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可能存在其他新发传染病
本报北京12月25日讯(记者潘锋)“由于根本没有进行病原微生物的调查,或是不具备分离新发现的病原微生物的技术和水平,在我国报告传染病暴发疫情中,60%没有病原学证据,被定为不明原因的疫情,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主任医师年会”上这样介绍说。
据悉,在所有200多种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病原微生物中,只有沙眼衣原体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是我国科学家首先分离鉴定的。
洪涛说,当前世界范围内传染性疾病总的发展态势是:经典传染病没有被完全控制,新的传染病已出现,有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重新肆虐,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过去30年中,全球发现了大约40种新的传染病,平均每年至少出现一种,而这些传染病一半是病毒性的,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是近3年来对全球造成威胁最大的新发传染病。
基于预防接种、居住环境、饮食卫生、营养状况及卫生习惯等的改善,55年来,我国传染病的总发病率、总死亡率和最大致死率均明显下降,大范围的传染病流行减少。洪涛说,当前我国病毒性传染病控制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少数传染病已被控制或将被消灭,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二是一些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仍未被有效控制,如病毒性肝炎居高不下,狂犬病死亡率目前在传染病中仍居第一位;三是艾滋病人数在快速上升,一些新的传染病已经成为威胁国家和社会安危的疾病;四是几年来我国虽陆续报道了一些新发传染病,如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但对一部分新发传染病还没有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五是流行病调查表明,我国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新发传染病,但还没有分离到病原体。
洪涛强调,虽然我国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现实仍不容乐观,我国传染病形势仍然很严峻,几种主要的传染病感染者人数居高不下,如结核病450万例/年,血吸虫病100万例/年。
洪涛说,虽然狂犬病疫苗很早便出现,但这么多年来,狂犬病在世界上仍是死亡率最高的,这说明不一定有了疫苗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这十分值得深思——我国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加强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任重道远。(潘锋)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