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12-10
企业家为何越来越像演讲家
廖保平
最近,小米手机CEO雷军在一次演讲中说:“马云的号召力和演说水平,我是望尘莫及的。”由此我发现一个现象:如今企业家越来越像演讲家了。随便掰掰手指,我们就能数出一大串颇具演讲家特质的企业家,比如周鸿祎、罗永浩、俞敏洪等。
企业家为何越来越像演讲家?这是一个越琢磨越有趣的问题。
时势造英雄,当今社会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他们是“先富起来的人”。在改写自己人生的同时,她们也在用财富(无论是投资创业还是做慈善)改写别人的人生,甚至还改写社会的种种规则,他们是“时代英雄”。
无数普通人想要从成功的企业家身上取经,学习他们创业、创富的成功经验,这就将他们推到了“请你说话”的位置上。如果这些企业家不善写作,人们就期待他们直接用嘴说。报纸找他们采访,电视台找他们访谈,各种会议活动邀请他们出席,安排演讲。
将企业家推上“请你说话”的位置,还有一个原因,即直接向投资者、消费者进行演讲是一种很好的广告形式。演讲,在这里变成了一种社会化营销,通过演说来展示企业家独特的人格魅力,或对公益事业的关心,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从而完成对企业和产品的有力宣传。在企业家演讲时,他们自己就是企业和产品的最好形象代言人。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产品与其制造者的个人魅力,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正如乔布斯之于苹果一样。有时候,与其说人们是在消费产品,不如说是在消费一种人格魅力。这客观上要求企业家能说会道,知道如何更好地宣传,知道如何挑动消费者的购买欲。
不过,能说会道的企业家,大多在互联网行业,且以民营企业家为主,国有企业较少。原因大概是国有企业的大佬们更像官员而不是企业家,他们在言论上有更多禁忌;同时,国企垄断惯了,缺少“讨好”消费者的意识。
此前,一份名叫《中国企业家生存报告》的蓝皮书指出,当前影响中国企业总裁生活品质和事业提升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过度疲劳导致众多企业家英年早逝;二是不会在公众场合演讲致使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和个人形象受损。报告指出,当前中国80%的企业老总不会演讲、不敢演讲,或是演讲缺少感染力和说服力,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者人生品质提升的重要障碍。
当然,抛开商业和企业层面来说,企业家越来越像演讲家的现象,也喻示着商业言论的兴盛。因为相对而言,商业言论有更宽阔的空间,禁忌更少,企业家谈商论道、勾画未来、激励人群,自然风从者众。像马云这样的“演讲家”,有强大的理念感召力,非常能鼓动人们心中的梦想,他既是这个时代商业成功的缩影,也是这个时代言论的一个侧影。
(廖保平 笔名西越,知名评论家、作家、诗人)
[新华网-思客]
把读书当成面包的民族才有希望
随便在路上逮个行人问,你知道4月23日是什么日子么?我敢说大部分人不知道是世界读书日。没错,今年的4月23日是第16个“世界读书日”。
又问,你经常读书么?我敢说大部分人说没有时间读。我手头虽然没有最近的数据支撑我的观点,但据早在2006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一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而网络阅读率则大幅增长。调查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原因时,选择“没时间”的占43.7%,选择“不习惯”的比例为29.1%。
当然,我们可以说,很多人虽然不读书,但上网,上网也是阅读,但我觉得上网经常是碎片化的阅读,跟读一本一本的书还是不同,读书是深阅读,是成体系的思考。所以不能将简单地将上网阅读等于同于读书,除非是网上读书,但网上读书也是读书。而且,我相信,越是因为网络的普及,人们上网消费的碎片化时间越多,用于读书的时间可能更少,现在恐怕不是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一年半载不读一本书都有可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不读书或是没有时间读书的民族,其前景是令人堪忧的,而一个爱读书、挤出时间读书的民族,哪怕历经苦难,也会爬上人类智慧的高峰,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最为典型的要数犹太人了。
犹太人被希特勒视为劣等民族,可就是这个民族产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商业巨子。犹太人能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犹太人酷爱读书。犹太人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圣经是甜的,读它会对人生大有裨益。
据联合国一个调查显示,各国人读书的习惯中以色列是最高的,平均每人每年读46本。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全球之冠。以色列人喜欢读报订报,每家每年都要订阅好几份报刊,有人笑谈:以色列人买报纸比买面包积极。一个把读书视同吃面包的民族,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自是情理之中事。
“平均每人每年读46本”与近半人“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犹太人把读书等同于吃面包,我们有些人视读书为“苦差事”,这是何等的悬殊!犹太人人口如此之微,中国人人口如此之巨,但犹太人对世界的贡献并不逊色于中国人,盖因犹太人把读书融入了血脉之中。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崇尚读书的民族。可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用一个字来形容现代人就是忙,忙工作、忙生存、忙学习、忙赚钱,忙得喘不过气来,确实闲时甚少。但是正如鲁迅所言,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总还是有的。
