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5-20
中新社三峡工地五月十七日电 (记者 艾启平全安华王士斌)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今天对海外媒体说,二00三年六月三峡工程蓄水一百三十五米以来,三峡库区监测到大小地震上千次,最大震级为里氏三级。但他表示,三峡水库经过长时间积累后,库区地震将逐步减弱直至消失。
曹广晶说,在三峡工程论证期间,曾将地震作为重大课题进行调查、论证,并作了充分考虑。通过建立在三峡库首的数字化监测网监测,这些地震都在可抵御范围之内,没有造成地震区域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更没有影响三峡大坝安全。在全球范围来看,水库诱发地震很正常。经验表明,水库诱发地震一般不会超过水库当地地震级。
根据长期地质勘测研究和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成果,三峡坝区和库区地壳稳定,水库库岸主要由坚硬和半坚硬岩石构成,大的断层不多,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也不强烈,均不孕育发生严重地震的地质背景。三峡水库蓄水后,虽不排除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但从高估计,影响到坝区最高地震烈度不会超过当地震级最大的六级,不会影响按里氏七级设防的三峡工程主要建筑物安全。
曹广晶介绍,对于水库蓄水造成的滑坡现象,三峡大坝在设计阶段也进行了充分调查。三峡河段岸坡在长江河床下切的过程中,岸坡上发生一些崩塌和滑坡,属于河流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自然现象。历史上曾有发生,水库蓄水后也有可能继续发生。库区蓄水一百三十五米以前,中国就投入了一百四十亿元人民币用于地质灾害防治。今年十月三峡水库再次蓄水至一百五十六米,中国政府将继续投入八十亿元治理地质灾害。
相关报道
三峡库区泥沙来量逐减 年减少1亿吨左右
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18日电(记者江时强 黄豁)最近10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随着长江上游生态改善和一批大型电站的兴建,三峡库区泥沙来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1亿吨左右。
中国三峡总公司科技与环保部主任孙志禹说,最近十几年,长江上游的泥沙来量与过去相比,下降了25-30%,减轻了泥沙对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
孙志禹说,上游泥沙来量减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近10年来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一批生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使长江泥沙含量呈下降趋势;二是长江上游干流以及嘉陵江、岷江、雅砻江、乌江等支流上建设了一批大型水库,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拦截了部分泥沙,减少三峡水库的入库泥沙量。
在入库泥沙量减少的同时,三峡工程采取“蓄清排浑”的科学方法来解决水库的泥沙问题,取得较好效果。
“蓄清排浑”就是通过对水库的合理调度,尽可能把大量的沙排放出去,等到每年11月份枯水期后,泥沙量也减少了,再把清水蓄在水库里。三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浑”的措施,在泥沙多的汛期一般不蓄水,在泥沙少的季节蓄水用于发电和航运。
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三峡水库排沙比达40%左右,高于初步设计阶段的预计值。
长江中下游崩岸不是三峡蓄水造成的
中新社三峡工地五月十八日电 (记者 全安华艾启平王士斌)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今日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江中下游发生的崩岸险情主要原因不是三峡水库蓄水所造成的,引发崩岸的原因取决于河岸坚固程度、水流方向及水流冲击力大小。
他解释,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防汛形势一直紧张,其主要原因是被江水带下的泥沙大量淤积,将河床加高形成地上河。长江中下游人民为了保护农田就将防洪堤加高,最根本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对河床的冲刷反而会降低河床高度,利于长江河道的泄洪。
曹广晶说,任何一个大型工程建设都有利就有弊,从总体上讲三峡工程的建设并没有影响长江的生态环境,没有改变长江河流。三峡工程是季调水库,在洪水期是天然的自泄状态,汛末后三峡水库开始蓄水,通过合理的掌握完全能够在保证下泄流量的情况下将水库蓄满,枯水期三峡水库则开始加大下泄流量腾空水库。
他认为,三峡工程及三峡水库本身不产生一立方污水,也不排放任何废物。长江污染是一个历史问题,为了保证三峡水库是一个清洁的水库,政府明令废水处理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才能排放,废弃物都必须在岸上经过处理。由于上游环境的治理,蓄水一年来水库水质相比以前更好了,泥沙含量也有了减少的趋势,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