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9-24
文/王岳川
《大学》的第七章主要讲述正心和修身的关系。在《大学》看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的目的是为了修身,只有完成了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第八章解释修身与齐家和治国的关系。个人修身和齐家对国家民族来说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要要从小做起。
(一)公正合度的人际交往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齐家和修身的关系,《大学》举了五个方面:
一,“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就是不公正,缺乏公正心,有偏僻之心。一般而言,人们对亲爱的人往往喜好,喜好就会有所偏袒就会溺爱,甚至可能是包庇。在喜好偏爱的状态下,人往往缺乏公正心。二,“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人们对自己所讨厌憎恶的人,就会将他的缺点放大而看成一无是处,甚至不公平地对待和打击对方。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人们看到令自己畏敬的人,会因尊敬畏惧而仰视而不能平视对方,其结果是自己丧失公正之心。四,“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人们哀怜悲悯他人,而使自己丧失了公正之心。五,“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人们面对自己所傲视轻看的人,也会缺乏公正之心。这五个方面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为连公平公正都不能做到,那么,这个家不可能平,当然对周围的关系也不可能和睦,因为丧失了中正之心。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爱一个人却能知其坏处,或讨厌一个人却能知其长处,天下是很少的。因为,一个人总不可能绝对地保持公正。但修身要求你尽可能地达到中正平和公平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人们在对待他人时不绝对化,知道恶也知道美,从而保持一种判断力。这样美者就美之,恶者就恶之,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不因自己的好恶就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人们不知道自己儿子有什么不好,也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坏处和缺点,因为人们总是溺爱、偏爱自己的孩子。人们都感觉自己的禾苗长得不壮,因为他总是觉得人家的好。“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这是就修身不好、修身欠火候、修身欠佳的结果,而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你如果说不把身心修养好,就不可能使自己整个家庭充满和谐,充满秩序和进退的规范。如果一个家庭失序没有规范,因不和谐而矛盾蜂起,也就无从治国。这个家就是一个失败的家庭,去治国也会失败。
修身和齐家的关系,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三国时吴国的鄱阳太守,有个儿子叫周处。按道理说,父亲作为一个太守,应该有一整套的教育方法,但是由于忙于公务而疏于教导孩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上面所说,天下人都很少知道自己儿子的缺点。周处从小就失范于家教,养成了骄横跋扈横行乡里的恶习。乡人称之为此乡有“三恶”:一恶是山中的白虎,二恶是河中的蛟龙,三恶就是周处本人。周处自己不清楚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他看见老百姓很忧伤,就问为什么,人们就说此地有“三恶”。他感觉到自己已被乡亲抛弃了,于是下决心改,先上山打死老虎,然后下江河把蛟龙消灭掉。心想这一下三害除掉了两害,回去肯定会得到嘉奖。结果没想到回家一看,周围的乡亲都在欢庆,以为他被山中虎或河中蛟给吃了,一看他回来了,乡亲们很失望。他这才意识到,原来他是三个恶当中最恶的,这就意味着人之恶猛于兽。他痛下决心从头学起,修身读圣贤书,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再造自己。最后,他不仅仅是把一身的缺点完全改了,而且在吴国灭亡后当上了西晋王朝的御使中丞。这就说明修身对人格生成和身份重建的极端重要性。
第八章是说修身,这个地方的修身,主要不是指家庭当中的一般成员,而是指家庭中的主要负责人,或叫做家长。一个家长,他有模范的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都没有做好,都没有修自己的身,怎么要求你的家属、家庭成员?家族的一家之长的举止、言谈、风度、仪表代表这个家庭的水准、修养、身份。今天同样如此,身如果不修,家庭秩序失范,最后只能纵容贪婪,纵容骄奢淫逸,纵容溺爱,这个家庭最终将走向失败。
在修身齐家的关系上,《大学》认为主观上的好恶容易导致偏见,这不仅不利于修身,更不利于齐家。齐家和治国的关系也是如此。第九章开始谈更大的问题,从身体与灵魂、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到家庭整齐有序。齐家还不是目的,目的是齐家之后的治国。
(二)由家及国的伦理扩展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大学》把家、国、人三位一体的关系阐释得很清楚。在东方,国家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生老死葬的地方。《大学》将国和家连起来,这是中华民族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治理国家必须首先整齐自己的家庭,因为,“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如果一个人对家庭成员的关系都不能协调好,不能够对他们进行良好的熏陶,使每个人的行为合乎规范,那么,要去教别人管理别人,是不可能的。榜样的力量无穷,人们看你怎样去调教你的孩子,怎样去规范你的家庭成员,怎样去和他们和睦相处,大家也跟着做。只有你做好了,才能让大家感觉到心生温暖,这个家庭才是一个欢乐祥和而又进退有度的家庭。此时,你才有资格去教别人。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真正的圣人君子不用出门离家,就可以成就教化,为国家作出贡献。齐家对治国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协调各种矛盾,在治国上就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在这个意义上,“成教于国”的基础就在于齐家。
“孝者,事君也;弟者,事长也;慈者,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孝者,事君也”。学会了孝敬,未来就可以忠心爱国,孝就是一种先行的培养,是对内在心性的一种教养。当然,孝不仅仅是事君,还要事奉父母,这个更加日常,也更难以做到。有人向孔子问孝,怎么才叫有孝心呢?孔子想了想说:“色难”。“色难”就是和颜悦色地在父母亲周围去表现你的孝道,这是最难的。给父母买东西,给父母作衣服那不全是孝,因为动物都能做到孝(反哺),孝最重要的就是“色难”。有些人可能认为,“孝”是封建的不科学的,甚至是违反人性的东西。不能这么绝对,因为,父母亲生下儿女至少养育三年才能放手,到父母晚年尽尽孝是应该的,因为人都有生也都有老,老有所养,谁来养?当然是孩子。今天社会现代化了,社会承担了很重要的功能,但是总不能把自己的苍老疲惫的慈父和爱母,完全送到一个由社会来管理的体制中而问心无愧吧?
