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9-28
品读论语,认识孔子
戚 伟
在《中庸》、《孟子》等书中,儒家学者就已将孔子作为尧、舜、文王、周公等先王的思想追随者,提出儒家思想与中华上古文明一脉相承。孔子整理“六经”,“述而不作”,通过“择善而从之”,形成了以“仁”为核心,强调“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精髓。无论至今尚是传说的尧、舜之间发生过什么,孔子和儒家学者希望世人学习的,都是仁者爱人、天下为公的思想追求。正是有着这种基于历史的文化脉络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仁义学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在和平时代总会成为官方采用的“治世之学”。
在孔府、孔庙、孔林参观,我们不难发现,从汉至宋,再到元明清,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然而,如果当代人满足于凭吊怀古,而不去打开《论语》,读一读孔子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都说了什么样的至理名言,那么孔子对于当代人就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当代人也就无法学习到孔子的思想精髓。这怎么能继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
在我看来,孔子并不是一位说教讲学的老人家,而是一个实事求是,敢想敢说的年轻人,至少,他的治世热情没有因为“人之不己知”而磨灭。假如孔子置身现代,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人。子曾经曰过,巧言令色鲜仁矣。不知道孔子说这话时想的是谁,而我们当代人读到这句话时,会想到谁呢。我们一般人碍于情面,未必会说出这样的话,但孔子敢说。千百年来,孔子的这句教诲,不知点醒过多少迷失于奉承虚荣中的人——过于好听的阿谀,近于谄媚的笑容,恐怕不是源自“友善”的心。
当有学生请教他“以德报怨”对不对时,孔子反问,“何以报德?”孔子明确地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见,孔老夫子不是老好人,也不提倡当老好人。以德报怨固然高尚,但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更能令世人分得清“德”与“怨”、“善”与“恶”,从而弃恶扬善,以德待人,让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
孔子说,“君子不器。”想想当代很多年轻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每天的工作,像螺丝钉一样在一个职位上打工,他们就像发挥单一功用的“器物”一样。“甘当螺丝钉”的爱岗敬业精神是过去的一种人生态度,而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其实与孔子所讲的“君子不器”是一致的,那就是每个劳动者都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自主工作,尽职尽责,而非机械被动地完成任务。
从《论语》中这三句较为经典的孔子言语,不难发现,孔子的思想学说,不仅是值得我们了解和研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很多共同、相通之处。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曾近距离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孔子研究的相关成果。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的考察和座谈,杨朝明认为,这不仅体现出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重视,更传达了中央对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和期待。杨朝明同时表示,儒家文化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有着高度的互通性。
今天我们研究和学习孔子思想,应当认识到,孔子学说的很大一部分仍然能够指导当代人的思想认识、为人处世,但在某些封建社会特有的礼教上,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6日到孔子研究院考察时所提出的,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新华网]
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9月24日,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时再次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同时,总书记希望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推动各种文明交流互融、互学互鉴,“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短短14天的时间,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阐述,从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化进教材,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融,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可以说,语文教材不能“去中国化”,传统文化从孩子抓起,呵护孩子们的文化基因,事关民族传承、国家复兴。
正如有网友所指出的,“让总书记在意的不只是几篇古诗词,而是‘去中国化’之忧。”学习古诗词,数量差几篇也许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是否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给予经典和传统一种地位与尊重。
在文化多元化、世界一体化的当今时代,如何处理引进与传承,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正在引发人们的思考。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瑰丽的色彩。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既不要崇洋媚外,也不要妄自菲薄。
当我们在学习、借鉴的路上越走越快的时候,也要回头看看,自己的精神根基是否越来越弱?对祖国的文化是否熟悉和自信?未来发展有没有迷惘和迷失?而且一定要问问,我们的孩子心中,有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强支撑?
如何对待历史就是如何选择道路,如何对待传统,就是如何对待明天。这一点关系国家的未来,也是检验国家教育影响力的重要标准。肩负祖国未来重任的青少年,如果从小就失去了精神根基,在建立自觉自信自强的道路上萎靡了精气神,矮化了自我,怎能担当起明日中国的起航之责?
