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7-05
本报记者 郑金武 实习生 赵策
“中国参加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项目,可以为缓解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问题作贡献,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热核聚变研究进入更高的水平,为将来与其他国家同步进入ITER示范堆阶段作准备。如何在今后十年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成为我们时下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教授霍裕平近日在由北京大学承办的国际热核试验堆(ITER)模拟研讨会上,就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这一问题,与众多专家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据介绍,十年之后,中国将大规模派人进入ITER的实验工作,但是目前与其他ITER伙伴如美、日等国相比,我国在聚变理论和数值模拟方面的人才还很稀少,存在的差距也不小。据西南物理研究院教授董家齐估计,我国在核聚变方面缺少的研究人员可以用“百人”量级来衡量。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胡希伟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核聚变人才的联合培养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也是大家的一个共识,因为全国范围内的院校和研究院所在等离子物理和核聚变的教学和研究上各有优势和不足,联合培养则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缩短各学校院所单独培养人才的时间。据悉,目前只有华中科技大学与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与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之间有互换培养的合作项目。
另据了解,现阶段,我国只有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少数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浙江大学已经批准成立了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但这些高校院所也是各有所长、各有不足。专家指出,培养经费问题仍将成为困扰联合培养的一个主要因素。
就课程设置方面,北京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一起初步拟定并正在完善一份涵盖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涉及等离子体物理学、等离子体诊断方法、热核聚变理论等方面。但他们同时表示,由于师资等条件所限,目前这些课程单独由一个院校全部承担还不可能。专家建议各院校可以通过教师流动或聘请客座教授来具体开设相关课程。
“生源少是另一个问题,”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俞昌旋感慨地说道,“中科大的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开设有30多年了,我们一直感觉很孤独,每年招收的学生不超过20个,少的时候甚至不足10个。要培养优秀的硕博研究生,就要解决生源问题。”对此,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晓钢也有同感。
俞昌旋还提出,优秀人才的培养还要靠研究课题。他说,我国的硕博论文与国际上同等级别的论文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不靠课题支撑和锻炼,人才培养还是只能停留在表面。
此外,也有专家指出,等离子体物理与热核聚变关系密切,但也不是一回事,在解决当前急需的热核聚变方面的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等离子体物理这个基础学科的建设。
目前,ITER专家组的委员们建议,“十一五”期间应加大投入,用于等离子体物理、热核聚变理论和模拟的完善,以及建设一些小型的热核聚变设施。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