在中国历史上,孝道始终都被看作衡量人道德修养的最基本的标准。“二十四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汉文帝刘恒以他开创文景之治的清明政绩名垂青史,又以仁爱孝顺的德行名闻天下。他的母亲薄太后卧病三年,他在病榻前侍奉三年,常常夜不能寐,衣不解带,没有丝毫倦怠,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这就是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此外还有虞舜孝感动天、曾参啮指痛心、子路百里负米、黄香扇枕温衾等故事世代相传,成为人们实践孝道的典范。因此,亲情和孝敬之心非常重要,连父母亲都不孝而能忠贞报国者,一定是没有的。
“弟者,事长也”。知道了“孝悌”、“悌道”,就会妥善地敬侍长者。这个长者不仅仅是自己的兄长,还包括天下的那些“长者”,都要行尊敬之道。
“慈者,使众也”。内心能够慈爱,并且将这种慈爱推扬开来,就能够“使众”,能够来让大众跟随你,听你的指挥。并不是暴戾、乖张、愤怒才可以让大家听你的话,相反,只有慈爱才能如此,虽然它最弱,但是最能服人心。
“《康诰》曰:‘如保赤子’”。《尚书·康诰》说,像保护刚生下的孩子一样去保护它。“心诚求之”,就是对这些美好的东西就像爱护赤子一样,发自内心去做这个事情。“虽不中”,虽然可能没达到目的,没达到最完美的境界。“不远矣”,离目标已经不远了。《大学》把心诚看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心不诚,他虽然为追求目标达到个人目的而绞尽脑汁用尽了手腕,但是他“远矣”——隔得太远了。相反,只要心诚,尽管是道路漫漫,他通过努力,锲而不舍,最终总能达到目标。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就像一个姑娘只有出嫁跟她丈夫共同创业共同生活后才可以去养自己的孩子,人们只有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它一切事情才可能很好地解决。在这个意义上,心诚是第一位的。再将这种“诚”在未来的生活中加以实践和实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如果一个家庭里充满了仁爱,那么就可以让世界充满爱。如果一个家庭都学会了互相谦让,长幼有序,那么一个国家就会兴起兴让之风。相反,“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一个人贪而暴戾,甚至是诉诸于暴力,那么,一个国家就会随之发生为非作乱的事情。蜀国大将张飞喝酒以后鞭打他的下级军官和士兵,结果受害者首先是自己,然后是他的国家。一人作乱,绝非小事。“其机如此”,其中的机运,运行的规律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一言就可以败事。这个“一言”往往是指关键性的话。如果你没有学会“慈”,没有学会“让”,没有学会“仁”,而仅仅学会了贪戾作乱,那么一言可以坏事,从此家道中落。鲁迅临去世时,告诫孩子千万不要做空头文学家。道理就在于,不能躺在父母亲的、祖辈的财富上吃一辈子,而要自己去创业。“一人定国”中“一人”指的就是关键的人物。按朱熹的说法,指的是国君,他兴了仁、兴了让、兴了慈,这个国家就安定了。
(三)人己相系的道德力量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这段话说尧舜是用仁政“帅天下”。“帅天下”就是他以“仁”来统帅天下,而人民都跟随他。而桀纣这种暴君“以暴”来对天下,民也从之,也仿效他。善当然就有善报,恶当然就有恶报。
“其所令,反其所好”。他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却命令人民去做,人民都反对他。“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大学》就得出结论说,君子先要求自己做到,然后才能去要求别人做到。自己享受安逸,不思进取,却要求别人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地去完成每天的任务,那是不可能的。“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自己本身没有那些不好的东西,才可能去批评别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藏着自己内在的私心,或者是想独自满足的东西,却让别人去做不愿意做的,甚至于让别人做那些做不到的事情,自己却想一饱私欲获得很多的好处,却让人家去吃苦耐劳、大公无私,那是不可能的。
最后的结论是,“故治国在齐其家”。这是反过来说的,正着说是,齐家而后能治国,而治国的前提就是把每个家族处理得井井有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对家庭和个人提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那就是心有多大,国就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如果心眼极小,就知道饱囊私欲、损公利私,那国家就极小。天下在你心目中荡然无存,当然就小了。相反,真正大公无私的人,才可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古流芳。
《大学》认为,治国的前提是齐家,君子要兴孝悌、兴仁让,并将这样的美德推己及人,才能齐其家,而后治其国。为了详细论证这一观点,《大学》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诗经·桃夭》说:“桃之夭夭”,桃花长得茂盛漂亮;“其叶蓁蓁”,叶子很丰满;“之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了,她将使那个家庭和睦充满了快乐慈爱。“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只有一个家庭都能感觉到你的人格光辉,你才可能让国家国人感受到你的人格光辉。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如果你能够让你的兄长和幼弟和睦相处,能够让他们感觉到你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你的非凡的协调能力,你才可以去教别人。如果不能让自己的家庭保持和谐,不能够尊重兄长爱护幼弟,还要去教别人,那是不可能的。“其仪不忒”,举止没有差错;“正是四国”,这样的人才可能很好地教正四方各国,才可以去匡正、治理好周围的各个国家。“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让他的父子兄弟去效仿他,而后民才会效仿他。结论是:“治国在齐其家”。
这里反复地谈治国首先要齐其家,家是国家的缩影,是国家的细胞,一个家庭进退秩序达到和睦了,你就可以出来做事教导他人了。在《大学》看来,修身是齐家的前提,而家国一理,治家的原则也就是治国的原则,治国的重点在于修身齐家。君子的品行得到陶养使家庭有条不紊和谐有序,国家也自然会安定团结。
