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访南极考察首席科学家:为什么要去南极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5-12-12 ●南极、月球、海底,以上3地已成为未来资源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极地科考20年:成就辉煌但考察体制、经费仍存在不少问题 ●国际极地科学计划:人类科学史上最宏大的科考计划 记者专访中国22次南极考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听他分析 我们为什么要去南极?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 澳大利亚西海岸电 从1984年我国首次组织南极考察开始,我国每年都要派出大批科考队员前往南极进行度夏及越冬科考。南极距离我国有上万公里的直线距离,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前往这个被万年冰雪覆盖的大陆呢?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根博士,听他详细分析了南极科考的重大意义。同时记者获悉,2007——2008年度的国际极地年科学计划中,一项由我国科考队穿越南北两极进行环球考察的宏伟计划正在酝酿之中。 -南极科考意义重大 我们为什么要去南极?在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杨惠根博士立即露出了并不多见的激动表情。“根据《世界南极矿物资源管理条约》的规定,各国在南极可开发时能够享受的资源份额将由其对南极科考事业的贡献程度来决定,而目前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蕴藏丰富资源,又没有被开发的净土。因此,高举科考大旗,在南极站住脚,扎下根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杨博士说,目前世界各国竞争最激烈的三块资源宝地分别是:海底、月球和南极。为了在南极问题上获得更大的发言权,甚至一些小国也千方百计地前往南极建站“插旗”。“可以说,丧失了在南极的科考基地,就丧失了21世纪后半叶到22世纪的资源发展空间。”杨博士总结说。 杨博士告诉记者,现有的勘探资料显示,除了世界最丰富的陨石资源外,南极还是人类最后的淡水库、储量最丰富的镍铁矿山、最大的磷虾蛋白库等等,除此之外南极的物理学天文学观测意义也非常重要。他举近年全球广泛关注的臭氧层空洞为例,这种关系到全世界人类未来生活的地球巨变就发生在南极上空。如果不在南极设立考察站并进行常年观测,就很难预测臭氧空洞及其带来地磁变化会给我国气象带来怎样的影响。 -20年科考史中国南极发言权越来越大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虽然对南极的科考开发起步较晚,但是在20年的迅猛发展中,我国在南极问题上的声音已经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杨博士表示。他同时列举了近年来我国在南极科考事业中取得的几大成就: 第一,成功在格罗夫山内部回收陨石4480块,成为世界陨石第三大国。 第二,在爱默里冰架成功钻取了世界唯一一块高质量的冰架冰芯。 第三,观测到了深度超过3000米的冰原地貌,并找到了深冰芯的挖掘地点,成功恢复了100万年前的地球气候记录。 杨博士说,南极事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国家财政的持续投入。南极科考开始以来,我国的南极科考经费已经从每年2000万增加到了5000万元,今年可能追加到6000万元。目前我国在已经建立并巩固了长城、中山两大考察站的基础上,正准备在内陆建设新的常备考察基地和短期度夏营地。“我们即将完成从极地考察大国到强国的转化。”杨博士自豪地表示。 -前路并不平坦:科考体制经费均面临困难 虽然20年科考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是曾经多次前往南北极考察的杨惠根认为,目前我国的科考体制和经费还面临一些不得不解决的困难。 杨博士认为,目前我国的极地考察缺乏有效规划和长期国家政策。“很多极地考察发达国家的南极政策每年以白皮书形式公布,但我们的考察人员编制和预算都是每年变更、临时制订的。这使得极地考察作为一项国家事业的定位并不明确。” 