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5-18
民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只看到民主是一种普遍价值,以民主的普遍性否定民主的特殊性;反之,同样也不能只看到民主的特殊性,就认为根本不存在民主的普遍性。
——— 俞可平
南都讯 记者葛倩 发自北京 民主到底有没有共性?有没有普遍性?民主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什么?同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什么?提出“民主是个好东西”的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昨日在京表示,中国特色民主不等于不具备民主的共同性,不能因中国特色而否定其民主形式,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民主具有同样性,因为人性具有共同点
昨日,中共中央编译局召开《民主与现代化———有关21世纪挑战的争论》新书发布会暨“多民族社会的民主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书收录了欧洲、美洲和亚洲专家学者关于“民主”的代表性观点。据了解,此书撰写过程中,主编曾邀请世界各国部分著名政治学者参加了两次关于民主问题的圆桌会议。全书内容覆盖了民主的一般理论及其在当代世界的主要实践,以及民主与现代化的内在关系。
“不管什么样的民主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该书序言作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在研讨会上指出,民主具有共同性,因为人性具有共同点,即追求自由、平等、人权,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形式就是民主。其次,社会发展具有共同规律。同时,人类政治文明有共性。
俞可平认为,民主是人类的基本政治价值,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主要成果,有着某些共同的要素和表现形式。民主在存在同一性的同时,亦存在多样性。由于实现民主需要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这些条件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可能极不相同,因而,世界各国的民主都会带有自己的特征。从此意义上说,民主是普遍与特殊的统一。
民主有特殊性,但不能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
在俞可平看来,民主具有特殊性,每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民主模式。因为各国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传统非常明显地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另外就是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程度不一样。所以它会决定民主有许多的多样性。
民主的表现方式和途径也有所不同。民主需要有参与,但是各个国家的参与形式很不相同。
同时,民主需要权力制约,但实现权力制约的手段不一样,西方多为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立”形式。而在中国,亦存在权力制约,比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亦是权力制约的形式。
俞可平强调,民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各国的民主各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只看到民主是一种普遍价值,有其共同要素和形式,就认为世界上的民主只有一种模式,以民主的普遍性否定民主的特殊性;反之,同样也不能只看到民主的特殊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就认为根本不存在民主的普遍性,以民主的特殊性去否定民主的普遍性,从而认为本国的民主与其他国家的民主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民主需要公民参与、政治透明和权力制约
俞可平认为,对待民主的观点存在两个错误极端,一种观点认为只有一个模式,没有中国模式的民主,这个阶段是用普遍性否定某些特殊性;另外一个观点则认为民主只有特殊性,没有普遍性。以中国的民主为例,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特殊的国情,民主也带有中国特色,但并非具有中国特色就没有民主的共同性。
俞可平说,中国在发展民主道路上,应学习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民主政治方面的优秀成果。
“民主有共同的要素,再有特色也必须具备这些要素”,俞可平认为,民主需要具备选举、法治、公民的参与。同时,民主需要具备政治透明和权力制约。
在俞可平看来,民主具备一些共同形式。民主政治需要通过政党政治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西方的多党制,中国的一党执政,亦或新加坡的一党独大,均为政党政治。同时,民主也必须具备代表制度。对大国而言,更多的是间接民主,中国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亦存在代表制度。
俞可平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我们正在建设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主和现代化是我们的两大目标。一方面,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一切合理的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合理成果。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