部门大喊对学术造假“零容忍”,一面是造假之风屡禁不止。代表委员呼吁科研人员加强道德自律,同时期待从体制、法律层面上从严整治。
学术造假,要人人喊打
学术打假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十年来,方舟子实名打假尽显执着本色。举报李连生造假的西安交大6位教授对学术净土的捍卫值得钦佩,他们打假之路的艰辛令人深思。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呼吁,对学术造假要采取“零容忍”态度。
“在诚信建设方面绝不让步,从严惩处治理学术腐败行为。‘零容忍’不仅是态度,更需在制度和监管上得到切实体现。比如应设立具独立性的专门机构,查处学术腐败行为;建立相关法规,让学术造假者承担法律责任,从源头上遏止学术造假之风。”万钢说,科技管理人员应该像护林人,精心呵护科技这个大森林的发展。期望各界来找出存在于科技队伍当中的“蛀虫”,这样“科技森林”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减量增质,去“SCI”崇拜
“我国现在论文数量世界领先,引用率排名很低。尤其高质量的自然科学方面论文还很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学庆代表说。
应当注意到“SCI”数字光环背后存在数据造假、剽窃、抄袭等诸多隐患和问题。“大跃进”般发表“SCI”论文和“跑奖”,是一种恶劣的学术生态,科研质量和可信度堪忧。“学术造假之所以屡禁不止,和现行的科研评价体制和管理机制有关。”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朱国萍代表说,当前‘SCI’论文数量是很多科研机构和高校考核评价学术成果的主要标准,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等挂钩。
“我认为要杜绝学术造假行为,首先要改变考核的目标导向。科研单位尤其是从事应用型研究的,要坚决打破论文至上和‘SCI’崇拜。考核中要看这个单位、这个人有多少成果转化成了生产力。”九三学社潘复生委员说。
提高造假成本,以儆效尤
长期以来,惩治不力、“成本”过低是学术造假频发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尚无完整有效的防止、整治和惩处学术腐败的立法。代表委员们呼吁,加大惩戒力度,用“重典”治理学术不端和腐败,以儆效尤。
“李连生国家科技进步奖被撤对他本人是个教训,对以后申请和评审也是个警示。”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委员说。
“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代表说,中国人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被一种落后的管理束缚着。要发挥出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就要改变用课题、项目来管理科研人员的体制。
代表委员们建议,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国联网的科研诚信跟踪系统,将其记录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考评因子纳入项目申请、验收、职称评定等,必要时可执行科研系统一票否决制;建立科研学术腐败防范机构,完善和统一相关的学术规范;推动“学术腐败”立法,对造假违规的个人和部门进行约束和惩戒。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