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良藻:科学家的天职和主流品格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5-06-12
作者/范良藻 范良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51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6年在中科院做研究生,师从钱学森。80以前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80年后奉命创建中科院第一院办公司——千帆公司,85年奉命创建深圳科技工业园。
在科学的入口处和地狱的入口处是如此相似,这里容不得半点犹豫。——马克思 地狱和天堂的通道 近代自然科学原本来自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到天文学家哥白尼;从夜观天象寂寞终生的开普勒到用科学实验方法来寻求自然规律的伽利略;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哲人千辛万苦,历经了数年血与火的洗礼,自然科学才冲破了神权和皇权的桎梏,呼吸到自由和民主的空气。是自然科学催生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推动了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突破,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就跟随有重大的改变,科学家每每还要为此付出牺牲。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成吉思汗,历史上将少记载一位军事统帅,但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牛顿,没有爱因斯坦,没有柴可夫斯基和贝多芬,这个世界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的精彩。 科学家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同样有不可避免的人性弱点。但是,科学家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把科学研究单纯地看待成一种职业。如果科学家不全部投入,不全神贯注,十年、二十年磨一剑,很难敲开从地狱走向天堂之门——做不出造福人类的科研成果。投入了,是否能修成正果,还要看机遇如何。所以勇于投身,准备付出牺牲是科学家的不凡之处。三分天赋,七分勤奋。不是所有有才干、有天赋,有雄心壮志的人,都能耐得起这样的清贫和寂寞,并且在功成名就之后又不为富贵所动摇。
是什么样的原因和激励驱使科学家能这么做,而又终生不渝呢?当人们一旦穿上科学研究这双“红舞鞋”身不由己一刻不停地跳下去的时候,就会逐步领会到,自然界的规律是如此地和谐,如此地精美,如此地浩瀚!当你推开一扇门,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给你带来狂喜和惊奇的时候,这样的精神享受是人间一切荣华富贵无法与之比拟的。更令人惊奇的是,一扇从未知到已知的大门被推开了,一座新的迷宫又呈现在人们眼前,不由得人们对造物主的神奇产生敬畏之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正是对科学家生命的写照。
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科学家的社会功能在于为人造福:自觉自愿、无怨无悔地去工作,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这就是科学家的天职和主流品格,也是出成果出人才的必要条件。 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认识过程:不阅读文献,不全面了解一切应了解到的资料,没有继承,怎么可能有发展呢?正确的开题等于成功了一半,不先做艰苦的社会调查,不集思广益,不讨论,一个人拍脑袋说了算,闭门造车,是什么结果也得不到的;不亲力亲为地去做科学实验,不和技术工人相互切磋,用科学的目光去寻找工艺,用工艺技术的突破来发展科学,就不可能验证事先的设想与假设是否正确;从不断地对比中去鉴别,又从不断地鉴别中来修正原有的设想,这一系列艰苦而又平凡的工作,不去一一经历能行吗?通过对比、联想、温故而知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系列思维哲学和实践反复互动和考量,才能找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规律,从而使我们从必然的王国走向自由的王国。 在科学研究这条崎岖的小道上,走到怎样一种境界才算是达到了“为人造福”的高度呢?那需要:1.有没有一个创造性观念的提出?2.有没有新的自然现象的发现?3.有没有从事突破性的技术攻关和突破性的工艺攻关?4.有没有证明了什么前人未能证明的命题?5.有没有指出过去信以为真,其实并不完善的科学假设?6.有没有对真理再次进行雕琢,由此进行新的科技创新,增加了社会的财富,使真理不致被人遗忘?这样提出对科学研究的要求似乎有点苛刻。但它和奥林匹克赛事不同之处在于,在科技创新的大舞台上,只有金牌,没有银牌。科学研究最终不可缺少要撰写“学术论文”,但决不是所有写成文字的报告都能称之为符合上述六条标准的学术论文,都能物化为对人类的造福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浩如烟海的研究报告,大多经不起时间的冲刷,成了过眼烟云的缘故!因此,决不是论文发表得愈多,就代表一个人科研成就愈大。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光电效力,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26岁时发表的三篇传世佳作,它比那些迅速被人遗忘的学术论文要珍贵100万倍!用文章的数量来衡量一个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是当今中国科技界流传的不正之风,它把学术评价数量化,简单化,庸俗化,它是学术腐败、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催化剂和外在表现。此风不纠正,弄得好坏不分。我们一切美好的愿望和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科教兴国这一神圣事业,将沦落为“都在抢着吃皇粮”的悲惨结局。可以预见,有朝一日,皇粮断炊,这一切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热闹学家将消失在历史的阴影之中,剩下的还是那些瘦骨嶙峋的只顾耕耘,不计回报的,扮演着苦行僧角色的科学家伫立在夕阳斜照宁静的景色之中。 还我科学家本色 2004年9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多次播放了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科院院士郝柏林等人一次面对公众的对话。其中,谈到当前理应在一线工作的科技专家逐步在向管理干部倾斜:表现为当领导的会议太多,经营活动太多,就是坐下来亲力亲为地做科学研究工作的时间太少。还有人提到科学家的待遇还不够高,聘不到一流专家,出不了一流成果!为此,郝院士大声疾呼,“该干活的人都应该坐下来干活。”没人干活了,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是假的。 2004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在人民大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表彰马祖光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大会向公众传递了一个同样的信息:重大的科研成果是一个团队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以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回想1964年,针对政治冲击业务的实际情况,中央接连颁布了科技十四条、科技七十二条,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同志号召党政干部要保证科技人员5/6的工作时间。同时,张劲夫同志每个礼拜下一次中关村,下基层,树立了一批又一批如陈景润、周秀骥、巢纪平、郭汉彦等科技标兵,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中科院新技术——半导体、激光技术、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群星灿烂、硕果累累的丰收年。张劲夫同志还总结了发展科技“安、钻、迷”的三字经。一个政治家用拳拳的爱国之心,用三个字来总结科研之道,能不叫人感动吗? 今天,眺望大洋彼岸,如果你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参观访问过,你会发现它们的实验室是灯火通明日夜开放的,教授和研究生们日夜奋战,很少顾及今天是不是到了星期五,轮到双休日了。即便是在公司的研发系统,晚上加班也是常有之事。为了生存,竞争是必要的,没有时间的保证,拼搏岂不是一句空话!
回想1964年,在中关村也是一片灯火通明,日夜奋战的动人景象。支部书记经常晚上来实验室,劝大家早点回去休息,爱护身体,以利再战。科研是一项特殊的事业,经常需要穷追猛打一口气干到底,尤其是在灵感出现的时候,半夜里也得爬起来,把在脑际中突然出现的思想闪电记下来,以免遗忘。 人尽其才,“诸神”归位
不是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都能自动成才的。要让学子有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定位的过程。善于读书,未必有开拓精神。不是所有参加科学研究的人都能成为科学家的。这不仅要有天分,还得有机遇。 中国是个人才大国,中国的留学生成了美国科学家的后备军,怎么能说在中国本土没有科技大师呢?目前这种官本位的体制,这样的人员结构,不重新洗牌是不行的。 要委派特别能打大仗的科学家当所长,要委派特别能干的党委书记和所长一起分工管理好研究所,大幅度地精兵简政。要知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此外,还要加上一条:绝对的民主也会导致绝对的腐败。 要科学家开足马力去干活,必须善待他们。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学术民主的氛围,一个学术自由的创新空间,给他们一个公开、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和一个公平竞争、同工同酬的工作环境。那么不出二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一个科技大国、军事大国和工业大国。 [博客中国]
|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Tel:010-62063238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