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3-21
南京梧桐 "移植"只是一种"优雅死"
南京地铁三号线“移植法桐”引起了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连日来,大家纷纷就法桐移植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许多热心市民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而这也引起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昨日,南京市政府正面回应市民的“护绿”心声,感谢市民与媒体的积极参与和监督,表示将广泛听取民意,进一步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桐。(《扬子晚报》3月15日)
梧桐的去留是城市发展的困境
有人说,为了修建地铁而大量迁移梧桐,是当下城市管理者的短视与急躁。在笔者看来,这固然与城市管理者有一定的关系,也确实有些城市盲目拆建,但另一方面,这与其说是管理者的短视浮躁,不如说这是城市发展困境与矛盾的必然。
一方面,城市越来越大,车辆行人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挤,虽然相关部门想尽办法扩大道路资源,但道路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其一时的扩大甚至无法平衡增加的车辆行人数。同时,这也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压力,“拥挤”是人们最直接的感受,无论是坐公交还是坐地铁。于是公共交通的大力建设看起来是那么自然。
可另一方面,拥挤之下,城市空间上的矛盾被无限凸显。绿地渐渐让位于高楼与马路,本来让人无限钟爱的大片绿地,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个楼盘,让人在失落中自叹。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在北京,城市越来越拥挤,绿色的自由空间在减少,原来的大树被伐掉了,新买的大树被栽上了,但一个城市千百年的底蕴与性格却没有了。
地铁重要,还是梧桐重要?都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尽力做到折中,但问题在于,只要城市发展思路不变,地铁就不是最后的地铁,梧桐也恐非最后的梧桐,最终的命运又有谁能猜到?所以,还是祈祷我们不要再面对类似这样两难的抉择吧!否则,手心手背的肉总有疼的。□丁洪先(南京 学生)
昔日“栽下梧桐树”,今朝“引来金凤凰”
梧桐树给城市添绿,给城市人“输氧”,在百年之后,“让座”给城市地铁,也算是功成名就。城市地铁建设,只要是科学规划,也是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重要举措。正所谓,昔日“栽下梧桐树”,今朝“引来金凤凰”。建地铁,相信市民是欢迎的;移梧桐,市民多少有点留恋。“平衡好地铁建设与绿化保护的关系,尽量少移植或不移植大树。”政府这样的表态,显然是合民心的。
在梧桐树去留问题上,政府感谢市民与媒体的参与和监督,并将广泛听取民意民声,也是一种“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民意民智就是“金玉良言”。公众从来不缺乏热情与智慧,民意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问计于民、广征民意、集中智慧等已成为政府的施政理念。民智是开启官智的“金钥匙”,民智可贵之处在于启发官智、丰富官智。运用民智民意来解决经济、社会的难题,既是尊重民意的体现,更是科学决策的必然。
有一点需要提醒,那就是,当“民意已过河”,决策就不能假装“摸石头”,或者说,“光摸石头不过河”。广开民智的目的是启发官智,形成民智与官智的“互动”,将零星的智慧“整齐划一”,为科学决策服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有一定数量的征求意见或不了了之,或民意“有去无回”,征集民意沦为“走过场”。轰轰烈烈征民意,冷冷清清纳民意。
“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政府畅通民意渠道,类似于“栽下梧桐树”,公民意识的增强,公民责任的使然,也会让公众乐于参与和监督政府决策及公共事务,政府“引来金凤凰”诚可贵,善待“金凤凰”价更高。其实,民意民智的给力,也是栽下科学决策的“梧桐树”,更要引来决策政策惠民利民的“金凤凰”。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良性互动。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第一次“栽下梧桐树”,也不能满足于第一次“引来金凤凰”,而是要接长“循环链”,形成官民良性互动的机制,形成民众参与决策、决策反哺民众的机制。 □冬雪草
“移植法桐”只是一种“优雅死”
为什么地铁一动工,法桐就搬家?相关方面的回应称,已经注意平衡好“保大树、保交通”的关系。是先有树还是先有路?所谓的平衡其实是对大树的不公平,无论现在怎么做,都是树让路。如市民所问,南京地铁3号线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为何不能为大树让路?只能说明一点,在相关方面的心目中路重于树。此理念下,这已经纯粹成为一种技术,大树的命运其实早已经注定:不管怎么样,总之要让路,只是让法不同,有的是砍伐有的是移植;在移植中,有的认真有的粗心。媒体已经报道,因为南京地铁二号线建设而被移植的不少法桐“晚景凄凉”,在苗圃里成活率不高。这意味着,所谓移植对于这些法桐来说只是一种“优雅死”,让其死得有面子一点而已。
这或许正是当前树木面临的一种尴尬。一方面,到处都在喊重视绿化,尤其植树节期间举国大绿化;另一方面,当发生冲突时常常牺牲树木。这里,不是固执地强调“舍交通保大树”,只是不愿接受“舍大树保交通”。为什么大树与交通并列出现时,非要牺牲大树呢?笔者生活的扬州,最繁华的文昌路上有几处大树耸立路中间,人车从大树两旁分流而过。相对于移植大树,这才是真正的重视与爱护。□毛建国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