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7-26
本报记者 任霄鹏
7月16日至23日,第36届COSPAR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空间科学盛会,吸引了国际国内众多科研机构以及科学家的参与。7月21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等待,记者终于在友谊宾馆见到了本次大会地方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他同时也是国家航天局(CNSA)和欧洲空间局(ESA)合作进行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和总指挥。
自然科学的最前沿主要在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空间科学研究的是宏观问题,因而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之一。吴季表示,对于政治家来说,也许会把抢占空间的“制高点”作为国家实力的显示。但如果抛开政治不谈,空间科学的作用仍是巨大的:空间科学重大的前沿突破可以不断揭示宇宙的奥秘,改变人类对宇宙的基础性认识;在应用方面,空间科学对高技术有很大的牵引作用,由此形成的高技术能力又可以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服务,某些领域还可以逐步实现产业化;此外,空间科学的发展还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等。
全球格局:投入多实力强
吴季表示,各个国家的财政投入是影响空间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在空间科学计划方面的投入是最多的,超过欧洲的5倍,欧洲和日本的投入基本相同,而后是俄罗斯等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入多、科研队伍强大、重要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吴季强调,中国是空间科学的新兴国家,正处于起步的阶段,还需要虚心向其他强国学习;当前,我国政府对空间科学和相关研究的发展十分关注。国家主席胡锦涛向本次大会发来了贺信,曾培炎副总理亲自到会讲话,都显示了国家领导人对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视。在对未来10~20年世界各国空间探测焦点的看法上,吴季指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将目标重点逐渐转移到对火星等星球进行的深空探测方面,特别是把载人登陆火星作为长远目标的核心。而对月球的探测和研究将会成为其进行这些深空探测的“跳板”。这一举措将势必影响到其他一些国家的空间研究和探测计划。
国际合作:小国依旧有机会
COSPAR2006的一个重要话题是空间探测的国际合作问题。为此,在此次大会上举行了11个国家航天机构的圆桌论坛,共商未来深空探测合作的大计。吴季说,以前的国际合作有成功的例子,也有不太成功的情况。国际空间站(ISS)的合作模式就不是很成功,各成员国地位不平等、怨言较多。而国际空间机构间咨询组(IACG)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IACG曾经成功地协调和组织了几个航天机构对哈雷彗星的探测活动以及日地能量探测计划。吴季指出,目前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分为多边和双边。在圆桌论坛及其后的交流中,我们曾经征求过多人的意见,大家认为建立多边合作的协商性机制比较好,这样就可以避免谁指挥谁的问题,小国的利益也比较容易得到保护。同时,吴季表示,空间科学的发现具有唯一性,重复别人已经进行过的探测没有科学意义。这也意味着一旦小国作出了发现,国际上就不会再实施重复性的工作。因此,小国家虽然投入较少,但是只要目标选择合适,仍然能够在空间科学合作上占有一席之地。
嫦娥未完 夸父又起
当我国探测月球的嫦娥一号卫星计划紧锣密鼓进行之时,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中国空间研究委员会出版的报告中发表了《中国“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在今后5~10年将要做的几项工作,其中包括探测日地空间环境的夸父计划的论证工作。对此,吴季指出,早先的夸父计划是由北京大学提出的,在2005年与“风暴计划”(SWISE)合并后成为现在的夸父计划,它包括了一颗位于拉格朗日1点的太阳观测器和能够连续观测地球极光和磁层暴的两颗极轨卫星。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深化论证,包括科学目标和技术方案。吴季表示,提出参加该计划的国外科学家非常踊跃,包括德国、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等。国家航天局在组织论证的过程中将认真考虑国际上参与的可能性,并将借此提升我国在科学探测仪器方面的水平。
为国际合作和交流打下基础
当问及中国现在空间科学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时,吴季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在资金上的投入还十分有限,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大规模地进行空间探测计划。中国科学家已经提出了许多探测设想,但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全部都实现。要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经费,就必须要完善中国的空间科学计划筛选机制,通过科学、公平的程序选择最具创新和重大性并具有技术可行性的计划,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一旦计划确定,就要在卫星上天之前就开始组织科研队伍,力争使探测数据获得最大的回报、实现最大的收益。
吴季表示,往年在其他地区召开的COSPAR大会都有我国科学家的参与,但通常不超过50人;此次空间科学大会在我国召开,我国参加人数超过400人,这对我国空间科学发展非常有利。特别是大量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的参与,将会对我国今后的空间科学事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举办此次大会,为我们宣传自己的工作、引起国际科学界的关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效果,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打下了基础。
吴季表示,相信通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广泛的国际合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中国的空间科学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任霄鹏)
[科学时报]
相关报道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在北京召开
本报北京7月25日讯(记者王静 实习生周洪涛)7月24日, 由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AGU)与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中国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WPGM)在北京召开,这是WPGM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由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AGU)发起,每两年在亚太地区召开一次大会,其目的是促进西太平洋地区地球物理科学的发展,提高研究的科学水平,同时为培养年轻科学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会议讨论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大气科学、水文学、海洋科学、固体地球科学以及空间和行星科学等。
参加会议的美国能源部研究员段青云向《科学时报》介绍,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自然灾害和可持续性问题”。该主题的确立缘于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频繁,而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环境可持续性和自然资源可持续性问题的研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中,关于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今年正值美国旧金山地震发生100周年、中国唐山地震发生30周年,在中国举行这样的会议意义非同一般。
会议有多学科联合报告和单学科专题报告两种形式。据会议组织者介绍,WPGM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科技交流学术会议,举办此次科学盛会,对发展我国的地球物理科学,加强我国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有重要意义,对宣传我国地球物理科研成果、扩大国际影响,以及将年轻科学家推上国际舞台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与AGU共同举办WPGM,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积累举办大型国际科技大会的经验,从而为未来在我国举办IUGG大会创造有利条件。 (王静 周洪涛)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