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回应网友质疑
本报记者房琳琳
何传启最近有点忙。往日埋头案牍、苦心搞研究的他,现在不得不忙着四处去“解读”。
2月7日,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发布。报告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完成,何传启担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
报告发布的第二天,新华网做了专题,让网友充分参与评论如何让社会现代化。虽然系列报道、媒体集萃、热点聚焦样样俱全,网友似乎对“社会现代化”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一面热评如潮,一面骂声一片,可到头来,参评的和阅评的都还是有些云里雾里。
这个报告到底在研究什么?花钱做这种研究有没有必要?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对未来做预测是否有意义?
带着一串儿“问号”,本报记者采访了何传启。
研究现状:8年刚起了个头儿
何传启现在的头衔是研究中心的主任,接受来访的办公室里,堆满了这本只闻其名、不见其面的报告。
报告的前言这样写道:社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报告专题探讨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事实和原理,以及我国的社会现代化,它是《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的姐妹篇。
“今年出的这本报告是系列里的第六本。前几本包括现代化与评价、知识经济与现代化、地区现代化之路等等。我做这项研究已经8年了,刚开始自己做,3年后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就在2000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专业现代化战略研究与咨询机构。”
何传启回忆:“最初的支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然后是科技部,最后落脚在中国科学院。现在我们跟中科院签了合同,得到相对稳定的、每年60万元的研究经费,从现代化的基础理论、发展战略等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他给笔者介绍,这本报告大约有83万字,430张图表,涵盖世界131个国家1950年到2003年的社会现代化的数据,采用时序分析、截面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拓展了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为这本书作序认为,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和有用信息”。
研究动力:现代化是个大工程
至于为何搞这个研究,他在2月9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解释:“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目前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大约10亿,这就是说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任务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系统的、科学的、长期的、连续的研究,才能逐步解决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有网友直言:放着近期的事情不研究,而去研究不着边际的事情,简直是极大的浪费,浪费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面对激烈的网评,何传启有点委屈。
“有些网民觉得我们浪费了国家的钱财,但是在世界上来讲,现代化研究不是仅仅这几十万就能拿下来的啊。国际上有可比的参照系,德国的四个现代化项目1300万欧元,折合成人民币1个多亿。我们才60万,差别很大。我们能做到的是,用最小的投入尽量追求最大的产出。每年聚焦在某几个领域进行研究,小实体大网络,低成本运作才能支持得住。”
委屈归委屈,能从事他认为有意义的研究,何传启还是很满足。
“科学的发展,总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而现代化研究也需要一个时间和空间,我们的研究也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我要感谢网友,有一些评论非常有建设意义,虽然有些评论也非常尖锐,但这对我们都有启示。”何传启说这番话时很真诚。
研究目的:在某纬度预测未来
据《新 京报》2月8日对此报告的解读,“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老路,但是,过去的经验证明,欠发达国家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追赶发达国家的实现概率只有0.2%到1%,可以说是小概率事件。联系到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个因素,如果还是沿着发达国家的老路去建设现代化,成功的几率基本等于零。”
网友“文章太守”问:这样的报告岂不打击我们的积极性?
何传启回答,实事求是地讲,中国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社会,用一些关键的社会指标与发达国家做一个比较,就可以了解我们国家目前真实水平。比如说,我们城市化水平与美国等相差100年,成人识字率相差100年,人均寿命相差40年等。然后就可以估测中国未来5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可能性,以及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所以这个报告的预测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也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对于网友提出的“报告的主要根据是什么”的问题,他详细答复:研究借鉴了美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世界银行联合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也借鉴了国内外大量的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社会现代化的坐标分析方法,从而,在方法和理论上有所创新。
名为网友“千重山”的网友直接质问:用过去去评价未来是有问题的。
何传启答:用过去去预测未来只是一种预测方法,它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如果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规律在21世纪的100年里面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话,那么,用过去50年的世界平均速度,预测未来50年的发展,在某种条件下,是有一定意义的。由于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是非线性的。而根据过去预测未来,更多是一种线性的预测,所以,这种预测只有一种参考意义。
这个报告是在研究世界现代化的规律,然后探讨自己的路。“如果中国人靠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出药方,是不可能进入现代化的。如果总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瞎跑乱撞,那这个民族就太可悲了。”何传启不无担忧。
研究方向:细化到更多领域
在何传启看来,2005年报告出来前,社会对经济现代化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2006年报告出来以前,社会现代化的理解也是片面的。
“发布这个报告,是要为决策层提供参照?”记者问。
“我们不去灌输和影响,毕竟是基础研究,而不是咨询报告。”他解释:“但我们希望看了报告的人在工作中脑袋里能有两根弦,一根弦要判断现代化中必然发生的问题,世界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去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另一根弦则要注意判断那些做错了,然后去及时改正。如果工作思路很清晰,就会减少重大决策失误的几率,从而降低社会现代化的成本。”
“能够解释这个报告的人是不是很少?”
“300人应聘只招收了一个人。”据他介绍,这个研究与传统的研究有很大不同,是站在世界看中国而不是站在中国看世界。要进行系统研究后,看看中国处在什么阶段,去探讨采用什么路径,最后选择适合我们的那条路。这要求研究人员不仅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背景,还要具备很高的鉴赏能力、系统综合能力和集成能力。但是现在的学生做这种研究还有难度,所以人才短缺很让他头疼。
“这么点钱、这么几个人,这么大个课题,您不想呼吁点什么吗?”
“不想。作为科学家,我只想去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去严谨地、系统地研究规律、事实、方法、途径,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寻求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还要细化,农业、工业、金融业等都要研究,要再花二十年去继续研究。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现代化,但是要给现代化研究留下一笔财富,让大家知道往哪里走。”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追求和梦想,也是我国21世纪的奋斗目标。不管看似多么遥远,至少还有这样一种研究在继续。
-新闻缘起
二月七日,“《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专家座谈会暨中国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撰写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
它以社会现代化为主题。报告通过对世界社会现代化的三百年时序分析和八个截面考察,以及对一百三十个国家五十三年的定量评价,归纳出社会现代化三十个事实和十二个启示,提出广义社会现代化原理和方法;报告分析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图。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