另一个问题是经费的缺乏,虽然年考察经费已经达到5000万元,但是美国每年的经费预算是5——6亿美元,差距之大一时难以弥补。经费短缺的同时,在使用经费的问题上还存在重后勤,轻考察的误区,年经费中用于常年研究观测等科学活动的不足10%。杨博士以22次南极科考为例,仅在香港雪龙船加油一项开支就达到了80万美元,大量资金投入后勤保障带来的是一线设备的落后。“搞南极建设只靠精神是行不通的,必须拥有强大先进的硬件。”对于杨博士的意见,22次科考队领队魏文良也表示赞同。 杨博士说,在资金不足的现状下,极地人才流失越发严重,科考前沿活跃院士级科学家越来越少,不少极地科考项目负责人只好利用其他项目的资金投入南极事业,这使得长期稳定的南极科学观测很难实现。他认为,我国应该尽快确定极地考察的常规编制和资金投入,并以立法形式进行保障。 -穿越南北两极,挑战科考极限 回顾20年科考,杨博士认为前路虽然并不平坦,但是总的考察前景是一片光明。杨博士告诉记者,2007年/2008年是国际极地年,世界南极条约组织已经制定了国际极地年科学计划,这个计划涉及3万多科学家,全部投入2000亿美元,这将是人类科学史上最宏伟的科学计划。杨博士说,目前我国已经和英美等国进行了接触,该计划的实施将把南极这块未开垦地变为常规监测和研究前沿,将目前南极事业的“发现”为主转入“利用”为主。 另据透露,为应和国际极地年科学计划,我国正在筹划组织一次2007年成行的穿越南北两极科考。这次科考将从我国出发,由经过改造后的雪龙号承载科考队员完成地球两极从北向南的环球跨越,这次环球极地科考将成为人类极地考察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12月3日 晴 早上起床的时候,迷迷糊糊听到窗外有人在喊:“看见陆地了!”起初我还以为是谁在搞恶作剧或者是看花了眼:在浩淼无边的印度洋上,哪里来的陆地可看?等到我爬起身上甲板透气的时候,一大块土黄色的陆地赫然出现在海天交界的地方,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举目可见的陆地显得分外真实,又分外飘渺。原来,由于雪龙号选择了近岸航行路线,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正是 澳大利亚的西海岸。从在香港再次起航算起,已经整整9天没有见到代表陆地的土黄或者嫩绿了,每天满眼满心的都是碧蓝或者深蓝,虽然兰色是一种能令人赏心悦目的颜色,可是看得多了,不禁会让人生出由衷的厌烦感。不知不觉之间,才发现自己虽然在海边长大,却永远脱离不了陆地的生活氛围。
与见不到陆地的感觉相比,海上生活的寂寞与无聊是更让人难以忍受的一件事。雪龙号虽然大而先进,南极考察虽然神圣又神秘,但是考察生活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队员们的新鲜感早就过去。寂寞,开始如影随形地袭击大多数队员。于是,每天新区餐厅里的摔扑克声分外响亮起来,但是以前常见的交谈和笑声却在一天天变少。见到人后,打招呼的欲望一天天在减少,难怪出发前有人提醒我:在船上一定要多说话,以免回国后陷入失语状态。 对于我这种已经习惯了每天忙碌工作,不会下棋,也不会打扑克的人来说,寂寞的感觉尤其强烈。上船前带的书已经在这半个月里翻了个遍。每天例行的采访和写稿完成后,我只好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不时会无奈地出一口长气。隔壁的徐成丽大姐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进入了“困兽状态”。以前工作忙的时候,我也偶尔会羡慕和向往这种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悠闲日子,但是身处其中后才发现,悠闲的背面就是无聊,这是一种可以让你觉得整个人都被掏空了的难受。 憋的实在难受时,接受一下从家乡发来的邮件,或者给家里打个电话就成了最大的享受。偏偏雪龙号的海事卫星系统这些天颇不稳定,不少队员已经多日没有收到家乡的电邮了,我和海洋报的杨威尤为着急,因为这样我们就无从知晓发出去的稿件报社到底接受到了没有。晚饭后我们聚在一起骂娘,一方面是怕耽误了工作,更多的是为听不到亲友的声音而痛苦。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再次借来老佟的铱星电话,连着给父母和未婚妻打了两个电话。说也奇怪,心情马上就晴朗起来。家乡传来的声音虽然断断续续,但却具有神奇的抚慰心灵的功能,希望这种好心情能继续陪伴我走完这段海上旅程。 [大连晚报]