终于,我们看到了北京市八一学校利用团中央未来网《中国少年国学院》(guoxue.k618.cn)的网络平台,将二十年语文教学经验与全国教师们分享,我们看到了孩子们通过视频零距离接触“国学网事”“国学公开课”“国学知识”等近30个特色栏目。我们看到了团组织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看到了教育工作这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探索,更加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对祖国文化的喜爱与认同。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文化传承是中国梦的根基,文化融合更是连接世界梦的重要纽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不仅要让它植根在当代人的内心,还要使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立于东方,展望世界要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世界舞台独特的民族气质。(殷维 刘君)
[新华网-中青网]
让孔子在新时代再次发光
9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出席有关孔子的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外界对于习近平超常规纪念孔子的举动颇为关注。联想到习近平主席去年曾到曲阜孔府考察、今年曾同当代儒学大师汤一介谈心等前事,有评论认为这是中国领导人再次“尊孔”的表现。
认为中国领导人要“尊孔”,这是个敏感话题。由于历史原因,长久以来“尊孔”已成为封建守旧的代名词。
不过,从习近平主席在9月24日的讲话内容就能看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于孔子的推崇绝对不会恢复将孔子神化的封建礼教。在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儒学并非中国文化的唯一代表。不过,习近平表示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确实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是最大的,其核心理念已经渗透进中国人的精神命脉之中。
如今,中国对于儒家思想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帝王时期为了巩固统治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习近平的讲话将儒学视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集中代表,这应该是对儒学十分恰当的定位。儒学并非像过去认识的那样只局限于几部经典。从历史上看,儒学本身具备开放包容的特性,从而促成了儒释道合一的独特文化现象。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作为中国文化的突出代表,儒学这种开放包容的特性正好适应这种要求。
有外媒认为,习近平纪念孔子是为了让中国人重拾道德。笔者认为这种认识还不到位。中国目前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儒学的重新认识和定位,除了可以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更可以为民族复兴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困难和挑战将远远超过以往,不能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在艰苦的进程中就有可能失去方向。而没有了自己的评估标准,我们也就无从说什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了。
纪念孔子对于中国的对外交往也十分重要。众所周知,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向海外,但目前中国对外关系最突出的特征依然是经贸为主。文化影响力的缺失已经给中国营造有利的国际关系环境造成一定的困扰。而对外推介中国文化,孔子无疑是标志性的符号。中国政府通过推崇孔子,可以引导全世界的人民了解儒学,进而了解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当外国人理解了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思维模式之后,中国跟世界打交道也就容易多了。(曹岳)
[新浪网-国际在线]
港媒:北京将儒学等传统文化提升到治国理政
中国日报网9月29日电(远达)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引起广泛关注。《南华早报》中文网9月29日发表香港资深媒体人关庆宁撰写的文章称,这类国际学术会议,大陆以往最多派主管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常委出席致贺词,由最高领导人出席尚属首次。更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在会上发言,深入论述对孔子和儒学的传承问题。
习近平24日在研讨会上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习近平十分重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孔子的思想更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去年11月,他到孔子家乡曲阜考察。在孔子研究院,他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等书籍,说“要仔细看看”。不久前,他获悉内地的中文教科书取消古诗词内容,立即表示“很不赞成”。因此,习近平此次高调纪念孔子诞辰,符合其一贯思路。
不过,如果仔细研究他的发言,就会发现,他此时此刻“尊孔”绝不仅仅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整篇发言甚具针对性。
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中国社会近年来出现道德滑坡、官场腐败等现象,迫切需要重整社会秩序,重建道德规范。习近平上台后,采取务实的态度,不再唱高调,而是从重建道德规范入手,而孔子的理论则成为其思想武器。正因为如此,他把承传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
