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8-28
■知道分子 ◎郭宇宽 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有个叫药家鑫的孩子干了一件实在是灭绝人性的事情,这事已经过去了很久,我还在脑子里琢磨。
近日在网上看了药家鑫父亲的微薄,那个伤心的父亲自责于没有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让人很难过。看这个孩子的感觉,就是个腼腆内向,甚至平时比较乖的孩子,特别一个男孩练钢琴,那是一个在我看来非常需要毅力和耐心的事情,弹钢琴的孩子要么是爹妈棍棒威逼下结果,要么是从小不那么调皮的。这样一个孩子,居然连捅一个女士数刀,从一个受贝多芬熏陶的艺术青年变成了冷血杀手。有一位专家曾经分析,药家鑫之所以会连捅人数刀,是因为平时弹钢琴养成的机械性动作的习惯,我觉得很难有说服力,否则我们就得禁止钢琴师接触刀了,要不然摸到刀就乱砍,岂不乱了套。
曾经有一次我和一位法学教授,讨论药家鑫杀人算不算激情犯罪。我觉得这个药家鑫至少不算是那种蓄意谋杀的情况。教授认为不算激情犯罪,因为没有证据表明除了发生相撞,药家鑫和张妙之间发生了多大的冲突。不过我查了一下“激情犯罪”的定义,倒是有些相似,在西方犯罪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挫折攻击型”犯罪,一般被认为是当事人在某种外界因素刺激下因心理失衡、情绪失控而产生的犯罪行为。其侵害手段残酷,涉及面广,危害性严重。而且有注释“此类案件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当事人通常品德修养较差、文化层次较低、经济收入微薄、心理品质脆弱等;从性格特征上讲,当事人往往比较内向或比较偏执;从年龄阶段讲,当事人以不谙世事、缺乏自控能力、情商较低而智商尚可的中小学生居多。”
通常我们见到的激情犯罪,通常是因为愤怒的冲动,往往是不合人伦常理的,比如这样类似的情节,大家都在新闻报道中见到过,一个孩子要玩电子游戏,他母亲不给他玩,两个人吵起来,最后儿子把母亲捅死了。他做完这件事之后,在他未来的人生,一定会在悔恨中度过,他自己都会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做出那么邪恶的事情?所以有一句谚语叫“冲动是魔鬼”。
显然药家鑫的犯罪也是冲动使然,但那种冲动,并非愤怒,在我看来是恐惧。
我奶奶常说我堂哥小时候干的一件傻事———有一次我奶奶想锻炼他,他那时大概还没上小学,那时候订牛奶不是送上家门的,而是要拿着空奶瓶和奶票,去一个指定的地方换,我奶奶让他到离我们家大约500米的传达室去拿牛奶。我奶奶告诉他这是交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结果我堂哥圆满地把奶瓶送到了传达室,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换了两瓶牛奶,就在他回家走的路上悲剧发生了,他滑了一跤,把两瓶牛奶都打了,一瞬间,各种恐怖的想法涌上他心头,居然害怕得不敢回家,躲了起来。后来我奶奶爷爷看他取两瓶牛奶半天还不回来,着急疯了到处去找,最后在一个楼道的墙角里找到了满脸都是眼泪鼻涕的我堂哥,还捧着一堆奶瓶碎片。我堂哥现在都是洋博士了,今天说起那件弱智的事情来,我们全家还要大笑。
我想药家鑫撞了人,还看到倒地的女士正在记他的车牌的时候,各种恐惧的联想,害怕承担责任的惊惧,他的脑子完全像短路一样懵掉了,那个时候魔鬼攫取了他的灵魂,所以他才会干出那么反人性的事情。
很多时候,人们干出邪恶的事情,并不是因为深思熟虑的邪恶,而是因为恐惧,药家鑫的悲剧说明恐惧不仅降低人的智商和判断力,而且会让人做出平时无法预料的事情。
前些日子,又一个悲剧发生了,在温州的高铁发生追尾,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就不详述了,最吊诡的是,当事情发生的第一时刻,铁道部赶到事故现场的人,居然能想出来挖一个坑,把撞毁的车头给埋起来。而且在受到质疑之后,急不可待的宣布,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直到后来一个小女孩被发现,只能解释为“奇迹”发生了。
现在大连的PX事件也是同样的道理,相对理性的解决,使我感到,我们很多人都在走向成熟。
我想说的是,我们经常会犯错误,有些错误的后果是超出我们预料的。假如到了一个让我们追悔莫及的时候,我们要有心理准备,承担我们该承担的责任,该背负的因果是不能逃避的。不要让害怕承担责任的恐惧控制了自己,那样只会犯更大的错误。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