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凯旋。最深7062.68米、3次成功下潜超过7000米,成为中国人探索深海的最新纪录。“嫦娥”奔月、“神舟”上天、“天宫”驻人、“蛟龙”潜海……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工程不断获得突破的缩影,也是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这个伟大历史进程最“直观”、最“立体”的呈现。
然而,在激动人心的成功时刻,一个问题也被不断提出,如影随形——“它们有什么用?”有些是疑问,有些是诘问。
为此,专家作出了很多解答——从GPS导航的应用,到互联网的发展;从对稀缺资源的找寻,到高科技水平的跃进;从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到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从多个侧面,让我们对这些看似深不可测的重大科技工程与民生的关系有了更加形象而丰富的认识。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全民科学知识普及。
但是,假使没有这些“用处”,这些重大科技工程便毫无价值了吗?或许,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审视它们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义。
40多年前,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持人曾做出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评论——与登月相比,“我们这个时代发生的其他事情,都只能算是注脚了。”显然,他所指的,并非登月带给美国人的实际利益——尽管在“阿波罗”登月计划这样的重大科技工程中,美国人每投入1美元,最终都能获得14美元的经济回报;尽管在它的带动下,“激活”和“催生”了一系列如IBM这样的创新企业,使整个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俯瞰全球、傲视天下——毕竟,这些都是后话,科技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虽然强劲却相对“缓释”的过程。在今天看来,人类登月之所以令其他事件黯然失色,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决定了谁是那场太空冷战角逐的胜利者,而在于它推开了一扇人类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如果我们仅仅用“蛟龙”能够找到哪些深海矿藏、“嫦娥”是否能为我们运回地球稀缺的氦3、“天宫”和“神舟”能给翘首仰望的人们带来什么好处等类似的“指标”作为衡量它们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所做的,只是在证明我们的目光是多么的短浅、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荒芜。
记得航天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的那句名言吗——“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呆在摇篮里。”是的,即便没有掠食者环伺、没有食物匮乏之虞,人类的婴孩就算蹒跚着也要离开摇篮。为什么?那是因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我们有着迫不及待探索更广阔世界的冲动。而这,也正是人类精神的起点。
事实上,不仅大型科技工程,很多名词都曾被当作“有什么用”这个句式的主语,比如,“基础科学有什么用”、“哲学有什么用”、“审美有什么用”……并且,紧跟其后的,往往不是问号而是叹号。透过这一个个叹号,我们看到的,是简单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在弥散。
这样的价值取向不除,“钱学森之问”将永远沉甸甸地压在我们的胸口,而任由这样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好奇心”、“求知欲”将最终成为尘封在字典里的抽象词汇。果真如此,创新何来?大师怎出!
我们并不生活在真空中,我们每个人当然都热切地期盼着科技能为我们带来更实际的利益、更幸福的人生。只是,幸福,不仅仅来自物质诉求的满足,还来自对更广袤、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渴望。而后者不仅着眼当下,而且关乎未来。一个人,即便腰缠万贯,如果失去了好奇心,终究是可怜的;一个国家,即便富甲天下,如果失去了探索欲以及鼓励和欣赏探索的目光,将是多么的可悲!更何况,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到来的今天,那样的“腰缠万贯”或“富甲天下”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在近古稀之年,爱因斯坦仍然念念不忘儿时父亲给他看过的罗盘,“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而正是探索“隐藏在事情后面”的好奇心,最终成就了一代科学巨匠的辉煌。今天的我们,是否能把“蛟龙”、“神舟”、“天宫”、“嫦娥”看作属于我们这一代,乃至赠予后来者的“爱因斯坦的罗盘”,让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迎接挑战,并在它们的指引下向着人类的未知世界昂首前行?(本报记者 邢宇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