相关报道 南极科考队如何保障队员健康 ●一旦出事将引发连锁反应,南极科考队员生理、心理健康引起重视 ●4套问卷,多个保障体系:心理学专家随队进行心理学辅导 ●随队医学专家透露:20年来对考察队员健康跟踪监控从未停止 队员健康在南极照样得到保障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 印度洋电 在一片白雪茫茫的南极大陆上,内陆考察队队员要深入大陆几百公里,完成近似于探险活动般的科学考察,两站越冬队员更要在超常的寂寞条件下度过漫长的1年半时间。这些考察队员的生理、心理无疑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在我国的科考活动中,“保证安全”是永恒的主题。而近年来,随着考察进程中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队员的健康状况更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次科考队将如何保障队员的健康状况?记者就此采访了本次科考队随队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徐成丽研究员。 -因健康状况引起的意外事件近年多发 据徐研究员介绍,从我国1984年进行首次南极科考以来,因健康状况突变引发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在远离祖国的南极大陆一旦出现问题,就将影响到整个科考进程,而且解决起来万分麻烦。”徐研究员说,2004年我国第21次南极科考,随内陆冰盖分队挺进“不可接近之极”DOMEA的机械师盖军衔突发严重的高原反应,无法继续前进。无奈之下考察队只好呼叫美国南极科考站支援,以直升机紧急抢救盖军衔返回新西兰,经抢救才脱离危险。 与生理反应相比,南极考察队员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后果将更加严重。而一直在都市里生活的越冬队员们,在繁华热闹的环境里生活惯了,来到这连掉根针都能听到响声的极静的世界里,很多都难以忍受孤独和寂寞的极夜,近年来经常出现失眠,食欲减退等反应,经常有人出现脑功能减退和记忆力下降,易于感情冲动和急躁,甚至有的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变态反应。徐研究员告诉记者,在外国的南极考察站上,有的队员因不甘寂寞、孤独,私自外逃而身亡,有的队员因酗酒过量而中毒死亡。在中山站的中国第二次越冬队,曾有位队员忍受不了极度的孤独,竟一人外出爬山,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全站越冬队员出动搜寻,还请求澳大利亚南极站派飞机支援。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有队员因经受不住残酷环境的压力而精神失常,站上其他人员被迫24小时轮流看护他,以防出现意外。后来,经与国内及澳大利亚方面联系,派人送他乘外国考察船返回澳大利亚的霍巴特港,再从那里乘飞机提前回国。到了霍巴特,一见到文明世界,这位队员就立即神清气爽,思维完全正常。他甚至要求重返南极,与队友共度最后的时光。 -南极环境对人生理、心理均有显著影响 徐研究员告诉记者,科考队员生理、心理出现的异常反应均和南极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南极环境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血压降低。徐研究员解释说,人体免疫力下降,是因为人们生活在南极这个洁白无暇、超净的世界里。所谓超净,是指南极几乎没有致病细菌和 病毒。所以,尽管南极气候严寒,天气多变,但考察队员几乎不患感冒。较长时间生活在无菌条件下的人们,免疫功能会减低,许多考察队员回到国内,要患一次重感冒,就是这个道理。血压降低,是南极对人体生理的另一个影响,特别是原来血压较高的人更为明显,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南极环境还会造成人出现失眠、反应力下降等健康异常,科学家正在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至于队员出现的心理问题,徐研究员认为这是在环境突变时出现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不仅与环境相关,更和个人的心理素质、性格等有直接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拔南极考察队员,尤其是越冬队员和内陆考察队队员时,不仅要注意其身体素质,更得对其心理素质进行严格把关。