今时今日,习近平对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不但用于解决国内问题,也希望用来解决国际问题。他指出,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希望生活在安康的环境之中,期盼饥饿、贫困远离人类。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生存,特别是许多妇女儿童依然在战争和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
很明显,习近平是希望用儒学来重建国际秩序,以实现和谐世界。事实上,近年北京官方已在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6家孔子学院。日前,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来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致函全球孔子学院全体师生,指出“孔子不但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习近平提倡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照搬古人的东西,而是主张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
[新浪网-中国日报网]
相关报道
重塑君子人格,安放家国情怀
郑承军 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国庆65周年,甲子再添五。
家国春秋与各自人生在历史和现实的阴晴圆缺中演绎着跌宕起伏、悲欢离合。人类的命运不只是一个人的命运,而是人的集合体的命运,个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便是这命运的同心圆。黑格尔说:人的活动也是世界的活动;马克思说: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构成了社会的基本架构,并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海德格尔说: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可见,人离不开社会、国家等集合体。一个正常人的胸怀,应该要盛放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其实就是古人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这句话源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心正而后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反映出古代知识分子将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幸福与家国的命运紧紧相连。而凡是这样发自内心、自觉实践的人,古人称其为“君子”。
当下社会我们最需要何种人格的人呢?《中国青年报》曾做过的一份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社会最需要君子人格 。那么,君子人格从何而来?与家国情怀何种关系?如何发展?二者的当代意义何在?
首先,从源头上讲,注重家国情怀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孵化和生成了中国的“君子”文化,并使君子人格成为人们追求和向往的理想人格。君子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有学者指出“儒家君子思想在夏商周时期开始启蒙,在先秦时期儒家君子思想初步形成,两汉时期得到丰富发展,在宋明时期进行了义理的新诠释,君子正式成为社会上具有普世性的称谓名词”。这一论断应该是成立的。孔子将“君子”视作儒家道德修养的关键词之一,也成为理想人格的代名词,在各种儒家经典中被反复描述,从先秦、两汉至唐宋等不同时代的哲学都对“君子”文化有所阐述,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认“君子人格”仅限于儒家,如道家也有君子概念,并要求君子亲近自然“清静无为”;至释教进入中国并本土化后,也要求学佛者人格上的自我净化,世俗生活中要循规蹈矩,修行过程中要明心见性才能有所成就。尤其是唐宋之后三教合流使君子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哲学上的所有重要概念如心、性、理、气等等都与君子之道密切相关,但总体来说,君子人格有三个重要支点,它们一直都存在。第一,个人道德和知识的修养,这是道义和榜样所赋予君子文化的重要力量,君子当为世之楷模,要有仁、有知、有勇,要为世人立德、立言、立功。第二,个人修为基础之上对家国天下的关怀,这是一种社会功利价值。第三是形而上的层面,君子要“畏天命”,不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
其次,从历史演进上看,家国情怀一直与君子人格相生相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毫无疑义的道德制高点。家国、君子一直都与王权统治、社会治理有关。“君子”到底是有什么含义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词源上看,“君”字从“尹”从“口”,“尹”的意思是“治”,而“口”则因治者需要用“口”发布命令,因而具有强烈的政治含义。但是,古代所谓的“君子之治”却又并非是强权政治,因“君子”除地位尊贵外,尚应成为社会秩序和修养的榜样,应为天下之表率,为“君子”者应以政治为媒介将其美德方播于四海以“化成天下”。因此,“君子”是理想的政治状态和个人理想的修养状态或者说是理想人格的结合。但是,就更大的哲学系统而言,君子人格所代表的境界却又远远超过个人与政治的局限。依据中国传统的哲学构架,天、地、人属于同一体系,因而又具有形而上的内涵,君子必尊天道而行也必成为天道、地道的具体体现。这种天地人和的君子观念源远流长,至今对于中国文化品格的塑造仍然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也引起海外汉学家的重视。
