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无所不在。中国科学院如火如荼开展的知识创新工程,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作为我国科技界知识创新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3月31日也搞了个“创新”:这天下午,他在视察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微加工实验室时,安排在中关村相距仅一路之隔、不到千米之遥的两个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和中科院物理所,其领导班子和科技骨干一起来物理所会议室座谈。
路甬祥用心良苦:这不仅节约了视察、调研两个所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如同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创造出了两个研究所的领导班子和科研骨干能够坐在一起,谈创新思路、开创新眼界,彼此交流的一个机会——众所周知,化学所和物理所都是中科院研究所中的佼佼者,且都是归类于基础研究领域,而中科院踏上知识创新的新征程,也竭力倡导打破所际之间的界限,开展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穿上防尘防菌的实验服,路甬祥从头到脚“披挂上阵”,首先视察了物理所微加工实验室。该室主任顾长志逐一介绍实验室里的新型仪器装备,和实验室已取得的一些重大科研进展,路甬祥兴致勃勃地聆听介绍,询问是否称得上目前国内最好的微加工实验室,一旁陪同的物理所所长王恩哥略加停顿,回答说:“至少,我认为它是国内最开放的研究型实验室!”
“开放”,应是中科院的胸襟,也应是中科院的骄傲。路甬祥听到王恩哥“最开放”这话,露出满意的笑容。
微加工实验室是物理研究所公共技术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纳米介观尺度上物理基本问题的研究和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手段,提升物理所凝聚态物理基础研究的能力。该实验室具有先进的微加工手段,构成了较完备的研究型六英寸微加工技术平台,可分别实现0.5微米、50纳米和10纳米精度的加工要求。该实验室是物理所“创新二期”的重要科研建设项目之一,自筹资金,于2002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满足物理所和周围科研机构的工作需求。
顾长志演示了实验室“具有光子晶体结构的蝴蝶翅膀”的研究,陪同路甬祥参观考察的中科院党组成员、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何岩等相关领导同志,似乎也随着那缤纷蝴蝶的扑翼,张开了科学思维中大胆想象的翅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科院要努力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做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随后,在会议室里与两所领导班子和科研骨干的座谈,路甬祥继续点题和破题:“中科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方面军,理所当然地要支撑起创新型国家的未来发展,而科学家要有原始性的自主创新成果,自主创新的科学装置和技术保障系统必不可少,是其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支撑!”
路甬祥作了这样的开场白:化学所和物理所同是基础研究领头的所,历史基础较好,通过八年的知识创新,创新能力又有了极大的提高,具有在本领域国际科学前沿努力探索、不懈追求的坚定性。随着当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物理和化学关系更密切。两个所虽然都在物质科学领域,但可能平时都忙于各自的工作,今天“撮合”到这里开座谈会,或许多少可以弥补一些彼此较少往来的缺憾。
听了化学所所长万立骏、物理所所长王恩哥的工作汇报,以及美籍华人韩志超研究员、院士陈立泉、江龙、朱道本、姚建年、王鼎盛等的发言后,路甬祥谈到了基础研究中两个目标的结合问题,“基础研究很重要,它让人类认知客观规律,获得新知识;新知识要用来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我们拥有更美好的可持续的未来。更重要的是,新知识还要应用于实践,造福于人类。关键性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创新,一定要有科学认知的基础。中科院的一部分研究所作为侧重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在研究选题、确定工作重点等方面,都要努力把国家战略需求与世界科学前沿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特别是我国面临资源与能源短缺的现状,不能够向大自然索取多、排污多,而要尽可能做到向大自然索取少、排污少。在过去的农业经济时代,人们主要是利用可再生资源;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大多利用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现在,随着历史的螺旋式发展,人类要努力回归主要利用可再生资源、走可循环利用资源的道路。这就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无论是搞物理的,还是搞化学的等等,在学科的交叉中,不断认识物质的本质及其相互间的作用、认识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很多基础研究的问题既是认知客观规律,又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
“我想再一次强调的是,中国科学不能‘跟着别人做’,而要‘自己想着做’。当然,中国科学‘自己想着做’并不排斥要‘继续学’,我们还要向发达国家继续学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座谈会有位科学家说,“我们应该坚持‘自主创新’,但‘自主创新’决不能等同于‘自我创新’。”或许路甬祥有感于此,接着说道,“今非昔比,我们现在到了可以自己选一些科学前沿、重大目标来攻关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这个能力,也有了这个条件,也更应该有自己科学的想象力。科学的想象力和创新战略思维如何,远比掌握了多少已有知识重要得多。”
路甬祥谈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以及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应该如何用好科研经费,承担起更多的国家战略需求项目:今后,国家将主要通过直接拨款给高水平、有信誉的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科技发展的后劲和基础,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同时,国家还要通过各种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配置资源,体现国家需求的牵引,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国家的未来。地方政府主要通过科技计划和委托项目等配置资源,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地方的重大需求。企业则要通过设立研发项目配置资源,提升技术水平和自身产品国际竞争力,体现市场竞争的需求。这种多元资源配置方式,反映了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总体上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承担国家和社会重大科技计划和任务的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衡量国家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国家科研机构实力和其科研人员研究实力的综合体现。当然,为开展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所决定,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和探索需要国家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需要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科研环境,这样才能保障国家科研机构的创新自主权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实际上,国家支持知识创新工程,正是体现了对中科院这样一个有良好科研传统和优秀人才的研究机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的相对稳定的支持。中科院将中央财政拨款的70%左右直接核拨到研究所,也是体现了中科院对所属研究所相对稳定的支持,是对研究所自主创新的尊重和对科学家自由探索的尊重。”
