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鸿烈近影 |
今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内有关单位,要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开展一次综合科学考察。这是本世纪我国首次对珠峰地区进行多学科的考察,也是规模比较大的一次考察。发起这次珠峰考察活动的背景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笔者就此访问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
●借女子登山队帮助开展考察
笔者:为什么今年要组织珠峰科考?
孙鸿烈:这次之所以选择去珠峰科考,因为科学院第一次组织青藏科考到现在正好30周年,这是一个很好的纪念时机。另外,今年中国有女子登山队要登珠峰。珠峰这个地区很特殊,海拔特高,假如没有登山队这个活动,我们科考人员去考察珠峰就相当困难。有了女子登山队,她们可能帮助我们考察和搬运一些东西,这样才有这个可能性。
笔者:现在我们的科考手段和装备,比过去有什么不同?
孙鸿烈:作为科考来说,不会有什么特殊的装备。但得备一些压缩的氧气瓶,很小的瓶子。我们在低海拔的地方,在西藏来说是相对低海拔的地区,即海拔5000米以下,你必须适应。你老背着氧气瓶,哪有那么多的氧气供应?5000米以上我们叫特高海拔地区,没有氧气就很困难了。
●再次测定珠峰“身高”
笔者:珠峰科考在整个青藏高原研究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孙鸿烈:这里高度达到8000米,因此有很多特殊的东西。从生物学角度我们很有兴趣。这里也是冰川存在的地方,冰川的形成、变化,研究起来也非常有意义,它是研究冰川进退演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地区。这次珠峰考察,我们选择了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观测研究,还有冰川变化监测研究,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变化研究,地质与地球物理观测研究等方面作为考察内容,这些科学上的问题,意义是很突出的。
笔者:从有关报道看,公众似乎更关心的问题就是珠峰的“身高”。2004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新出版的《世界地图册》中,标明珠峰长高了2米。这次科考中将用什么标准、什么方法来重新确定珠峰的高度?
孙鸿烈:我们迄今公布的8848.13米的珠峰高度,是30年前测定的。当时用非常精密的测绘技术,交叉测绘这个点的高处,这个点的上面还有登山队员。登山队员爬到珠峰顶上,顺利地在上面树了觇标。否则你没有办法交汇,当交汇以后才能测出来。这次我们要重新测绘珠峰高度,就是要在30年以后看看高程有没有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有的,因为珠峰不断在隆起,至今到底升高了多少,这个当然也是我们这次再测的目的。
笔者:有关研究表明,珠峰的重金属含量像砷、硒浓度已经超过了长江和黄河,平均每升水中的砷含量,上世纪九十年代比七十年代增加了10倍,硒的含量增加了4倍,6000米处积雪样品的PH值达到5.8,环境变化如此之大,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孙鸿烈:这些数字我查了一下,是搞探险的一些人做的。当时他们的判断是这样的:1991年中东那次石油大火,化学元素随着高空气流飘到珠峰沉积下来,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另外珠峰这个地方高,很多低平原地区的一些气流所带来的化学元素,是可以往上走的,气流上升以后,带来一些化学元素在高原上空停留下来,这也是一个原因。
●没有青藏研究,修建青藏铁路有麻烦
笔者:您曾作为整个青藏高原研究的领军人物和开拓者之一,当初把青藏高原研究列为国家的一项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其初衷是什么?近30年来,我们在这个领域作出了哪些有显示度的工作?
孙鸿烈:我们之所以对青藏高原研究这么重视,首先从国家需求来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青藏高原2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4的面积,你要发展它,当然必须对它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而恰好科学家对它的了解非常少。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是个海,这是肯定的,为什么后来变成陆地,隆起为全世界最高的世界屋脊,就牵扯到地壳运动的问题,或者从地球物理学来说,是地球动力学方面的问题,这个地区是研究地球动力学的最好地方。而且,它的环境是全世界很特殊的地方,别的地方很难和它对比,这些问题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也很引人注目。所以中国科学院下了很大的决心,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从六十年代,特别是1973年以来,一直连续不断地在这个地区做工作。
我想青藏研究,主体就是基础研究,就是探索未知的自然规律;有一些带应用前景的问题,也列入青藏研究的计划里面。例如当初研究青藏冻土的时候,还不是为了修青藏铁路。青藏高原是冻土地区,当时是要研究冻土的分布规律、形成规律和变化的规律,结果现在成了修建青藏铁路的宝贵财富。如果没有那个冻土研究,青藏铁路的修建还真是个麻烦。
孙鸿烈小传
河南濮阳人,生于北京。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61年起任中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助理研究员。197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4年-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后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被国家科委聘为“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1998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