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莉萍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社会不接受、不认可、不信任,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很失败。”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在与网友畅谈中国高等教育时不无忧虑地说。
邱均平所在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自2003年起一直致力于通过评价体系摸清高校的资源、力量、成果、效益等方面的分布情况,找出各高校的比较优势和问题,明确其改进重点和发展方向,为有关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等提供依据和参考。2004年,他们出版的《中国大学评价报告》和《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引起相关人士关注。现在,一些大学会拿着这个报告,来评定学校的工作成果及不足等。
不要让人们对中国教育失去信任
如果说社会、家长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期望值有多大,那么在其出现问题时,产生的怀疑程度就会有多大。“普通家庭花那么多钱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结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没有多大长进,找的工作也不理想,并且周围不少孩子都是这样的情况。这样下去,人们对于中国的教育将慢慢失去信任。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所以我们作的评价就是在很大程度起着促进一个学校认清自己相对位置进而改进的作用。”邱均平说。
“作大学、研究生评价,只能告诉一个院校现在的各个指标所处的相对位置,目的也是希望管理者认清形势,督促其改进,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曝光’。至于这个学校如何对待评价结果是另一回事情,我们现在作的评价不可能介入到个体这样的评价单元和对象,这就需要每个学校理性地看待我们的评价结果,针对问题的症结进行改进。”
学费、扩招有赖管理决策
由于长期关注和分析世界及中国大学的现状和发展,邱均平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自有看法。“我在报纸、网络等传媒上看到目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学费,二是扩招。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协调上来。有的领导说学费不高,那是从绝对数量上来看,没有从国民可支出能力方面来相对考虑。最近我就看到这样的报道,有学者通过对各国学费及国民收入比较,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学费排在世界前列,属于过高,且增长过快,远远超过国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
关于扩招,邱均平认为是很必要的一个举措。如果想尽快提高全民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就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之所以招致很多不满,我认为,原因是管理部门不是很了解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到底应该控制在多大比例才是合适的?扩招的速度应该如何确定,这就是管理决策方面的问题。由于决策者对中国现在高等教育的规模、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教育质量如何评价等都不是那么胸有成竹,最终出现了一些现在广为争论的、棘手的问题。”
研究生质量没有下降
关于社会上流传的“博士生质量不如以前的硕士生质量,当前的硕士生质量不如当年的本科生质量,现在的博导、硕导质量就大不如从前的情况”的说法。邱均平说:“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现在的博士比以前的博士差,应该是更好了。他们的学习环境更好、利用的信息更多更新,只要导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踏踏实实地做学问,现在的研究生质量应该更高。”
“现在,之所以说质量不如以前,我想大家主要把目光聚集在研究生的扩招上,特别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导师招许多学生进来,但又不能全程辅导,这必然和以前一个导师带1至3个学生相比质量要下降一些。”他说:“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素质都在提高。我想,现在研究生能做的研究要让以前的研究生做也未必能做出来,所以我们要以时代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博士生培养水平上。在谈到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硕士时,邱均平建议:“一是适当控制数量;二是既要加强导师的遴选和责任感,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加大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四是改善工作条件并提高师生的生活待遇;五是加强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的考核监督机制。我想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