第二,从文献上看,《周易》是第一部较为明确将“君子”作为重要概念进行论述的著作。《周易》谓君子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后世所论也大抵不出其框架。《周易》论“君子”之德处甚多,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等等,都是为君子“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所规定的修养境界。当然,此处“君子”可能是一个严格的政治概念,指的是出身高贵者或身居高位者,但是,并非所有出身高贵者或居高位者都能达到对理想君子人格的要求,因此,《周易》是要求他们培养自己的德行,使其符合“君子”规范。如果“君子”无德无行,又如何能够治理邦国呢?可见,在君子人格的起始阶段,就已经把个人与国家看成是家国的一体,把政治和个人修养及天道、地道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再次,儒道释文化的汇通、兴盛将家国情怀与君子的出世、入世结合得十分完美,以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天下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和遵循的操守。当然,孔子对家国情怀和君子人格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不仅是说他对于家国和君子有大量的论述,还在与他将“君子”从原来的社会地位属性直接转移到个人修养属性,把家联系到国,也就是说,个人可以通过培养德行而取得高位,君子不再是靠血统和权力而定,而要靠道德和才能而定——这一是种伟大的颠倒,对中国后世的哲学和政治结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个人修养中,参与政治成为必要的成分;而对政务和政府官员来说,个人修养又是必要的品质。”因此,君子不可仅仅是“独善其身”,也必须要有政治责任、要有济世的决心和理想。根据统计,在《论语》中君子出现过107次,其中12处指居上位者,94处指才德高尚的人,一处特指孔子,可见孔子已将“君子”定义的重心由政治地位移至个人才德方面。由于孔子论“君子”之处甚多,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君子不器”(为政第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第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第十四)等等,从学、行、德、才、政、文等等不同修面对君子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孔子有一段话颇具代表性:“君子之道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第十四),即是说,君子之德包括仁、智、勇三种基本品质,它们是君子之道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既具有世俗我自又具有形上价值,比如有学者就认为:“‘君子’范畴的发展围绕‘天’、‘地’范畴而衍生,君子的特性既是天的我,也是是的特性,是天地人的和合,天健地坤,天刚地柔,分别衍生出‘仁’与‘勇’的特性,由于仁勇互用,成就大智,称为大仁大勇。君子是智、仁、勇的结合,君子是社会中的中层偏上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当然,这种将“君子”定位子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却并太恰当,将士人、贤人、君子、圣人当作不同的修为等级更值得商榷,“君子”作为一种理想人格,与其他概念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联系的,圣人是一个更为完美的君子,而君子的“仁”“勇”和“知”则必定是成圣的必经之路。如此,又如何能将“君子”局限于某一社会阶层呢?总之,孔子所论的“君子”之道和“圣人”之道是一致的。
不过,相对追求虚无的道家和佛家其实对对家国情怀和君子人格也有重大的贡献。古往今来,每一个有君子人格的人,其实身上都有儒释道的味道和成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已经将儒释道化为各有主张、但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文化积淀。道家的贡献在于提供了顺势而为、拿捏火候、张弛有度的处事态度,老子在《道德经》“治大国如烹小鲜”成为许多君子一旦兼济天下,操心家国春秋而采取的治国方略。佛家虽然彻底出世,虚无之至,但中国文化传统对印度佛教进行了中国式的解读和借鉴,使教人如何成为圣贤的儒家君子们也要强调对主体的感悟和觉醒,思考宇宙、人生的的终极和理想。
当下,人们呼唤家国情怀、呼唤君子人格,可以说是对当今社会缺失信念梦想和道义担当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映。人们重新呼唤谦谦君子,呼唤“在外能挡千军万马,在内能孝亲持家”的真性情男儿,呼唤“诚实守信、仁心宅厚、忠孝节义、克己复礼、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情怀和人格的回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是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和君子人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追求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追求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追求的价值准则。三个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意志与个人诉求的交互连接、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的有机统一,个人幸福和民族复兴的紧密结合。国家意志和个人目标不是对立、冲突的,而是相互连接、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
千秋家国梦,悠悠君子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一种奋斗叫筑梦之路,有一种君子人格叫家国情怀……
君子筑梦,家国满怀!
[新华网-思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