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10-0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尘埃落定,美国科学家比尤特勒、卢森堡裔法国籍科学家霍夫曼,和加拿大籍科学家斯泰因曼分享这一奖项,以表彰其在发现激活先天免疫与树突状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的作用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事先很多国人曾对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抱有期许,如今希望暂时落空,不少人觉得失望、泄气,甚至有人认为不公平。
其实,此前很多国人的期许,是因对诺贝尔奖评奖规则和惯例不了解。
诺贝尔的奖项发展到今天,更多是用来对科学家一生的贡献做“总结性表彰”,而不仅仅是表彰近期的成就。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获奖领域的决定性成果获得承认,都比屠呦呦早得多。与之相比,青蒿素取得阶段性成果也好,获得业内和国际承认也罢,并无时序上的优势可言。
一些媒体曾以拉斯科奖是“诺贝尔奖”风向标为由,认定屠呦呦获奖有望,事实上这同样是误解。拉斯科奖相比诺贝尔奖,时效性要更强一些,尽管获拉斯科奖者的确有不少后来也获得诺贝尔奖,但都要延后一段时间。1997年至今,先获拉斯科奖、后获诺贝尔奖者共13位,二者间间隔最短的也有3年,最长的则达31年,与这些人相比,当年刚刚获得拉斯科奖的屠呦呦,显然并没有多少“加分因素”。
正因为诺贝尔奖的特点是“总结性表彰”,因此一个国家在科学领域内的基础、长期投入和积累厚度,是获得诺贝尔奖“收成”的决定性因素。比如,日本实行近代化改革的标志是1868年明治维新,而系统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则更早在1853年“黑船事件”后,其间一百四五十年从无中断,但在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方面,也直到约二三十年前才开始“丰收”。与之相比,中国起步虽勉强不算很晚,但其间科学积累的进程屡被打乱,至今充其量处在“原始积累”的“上量阶段”——稻谷还没灌浆,指望收成是不是也太早了点?
所谓期望,理应建立在现实和了解现实的基础上,能做到这点,就不该对此次中国科学家未能获奖太过失望。
□陶短房(学者)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