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5-29
数据以什么形式公开,公民权益如何保障?
文/涂子沛
近两年以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陆续建立了自己的数据门户网站,将以前政府专有的各类民生数据推上网和全民共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保障公民“数据权”的浪潮。
最近,英、美两国的这场运动正在发生质的转变,开始从公共领域向商业领域推进。政府的数据本是一种公共资源,应该和全民共享,这个好理解,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也能无偿共享吗?
英国认为可以。上个月,其劳工关系部长戴维(Edward Davey)宣布了一项旨在推动全民数据权的新计划,该计划命名为“我的数据”(mydata)。他认为,你的数据,你可以做主!即使是由商业机构出资收集的数据,但如果记录的是你的信息,你就应该有权查看、使用。戴维同时宣布,在英国商业部的主导下,巴克莱信用卡、汇丰银行、H om e RetailGroup零售公司、谷歌等十多家不同行业的巨头已经加入了“我的数据”的行动,将对客户开放与其相关的数据。
英国的这个计划是信息技术催生的产物。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收集数据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以沃尔玛为例,该公司已拥有2000多万亿字节的数据,相当于200多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总量。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客户信息和消费记录。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优化现金流和库存,并扩大销售量,数据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商业决策的重要基础。但如果说企业可以通过数据来赚钱赢利,那对普通公民而言,数据权到底意义何在?其权力和利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隐私权、知情权当然排第一位。但除此之外,在信息时代,还有更多的利益和你的数据息息相关。它可能影响你的开支、关系到你的健康、决定你的效率。举个例子,在英美两个国家,有上千种的手机套餐可供选择。研究表明,由于“吃”错了套餐,美国的手机用户平均每人每年要多花300美元的冤枉钱。到底哪款套餐最适合你呢?这取决于你上网、发短信、听音乐、下载、传图片以及网内、网外通话等各类活动的多少和长短。如果手机运营商能提供年度消费明细,第三方就可以设计出专业的算法,迅速在上千个套餐中找到你的最佳选择。又比如,通过分析你在超市的消费明细,市场专家会告诉你,你购买的家庭日常消耗品,存在哪些更经济实惠的选择;健康专家可以告诉你,你全年消耗的食品当中,可能脂肪含量、卡路里总量超标、有害健康。再比如,你的信用卡记录可以统计你一年在餐馆吃饭的次数以及相应的开支,还有各种滞纳金及罚款的金额总数。这都可能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从而改变你的行为模式。
除了你个人受益,英国商业部还认为,“我的数据”这项计划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戴维解释说,通过公开商业机构的数据,将鼓励正面的市场竞争,消除个别商家利用客户“信息不对称”、打“擦边球”的赢利行为。社会资源的配置将更加精细、更加优化,社会运行成本将会降低。同时,新的应用将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强经济的总体活力。既开源又节流,全社会都受益。
当然,仅仅公开数据是不够的,什么时候公开、以什么形式公开,才是“我的数据”这项计划的重点。“我的数据”规定,企业公开的数据必须界面友好、格式对路,要能和其他的数据源(例如企业的市场份额、股票价格、税收利润、个人信用卡)相互整合。唯此,第三方才能开发出更多的分析和应用,数据才能在流通中不断增值,基于数据的公民权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除了英国,美国也在数据权方面频频推出新的举措。去年8月,奥巴马宣布了“蓝钮”计划(BlueButton)。该计划因为网页上的一个蓝色按钮而得名,通过点击它,退伍军人可以下载自己的医疗健康数据。微软公司很快开发了一个新的在线平台(H ealthVault),帮助用户管理自己及家人的这些数据,通过这个平台,这些数据还可以和医院及保险公司整合共享,形成健康管理系统。没多久,另一家公司又开发出了新的手机平台,用户可以移动管理这些数据并收到各种量身定做的手机短信。
类似的新应用是无穷无尽的。不少经济学家都确信,一个新的、巨大的市场已经轮廓初现。可以预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基于数据分析和整合的应用将成为一个产业。这个产业的基础,将有赖于一个国家对于公民数据权的理解、有赖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数据公开的力度。这种公开,也是一种竞争,因为公开得早、公开得多将会成为一个国家的先发优势。凭借这种优势,该国的商业机构就能捷足先登,开发出新的应用,这些应用,不仅能惠及本国人民,一旦时机成熟,还可以销售给其他国家。(作者系信息技术管理专家)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南方都市报]
社会监督央企依赖审计结果? 公开"三公"经费
民众是央企的主人,而央企依托公共资源而非私人资源在运转,民众有权监管央企。但是,平日里谁都不知道央企的财务状况,唯有等待审计结果公布才有依据痛批一番。急需弥补的是,在央企与公众之间建立直接的监督通道,否则民众的知情权就遭受了漠视。
社论主张常态监管,没错,但我不同意“激活”的说法。激活常态监管,潜台词是常态监管成了摆设,而且具有激活的性质。可是,考察央企的监督机制,一种是内部监督,这种监督不可与第三方监督机制相提并论,不具备激活的先天要件;另一种是外部监督,比如审计,但审计方独自掌控真相,依然难以排除手下留情的可能,无论如何激活也难以实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完美监督。审计几乎成了监督央企的唯一手段,但65名责任人被严肃查处,是谁因何事公众都不知情,接受社会监督的基本条件在哪里?
观察国有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可知,国有企业有接受社会监督的义务,但监督与被监督之间是绝缘的。央企高管的天价薪酬也好,中石化的茅台酒事件也罢,舆论监督都建立在偶然性的丑闻之上。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违规都能够成为新闻事件。另外,公众可以依赖审计方式间接地监督,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并没有终结央企分肥乱象,效果有限。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公众具有直接监督的权利,而直接监督的路径尚未建立,不仅影响到监督的效果,还有漠视公众知情权之嫌。可笑的是,国有企业在监督乏力的状况下,不仅肆意分肥,还经常与民争利,比如电费涨价。如果监管到位,企业的利润不能随意侵占,与民争利的冲动就会得到遏制。
时下中央在推行“三公”经费公开,这是尊重民众知情权的体现。央企同样也要尊重民众的知情权,也该推行财务公开,全程接受监督,国有企业分肥乱象才会得到终结。
□伍少安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