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11-20
重建圆明园,有没有必要?
毛建国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国人留下了一道永远的伤疤。据媒体报道,11月16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有关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颇为引人注目。(11月18日《京华时报》)。
重建圆明园和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逻辑关系?把重建圆明园的海量资金,用于扶持激励文化产业,或用于加强文化事业建设,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是不是更好?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真的能够完全还原圆明园吗?那段被火烧烟熏的历史,那些被英法联军抢走的文物,已经永远不可能恢复。即使重建,也不过是徒有虚名,流于形式罢了。
必要的重建能够还原历史,增强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但对于圆明园来说,它所以出名,并不仅仅因为它曾经的富丽堂皇、溢彩流光,而在于它在民族历史中意义。正是火烧圆明园,让人们明悉了一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可怕,激发了无数人救国报国的雄心和决心。现在所要重建的圆明园,到底是哪一个时间节点的圆明园?如果是被火烧前的圆明园,重建有何意义。对于许多人来说,那时的圆明园纵有万种风情,也更多是统治者的淫逸和贪婪。“长太息以掩气兮,哀民生之多艰”。那样一个圆明园,即使活着也已经死了。
一定意义上,重建是又一种形式的火烧圆明园。对于圆明园来说,它的历史印记已经形成,它的历史地位已经确定。1860年英法联军的火烧,是对圆明园作为皇家宫苑历史的终结,从那时起,它就摆脱了单纯的文化符号,而具备了历史性、民族性。它是一段历史的真实记载,既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屈辱,也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奋进。任何形式的重建,都是在有意摆脱它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圆明园被重建起来,或许京城又添了一个文化盛地,可这还是历史上的圆明园吗?还是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圆明园吗?这种重建难道不是又一种形式的火烧吗,不是对圆明园历史定位的一种终结吗?
圆明园遗址承载着一段历史。人们在这里,读懂中国,读懂世界。
[新华网]
重建圆明园恰恰是文化不自信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17日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提出对圆明园恢复重建进行研究论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倡议修复圆明园,2007年又有人提出在浙江横店异地重建圆明园,计划投资200亿元。此次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出重建圆明园,考虑到人大的权力机关属性,这算是一种实质性进展。
这次恢复重建圆明园,是打着建设“国家文化中心”的旗号,意味着恢复重建圆明园是保护文物和文化。“国家文化中心”要建设,但不是恢复重建古曾有之、古已有之的东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表示,目前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恢复重建圆明园,本质也是一种“模仿和复制”,花钱多,价值微乎其微。
对于历史遗产,放眼世界,想恢复成“往日荣光”的,未之有也。古罗马的斗兽场、圆形剧场,希腊的雅典卫城,至今都只是遗迹,没人主张“恢复重建”。对祖宗留下的东西,后人的责任是保护而不是“恢复重建”,这是人类对待历史的一个共识。
关于圆明园,国内长期以来存在“废墟派”与“重建派”。前者主张保留残迹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而后者主张重建或修复圆明园可以恢复民族往日荣光,抚平这段历史创伤云云。国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目的,是把圆明园遗址作为遗址来保护的。
鼓吹重建圆明园,恢复所谓“往日荣光”的人,在文化建设的意义上,恰恰是没有文化或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文化建设离不开创造和创新,要体现现代人新的价值、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动辄复古、仿古,“恢复重建”古代的东西,说明我们创新能力不足,历史不再是资源,而成了我们前进路上的负担。
现在复古、仿古和“恢复重建”之所以有市场,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投机主义。弄出一副“昔日荣光”的模样,可以制造噱头,吸引眼球和客流量,捞一把再说。现在很多城市一边拆毁真文物、老街区,一边大建仿古街、仿古建筑,真的弃如敝屣,假的修之不辍。北京拆掉很多古老街区、四合院、名人旧居,再来“恢复重建”150多年前就已倒掉的圆明园,本身就很荒谬。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成败系于创造和创新,没有创造和创新,躺在“昔日荣光”上啃老本,我们的文化就立不起来。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应在创造和创新上下苦功夫。(杨于泽)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