[互联网搜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相关报道
着力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无论是刹“四风”还是树正气,作风建设上的“破”和“立”都要从把握规律入手顺藤摸瓜、庖丁解牛,真正发挥“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的作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了盘点交账的关键时刻。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主持会议研究安排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等工作时指出,现在人们最担心的是不良作风反弹,最盼望的是把改进作风的好态势坚持下去。要树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思想意识,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措施,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措施办法固化下来,融入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之中。此前,刘云山同志在出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研讨会并讲话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着力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引向深入。
教育实践活动盘点交账,一方面要言而有信深化落实整改,不达目的不罢休,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着眼常态化、长效化,固化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重要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把成功经验提炼好,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对症下药治理顽疾,改进党的作风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的重要工作和思想方法。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世间万事万物运行都有规律。北宋苏洵曾经说:“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规律往往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起经常性的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抓住了规律,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牛鼻子”,就能做到见微知著、预风测雨,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习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抓常、抓细、抓长”转化为作风建设上的约定俗成,就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规律性认识,切实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确保作风建设有的放矢。
无论是刹“四风”还是树正气,作风建设上的“破”和“立”都要立足于着力深化规律性认识,从把握规律入手顺藤摸瓜、庖丁解牛,真正发挥荀子所说的“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的作用。切不可大而化之、眉毛胡子一把抓、隔靴搔痒,更不能南辕北辙、无的放矢。“四风”问题最大特点是反复性和顽固性,这也是作风顽症“风过草抬头”,屡禁屡犯、禁而不绝的症结所在。要根治这两大难题,就要从其成因、蔓延等规律性特点上寻找突破口,开展“靶向治疗”,破解其重复出现的基因链,铲除其形成的土壤,改变其滋长的气候环境,并培元固本、形成长效,确保痼疾不复发、“四风”不反弹。同样,作风建设在“立”的问题上,也要探索规律,善于总结和推广成功做法、典型经验,由点及面,形成制度,使之蔚然成风。
云山同志用六个“牢牢把握”深刻阐述了如何从认识到实践不断深化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即:牢牢把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牢牢把握作风建设这个重要突破口、牢牢把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牢牢把握制度机制这个重要保障、牢牢把握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这个目的。这六个“牢牢把握”,其贯穿的一根红线就是确保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这也是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的过程。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当下,作风建设上的问题往往由小事而萌发,许多芝麻绿豆大的事看似无关痛痒,但如果听之任之,一旦形成“蝴蝶效应”,不仅严重败坏党风政风,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我们的执政基础,甚至可能江山易主、亡党亡国。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广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取得了重要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关键在于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狠抓“四风”不松劲,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作风,作风决定规律。作风建设就是要敢于较真,从点滴小事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而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由自我约束到自然而然,让好作风成为常态、化作规律。(慎海雄)
[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