而且在出现异常的苗头时,随队医生或者心理专家更要立即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防止心理异常的扩大化。” 徐研究员本次随队的任务不仅是随队心理医生,更承担着“南极科考队员心理健康保障”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据她透露,这项研究工作早在20年前就已展开,历届考察队内陆分队成员和越冬队员的各项心理测试数据、生理指标中国医科院都要进行全程跟踪记录。目前,极地环境下人生理心理的变化情况已被绘制出图表,从而为制订南极队员选拔标准和应急预案提供参考依据。其中,连越冬队员在极昼极夜交替时对茶、酒饮用量的变化都有详细记录。 -4套测试体系设置严格心理测试关 为测试本次考察队队员的心理健康指标数据,几天前,徐研究员就不厌其烦地向每位科考队员下发了SL90、POMS等4份心理测试问卷。其中,SL90心理测试是涵盖焦虑、恐慌、暴躁、交往障碍等9项心理健康负面要素的90道题问卷,可以准确测试出队员的负面心理要素状况;而POMS心理测试系统是由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多个国家心理专家共同研究推定的测试问卷。截止发稿前,问卷调查的结果已经分析出来:本次科考队中山站越冬队员的心理焦虑指数普遍偏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徐研究员表示,在队医协助下,有目的的心理辅导工作已经展开,同时她建议科考队临时党委尽快采取措施改善本次越冬队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安排更丰富的娱乐活动,以避免出现心理异常情况。 除了进行心理测试外,徐研究员还对越冬队员和格罗夫山队员进行了血样抽检。据悉,这些队员的血液样本将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存档,越冬期间和返回国内后血样将再次被采集,以提供前后对比的研究数据。对于不断进行的医学检验,队员们大多积极配合,记者在徐研究员的临时研究室——她的住舱里见到,下发的100多份心理问卷都得到了工整认真的解答。越冬队队员,山东省海洋渔业厅的赵忠林风趣地表示,为了今后科考队员的心理、生理健康更有保障,咱就当一回为医学献身的小白鼠了。 (日记)12月1日 晴转多云 从大连出发的时候,我特意携带了三面本报的报旗,打算在签满科考队队员的名字后,一面送进博物馆,一面留给报社,另一面则作为我的终身珍藏。加上出发前老虎滩极地馆代表大连人民送来的祝福旗和大连台的台旗,行程中找人签名的任务还真是不轻。考虑到到南极后队员们要开展工作,船过西风带只怕没人会有心情签字,我和老佟决定在船到澳大利亚前完成找人签名的任务。 踏上索要签名之路前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见多了追星族们索要签名被明星拒绝的场面,说实话科学家们要比明星更有资格摆摆架子。但任务当前,只好硬着头皮敲响了第一个目标——领队魏文良的房门。工作的进展异常顺利,老爷子大笔一挥,几面旗上签名立就,完全不顾茶几已经被油性签字笔浸得墨迹斑斑。签完字后,老爷子还开玩笑地问我们是否需要用喇叭广播一下,以“行政命令”保证我们的签字工作。 随后的历程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每一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都痛快地接过了我们送上的签字笔。在展开旗面的同时,大多数人会说一句:大连,那个城市我去过(或是“早想去了”),那里出了很多航海人才,那个城市很漂亮等等。让我们两个大连记者感到脸上倍儿有面子。看来,索取签名的顺利,与我们这个城市的知名度也密切相关啊。 不知不觉间,雪龙号已经进入了印度洋,和家乡所在的海水不属于一个大洋了。在航海界,印度洋向来以其海况复杂多变闻名,现在海上就暗暗涌起了3米多高的浪涌,不过奇怪的是,队员们都没有出现以前那种难受的晕船症状。看来大多数人已经适应了远洋生活,有人开玩笑说现在最怕船靠岸,一下船就会立马“晕陆”。恰好昨晚刚刚温习完《肖申克的救赎》,化用主人公的一句台词颇能说明眼下的状况:大洋航行是这么一回事,开始你厌恶它,后来你适应它,最后你离不开他。 [大连晚报]
|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Tel:010-62063238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