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巴黎1月20日电 (记者 杨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日发布公告称,该组织新出版的《2005年科学报告》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新兴亚洲经济体的快速增长,正在挑战北美、欧洲和日本在研发领域的领袖地位。
这篇报告由独立专家国际小组撰写,报告根据丰富的定量及定性资料对世界各地的科学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
报告指出:“最显著的科研趋势将会出现在亚洲,这个地区的研发开支占世界总研发开支的比例从1997年的27.9%增长到2002年的31.5%。”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个趋势,2002年,中国和日本的科研人员数目分别为81 万和64.65万,中国科研人员数目已经超过了日本。
中国的研发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99年的0.83%攀升到 2002年的1.23%。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空间与空航技术均在中国攻坚的优先发展领域之列。2002年,中国将科研总开支的 75.1% 用于实验性开发,19.2%用于应用性研究,只有5.73% 用于基础研究。
报告的综合介绍部分重点阐述了影响世界科学技术的全球趋势。趋势之一就是少数新兴国家已经具备了在科研上崭露头角的能力,其中包括土耳其、亚洲的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和一些中欧及东欧国家。
目前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研发活动依然在北美地区,不过这个份额正在削减:2002年,在世界8300亿美元的研发总开支中,北美占37.0%,而北美在1997年的份额是38.2%。报告表明,“欧洲的份额在1997年和2002年分别为28.8%和27.3%”,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非洲的份额则分别是2.6%(低于1997年的3.1%),1.1%(保持稳定)和0.6%(保持稳定),它们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报告还表明,涉足科学研究工作的欧洲私营部门相对较弱,这是欧洲科研落后于美国的原因之一。报告指出,2001年欧盟研发资金中只有56%来自工业部门,而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比例则分别是66%和69%(2000年)。此外报告还提到,与美国相比,欧盟的研究机构数量多,从而造成研究项目重复,这也是阻碍欧洲发展的一个障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