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罗晖) 他是搞科学研究的,现在兼作一些管理工作。在今天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分组讨论会上,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坦陈自己可能拿到项目经费时,激烈的思想斗争过程:“我总是会犹豫。凭良心说,我真的没有把握能够做出真正创新性的成果来。我现在哪里有创新的能力、激情和勇气?所以我想,最好不要这笔钱吧,要了会对不起国家的。但是,再想想,反正通常是5年以后才交账,钱用不好又没有人追究我的责任,而且总能找到交账的办法,比干别的风险小得多,最终还是会去拿。”
这位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让他兴奋,因为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今年科技投入要达到716亿元,还提出了今后5年重点发展的领域;但他也很担心,像他这样“经不住诱惑”的科研人员大有人在,“中国的钱并不多,集中起来用在某些地方,如果产生不了预期的成果,而是只产生一些很富裕的科学家,一些很富裕的小团体,虽然总有一些办法可以交代过去,但这显然并不是国家投入的本意,更不是我们制定规划的目的。”
他自曝“家丑”说,“交代”的方式包括,在什么杂志上发表了多少文章,专利数有多少,完成了这些考核“硬”指标,一年就可以混过去了。“但是,回过头来想想,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真正的回报有多少;5年之后,15年之后,会不会遍地开花,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咱们总不能‘庄稼不收年年种’吧?”
他指出,现在的科研投入模式依然有着浓重的计划色彩,拿到钱的人和实际上有能力创新的人之间没有经过竞争。“有一些人,大家可能都已经注意到了,会不断地得到项目,用一个项目得到一个更大的项目,然后再得到一个更大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他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项目管理者了,管这些经费都来不及,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去完成创新。”
经费投入容易,发现问题想要回来就难了,这方面的教训已经很多。这位代表呼吁,国家至少要建立一种质量控制机制,尽量采取一种更加开放的制度,使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可以及时进来,随时进来,而国家能够随时对投资进行调整甚至撤出。在创新的组织过程中,不能有专家迷信和单位迷信。
显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科研领域不能容许失败;关键是,好像都成功了,但实际上到头来,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他说,35岁时,他还有些创新的想法,到45岁已经开始学会老练,到55岁就该彻底成熟了,或者说世俗了。已过“老练”之年的他,还是对着满屋子的人大代表说:“我真的很担心。”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