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几十万元人民币的激光测速仪,国内引进十余套;一个比国内水平稍好些但核心内容并不见得高的结构分析软件,国内有100多个用户,一次性购买要三四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同版本价钱不同)。这给我们提出很严肃的问题——怎样规划并建立创新的研究手段,包括实验平台。如果拿出1/3左右的费用,组织好国内的研发工作,我认为可以研制出同样好的软件或技术,既节约了资金又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1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举办的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院士座谈会上,崔尔杰院士提到了两个重复引进的例子。
从中国香港大学医学院考察回来深有感触的刘以训院士认为,常规仪器的创新改进很重要,但目前的政策不太支持小仪器更新。“比如,被资助的仪器都要求在20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不予考虑。这就有个导向问题,要买就买大仪器、买贵的。我发现,香港大学5万港币以下的中小型仪器更新得非常快,但我们实验室很多仪器都是陈旧的。很多科研人员做课题,自己却买不起仪器。”
夏建白院士来自属于高技术口的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他说,前几年有种思想,国家发展高新技术靠引进就行,花了很多钱引进的实际上并不是先进技术。“科技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说关键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也规定,科学技术发展要实现重要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也指出,目前科技界有自主思想的仪器创新不够,基本上跟美国人走,不仅仪器设备,甚至选题都是如此,“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科学院内部,虽然比过去有进步,但总体而言,大部分的选题基本上是跟着外国走,真正从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的矛盾当中发现问题、真正从科学的本质来提出问题的还是不多”。
当科技投入不再是一个突出问题时,重复引进、买不来关键技术成为很多有识之士担忧的问题。
1月13日,在看望中国科协主席、前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院士时,路甬祥也谈起设备建设的问题。他认为中国科学院多数研究所的硬件建设已经不错了,下一步是研究设备的建设。周光召也认为不要动不动就去买设备,“要有创新想法,在已有的仪器设备上做工作”。
事实上,在参加全国科技大会小组讨论时,路甬祥已经注意到一些企业开始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比如深圳华为公司,就敢于每年用产值的10%或者更多,来投资搞创新。在公平市场环境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敢于这样投,说明董事长任正非是对自主创新有信心的企业家。中国大地上已经出现了一批开始对自主创新有信心并自觉投入做自主创新的企业家。如果科学家、企业家都能够提升创新的勇气跟信心,国家再创造更好的环境跟条件,那自主创新将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有了对自主创新有信心的企业家,就会影响带动大学毕业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鼓励吸引他们选择留在国内,成为自主创新的新生力量。任教清华的周炳琨院士举例说,以前学生不太愿意到国有企业去,现在会选择一些有奔头的企业,“20年以前,我教的一班学生,30个学生28个出国。今年倒是反过来了,今年毕业的30个学生只有3个出国,3个去了华为,他们觉得这个企业有奔头”。
出席科技大会时,刘以训院士和路甬祥在同一个小组讨论,他认可的路子是“先引进,在引进的基础上再创新”。“因为我们发展得较晚,很多东西人家已经有了,这时,引进就往往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先引进,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创新。小组讨论时,河南铜管厂董事长的发言,给我启发非常大——这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现在发展得非常可观。一开始他从日本买一根铜管(用于空调机)是10万块钱,后来实在买不起了,引进丹麦技术,在河南设生产线。他不满足现有的设计,经过再创新,现在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日本和丹麦。一个土生土长的企业家,很了不起。”
徐建中院士结合自己研究风能的实践谈了对引进吸收再创新的看法。“在引进前,我们就要想好怎样进一步消化吸收,怎样再创新。比如说我研究的风能,关键是叶片的问题。现在国外叶片最大的是五六十米,塔架一百多米,用直升机安装。在引进时,我们考虑找没有生产能力的公司,有生产能力的会来中国抢市场。我们选了一家荷兰公司,双方联合设计,再搞模具设计,叶片大概38到40米长。下一步,“十一五”期间,根据市场需要,我们还要做四五十米长的叶片。我们还要和荷兰联合,但下次联合就和这次联合不一样了,既联合又独立,如果单独做出来了就说明我们基本上掌握了,我们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了。”(本报记者 易蓉蓉)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