可见,不读书并不完全是因为没有时间,大概还另有原因,比如现在书太贵,让人望书兴叹,在面包与图书之间人们无疑要首选面包;比如读书无用,请君暂上富豪榜,哪个书生是万户侯?有背景的、有关系的、善钻营的,他们不读书或少读书,比埋头苦读的人过得滋润,如此岂不是读书读书,越读越输;比如想读书的人买不起书买得起书的人却不读书,我见有些人在闲暇之时不是搓麻将打牌,就是卡拉OK娱乐,不是看影视,就是去旅游,似乎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拿读书来充实闲暇,因此“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绝非夸张。
“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它有着诸多深层社会原因,是我们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的一个真实写照。有些人要获得面包太难,有些人把面包看得太重,有些人除了面包还是面包。一个穷得为面包奔波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富得只剩下面包的民族是可悲的。在这方面,磨难重重的犹太人给我们立了一面镜子,有一天,国人自觉地把读书当成吃面包时,我们的民族就会截然不同起来。
[新华网-思客]
可以复制的建筑,无法克隆的文明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包括鸟巢国家体育场、上海金茂大厦、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台北101大厦等知名建筑成为新一批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委会成员、著名作家刘心武表示:“中国建筑的标准化生产,致使城市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
相信很多人对刘心武所言有直观感受,比方我们在各地转一圈,会发现绝大多数城市的建筑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火柴盒”,没有什么地域差别和文化差别。甚至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也会发现大量与城市雷同的建筑,转了一圈,仍然感觉还没有走出自己所生活的城市。
对此我曾很纳闷,过去,在农业文明时代 ,北京有四合院,安徽有徽派建筑,山西有乔家大院式的晋式风格,苏南有江南园林……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样式,现在除了当成文化遗产来保护的古建筑、古民居外,有特色的新式建筑乏善可陈。
如果说新式建筑有什么别样的话,无非是抄袭古人和洋人,比如北京的建筑会弄个西瓜皮戴着,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如照搬西式建筑,甚至把别人的城镇“按原尺寸复制”过来,但也徒具其表,因为它不符合中国风水,与四周的人文自然环境显得不协调,你可以复制别人的建筑,但无法克隆别人的文明、文化,那仍是一些死的、空洞的、没有灵魂的建筑,最终逃不脱“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结果。
以古为尊、以洋为美的原因之一是“没文化”,就是说没有与现代化相协调、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建筑文化理念和创新,旧的打破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审美取向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摇摆不定,于是就凌乱了,让伪文化大行其道,说到底是一种文化迷失,缺乏文化自信。
我们说古代建筑是有其自身文化的,譬如传统文化讲等级,传统建筑也是有等级的,单以屋顶式样一项而言,四面坡顶多为皇室和庙宇专用,歇山顶多是达官贵人的宅院,普通百姓的居室多为硬山顶,等级森严,严禁违礼僭用。
又譬如古代建筑讲究“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自然环境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建筑样式,达到既便于生活,又与环境浑然天成的效果。如西南阴热潮湿,建筑依山而建,虚空而筑;西北地方干燥少雨,则掘穴为窑;江南水乡湖泊纵横,建筑多傍水而筑,与小桥流水为伴,各地都特色鲜明,一望而知。
现在“城市化”、“新农村”轰轰烈烈地推进,建筑也千篇一律起来,地域特色被淡化,独特性无从谈起,目之所及,总是缺少一些美感。
时移世易,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化去其糟粕,在建筑上肯定不宜再搞等级森严,但传统建筑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包含了伟大的智慧,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建筑在选址、布局、结构、色彩风格等方面应该大胆地表现地域的独特性,使建筑丰富多样起来。
对于已经掌握了新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的现代人来说,要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并非难事,难的是创造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文化。怎么汲取古人和洋人的文化智慧,又与现代化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中国气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一代代的建筑师多一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过,据我从一个搞建筑设计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中国建筑缺乏中国气派,也跟开发商疯狂追逐利润有关。因为越是标准化作业,越容易节省成本,可以节省设计费用,建筑难看、千人一面就成了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此,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创新,所谓中国气派更是免谈,除非是标志性建筑,才会舍得花大钱用于设计,一般的建筑只好“惨不忍睹” ,一幅没文化的样子。
[新华网-思客]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