路甬祥作了以上阐述后接着说:创新需要竞争与合作,竞争促使人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竞争是在所必然的,稳定总是相对的、局部的,而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发展、求得稳定。中科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评估的基础上,进入三期将实行研究所分类导向,对一些优秀的研究所加大了经费支持力度,体现了在竞争条件下“择优”、“持续”和“相对稳定”的支持原则。大家都要充分认识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规律和特点,遵循规律,坚持优化中科院资源的来源结构,鼓励竞争与合作,努力争取承担国家、地方和企业的科技任务,形成符合国家科研机构特点和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基础。
“今后中科院支持的创新基地建设,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将更多投向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计划,加强优秀人才和队伍建设,投向更前瞻的科技领域和方向,更多地投入到支持国家规划还没有涵盖的重要的创新科学思想和研究计划,更多地投向保证国家规划实施的平台和基础研究建设等方面。”路甬祥在分析了国情、中科院院情后强调:“现在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我国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政府对科技投入在大幅度增加,我们要根据国家和政府需求及服务面向适当调整结构,但这不意味着由此丢失中科院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已有的、明确的定位。所以,中科院在自己制定的中长期科技规划里,一定要做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在已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做到将中科院的中长期科技规划与之相互补充、无缝衔接。”
在谈到中科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时,路甬祥说,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我们需要更多的各类优秀人才。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中科院的各级领导就要做好“调节器”,如胡耀邦同志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科学院主持工作时所说的那样,让“诸神归位”,要“将归将位”、“兵归兵位”。在国家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不能再让科学家整天忙于行政事务和后勤杂活,也要充分尊重技术支撑、服务支撑人员的重要作用。
“我们研究所的人才队伍的结构问题至今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许多研究所的领导还存在着重研究骨干、轻技术支撑的思想观念。这也是我为什么刚才要去物理所微加工实验室调研的原因之一。”路甬祥说,“发达国家的情况是,技术支撑、服务支撑人员占研究机构总人数比例的三分之一,他们往往负责仪器设备的创新和管理,也包括对图书文献的整理、分析、文秘服务等;除了研究机构里的领导,优秀的研究员大部分也有自己的秘书,帮助做一些行政事务上的辅助工作。而那些优秀的工程师和技师,甚至工资收入不比研究所的所长低多少。实际上,在国家科研机构里如果没有个把优秀的工程师和技师,且不说做不出科学家需要的好的设备仪器,实现科学家头脑里的原始性创新想法,连买来的先进设备仪器也不见得能很好地维护保养或改进。”
路甬祥不由得呼吁:中科院各个研究所要充分重视并加强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尽快地把技术支撑系统、秘书系统完善起来。对那些优秀的、具有制造加工科学仪器设备的工程师,包括技师和“能工巧匠”,他们的收入待遇至少也不能低于研究人员的水平,也不能只为他们设立一些流动岗位,甚至打入“另册”、划入“另类”,致使他们在知识创新的队伍中被“边缘化”。路甬祥说,中科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就是要加大对技术支撑系统的投入,把服务平台搞好。
“现代科学仪器和设备的不断创新,为科技创新创造新的可能、打造新的平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海量数据处理等,为大规模科学计算等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化的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工作,也为跨区域、跨学科、大规模的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路甬祥指出:进入知识创新第三期,中科院建设矩阵式网络化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技术转化中心,加强ARP、E-Science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也是中科院提升解决重大科技能力的重大举措,也将为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的进一步变革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各研究所要把握好当代科技活动的规律,不断创新科技创新的体制模式、活动模式、管理模式,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路甬祥谈到了利用先进的实验装置和进行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微加工实验室大部分实验装置很先进,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我看是这些实验装置研制的概念和理论还没有突破,还没有做到自主创新。而如果没有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也很难有新的理论上的突破。一种新仪器新装备的诞生,往往是打开一个新方向新领域的关键桥梁,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物理所和化学所两个所都是因为过去的科学实验工作做得好,有着历史的丰厚积淀,科研才走在了其他科研单位的前头。现在,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做到仪器装备的自主创新等方面,也要带头作些考虑”。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中科院不仅应该、而且完全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骨干”和“引领”作用,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希冀。同样,我们有十足的理由和把握相信,作为有着丰厚科研历史积淀的中科院物理所、化学所,快马自奋蹄,加鞭未下鞍,能够将“骨干”和“引领”作用的雄浑战鼓擂得更响!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