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正在介绍我国目前探月工程进展
中国将在探月工程前三步完成之后,在2017年前后,择机载人登月,并与有关国家共建月球基地。昨日下午,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应邀来深作科普报告,详细解读了中国正在开展的探月工程。他表示,月球基地可仿照窑洞来建,能解决所有太阳照射的温度问题和辐射问题。
月球氦3所生能源可用万年
有关中国探月的目的,此前曾经有媒体报道主要是针对月球上的氦3,而中国探月工程的负责人已经作出澄清,给予否定。欧阳自远昨日也重申,中国探月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和集成。
月球上的氦3对任何一个月球探测国家来说都不能熟视无睹,欧阳自远说,地球只有15吨氦3,月球有100万到500万吨氦3,全在土层里面。如果利用氦3进行的可控核聚变发电可以实现的话,全中国只需10吨,全世界需求100吨,月球土壤供给的氦3,供给地球一万年以上的能源需求毫无问题。
中国将世界首建月基天文台
据欧阳自远介绍,在中国探月的三步中,有多项都是目前国外没有做的。比如,我国准备把全月球的土测出来有多厚,计算出来有多少氦3以及其他的东西,向人类提出来最可信的关于氦3的报告,中国还将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准备放一个光学望远镜等在月球上,建一个月基天文台,欧阳自远说,这样做很有意义,也是其他国家没有做过的。
环月卫星发射选址西昌
据欧阳自远透露,探月首次发射的环月卫星将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利用长征三号甲火箭,这颗卫星将绕月飞行一年。
奔月飞行飞得太远,国内如何监测?欧阳自远介绍说,目前这个问题已经解决,除去现有的上海和乌鲁木齐的25米天线外,在北京新建了50米天线,在昆明新建了40米天线,这样利用这四个地方,形成了几个三角形,加上在其他几个国家的测位配合,可以精确测定卫星位置。
另外,欧阳自远表示,目前发射卫星的火箭才4到5吨,而将来载人登月时,火箭起码要达到30吨、40吨,火箭的直径也就要相应扩大,而现有运火箭到发射场的火车隧道不够粗,火箭运不到发射场,所以必须要建临海发射场,发射大火箭。
“月球基地可以仿照延安窑洞来建设”,昨日,欧阳自远在回答学生关于“月球可不可以居住”的问题时说。
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并非没有根据,欧阳自远说,只要挖到山里去,所有太阳照射的温度问题辐射问题都好解决。
探月的所有数据都将全国共享,欧阳自远昨日保证,全国其他单位如果要做研究,将提供探月的所有数据。此外,他还透露,我国已经在考虑火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不过当前是全力以赴月球探测,不会全面出击。(本报记者孙天明)
相关报道
登月只有“单程票” 中国将率先测月壤厚度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昨透露 中国登月将率先测月壤厚度
向攀据广州日报报道,昨天(11月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做客深圳市少年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空间探测的进展与我国的月球探测》科普报告,报告中提到有关我国月球探测的各种细节。
现阶段目前我国登月只有“单程票”
此次活动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主办。在2个小时的演讲中,欧阳自远告诉听众,世界上空间探测的进展包括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3个领域。新世纪的深空探测将以月球、火星探测为主线,并开展太阳系内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以及太阳活动引起的空间天气变化的探测。
新世纪初月球探测关注的焦点将是对月球的能源、资源和特殊环境开发利用前景进行评估,建设月球基地,并以月球为跳板通往火星。
69岁的欧阳院士说,中国已具备登月能力,但目前只有“单程票”,只能去,不能回。“登月,我们还缺‘返程票’”。我国现有火箭已有足够能量把登陆舱发射到月球上,但如果加上返回所需的燃料、回收舱等,火箭的最大载重量还不够。欧阳院士说,我国从实现载人飞行到载人登月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我国探测月球的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轨道中绕月一年;2012年前后,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2012—2017年,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采样返回。
独家披露探测月壤厚度中国是第一家
欧阳院士还详细透露了探月第一期计划的4个目标:“首先,探月要给月球绘制一幅立体三维影像图。对我国来说,就要看能不能绘制得更精细、更全面一些;其次,我国要探测月球上的14种元素分布,要告诉人类哪些东西可能对地球有贡献,这些东西有多少。这方面美国做过铁、钛、铀等5种元素,我国想做4种。经过论证,我国的技术条件是可以达到的;再次就是探测月亮土壤的特征和厚度,估算氦-3的资源量,为解决今后地球长期能源发展提供可能。可以说,探测月壤厚度,中国是第一家;最后,我国要探测地球到月亮之间的空间环境,在这38万公里的空间里,做一个地月距离的环境检测。”
■欧阳自远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建立了铁陨石成因假说;补充并发展了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模式与理论;论证组成地球原始物质的不均一性、地球两阶段形成与多阶段演化及对成矿与构造格局的制约,提出地球与类地行星的非均一组成与非均变演化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
[新闻晨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