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陈运泰:与地震面对面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7-30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与地震面对面

    本报记者 易蓉蓉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在地震发生时成为地震工作者关注的中心——坐落在这里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楼4楼中国数字地震台站网络监测中心,布设在全国各地的地震监测站会把监测到的信息实时传输到这里。

    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名誉所长陈运泰的办公室里,记者问道:“您去过地震现场吗?这对您研究地震有什么触动?”

    陈运泰曾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近年把数字地震学引入中国这个地震大国。

    “我们经常与大地震面对面”

    “从学术角度来说,我们这一代地震工作者有其‘得地独厚’之处——有更多的机会与地震面对面。因为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从1966年的邢台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国几乎每年有一个7级左右的大地震。”

    1956年,陈运泰进入北大就读物理系(6年制),1962年从地球物理系毕业后考上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4年制),毕业时刚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年8月,陈运泰到天津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直到1970年才回到研究所。

    “文革”十年恰好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的活跃期。回所后,陈运泰先后去过四川、云南许多地震现场。“1966年2月5日,云南东川发生了6.5级地震。当时,我人在昆明,离东川震中110多公里,摇晃得特别厉害。震后我赶去东川,几天后(2月13日)东川发生了6.2级地震。这是我亲历的正好在极震区的最大的地震。经历地震和没有经历地震完全不一样!经历了,你才会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之大、所造成的破坏之巨有感性认识!研究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发生的动力才会更加强烈!”

    “1974年5月11日,云南昭通发生7.1级地震。主震之后余震不断,山崩地裂,崩裂的大小石块不断从山上滚落下来,一不小心就会被砸个头破血流。震后大雨滂沱,不时会遇到滑坡、泥石流,相当危险。我带领昭通地震考察队在地震区考察了一个多月。一天,我们一个小分队去极震区的一个破坏极严重的村子考察,以前一米多宽的羊肠小道,震得只有一只脚那么宽。我们都贴着里面,每前进一步都要先抓住树根什么的,再试着用劲踩一踩,确认脚底下踏实了才向前迈一步。如果万一掉到悬崖下,没有人能救到。一段300多米的路,我们走了3个小时。云南昭通山区天气变化多端,连着几天瓢泼大雨,有一阵河水都快漫到我们的帐篷了,所有的考察队员都只能站在快没膝盖的水中吃饭。有一次,在一个山谷中考察,大雨滂沱,天昏地暗,我们全身都淋透了,也没法赶回营地,只好去向在开山修水库的解放军工兵求宿,他们热情地留我们住下,安排我们的食宿。就住在堆满炸药和雷管的帐篷里,铺板下垫着一块块砖头似的炸药睡觉。”

    走过悬崖窄路、站在没膝的水中吃饭、枕着炸药睡觉,陈运泰说,后来大家交流感想,公认最惊险的地震考察一幕就是在昭通地震的那次了。

    从1966年邢台地震到1976年唐山地震是中国地震高发的10年,也是中国探索地震预报最富传奇的10年。陈运泰就是在中国频繁的地震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地震工作者的缩影。

    1970年,陈运泰把研究方向从地球内部结构转向地震震源——研究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如何发生等问题。陈运泰运用地震波、大地测量、形变和重力等资料,反演并综合研究了邢台、昭通、海城、唐山等大地震的震源过程。这项我国震源研究领域的先驱性工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呼吁重视“兴利避害”的地球科学

    “地球物理是一门‘兴利避害’的科学,可以用来搞清楚地球内部结构、勘探资源,为人类谋福利;还可以用来搞清楚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理,避免和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社会的发展急需地球物理人才,不可削弱地球物理人才的培养。”陈运泰呼吁国家与社会重视包括地球物理学在内的地球科学。

    陈运泰还分析说,地球物理学科与别的学科不太一样,地球物理人才不仅要有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纯学术兴趣,更要有为国家与社会解决“兴利避害”难题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地震是天灾,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人类急切需要解开这个难题!”

    谈及中国地震研究人才的现状,陈运泰概括说“未必乐观”。“地震工作者需要‘双高’人才——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都高:业务素质方面,需要有扎实的物理、数学、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功底;人文素质方面,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十年、几十年冷板凳,潜心做学问。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般很难做到。”

    [科学时报]

 

 

相关报道

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尚缺基础性资料

    本报记者 王静

    多数地区缺乏地震“普查”

    据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介绍,虽然我国建设了先进的数字化地震监测网络,但我国地震科技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却十分薄弱。关于地震的研究对大陆内部可能产生强震的活动断层“普查”不够,“国情”不清,成为准确分析地震发生的一大障碍。

    有关专家指出,地震是活动断层突发错动的结果。根据推测,我国大陆发育了400条以上有可能产生强震的活动断层,但目前仅对其中的16条大型活动断层开展过1∶5万比例尺的填图与综合研究,仅对约20个大中城市的隐伏断层开展过1∶1万比例尺的详细探测、断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评价。

    在与地震相关的深部构造探测方面,目前穿越我国地震构造区的中高分辨率人工地震勘探资料十分有限,应用数字地震台阵技术获取的深部构造探测成果更少;地震安全性评价所需的多种基础信息,如地表与隐伏活断层展布的三维细结构、运动方式与滑动速率,同震位移量、强震复发行为与复发期,历史与史前强地震的大小与时间、震害分布,地震强地面运动与烈度衰减关系,岩土震害的区域分布,松散沉积盆地的结构与物性,地表各类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的数量与分布,以及人口、经济规模的分布等等,对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开展普查。

    观测和探测能力仍显不足

    1966年邢台地震后,地震预测预报成为中国地震科学技术的一个主攻方向。此后相当一个时期的发展,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一主攻方向展开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预防地震灾害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各个环节,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并且需要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工程实施进行一整套专业力量配置。我国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建立,对地震科学技术提出了这一新的课题,科技发展要适应这种结构性的战略转变,使各个环节得到平衡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地震台网密度仍然偏低,而且分布不均衡,在多地震的西部地区还存在监测的盲区,海底地震观测尚属空白。实际上,我国地震前兆台网密度和综合观测水平较低,前兆流动观测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这些资料的缺乏,增大了地震预报的难度。因为,破坏性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10~20公里。同时,地震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破坏性地震又是小概率事件。

    因此,专家们认为,提高观测和探测能力依然是地震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

    [科学时报]

地震科技从土洋结合跨入自动化监测

——唐山地震30周年之际回溯中国地震研究

    本报记者 王静

2005年,地震专家在云南思茅地震现场跟踪分析震情 (中国地震局郑大林提供)

    目前,中国已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网络。建立了国家、省、地市三级管理的1200多个地震监测台站,布设了总长度达数万公里的流动测线,建立了近万个群众业余监测哨,形成了多种学科相结合、固定与流动观测相结合、专群结合、覆盖全国的地震观测网络。

    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地震30周年的日子。24万生灵顷刻间消失,使人们迄今没有停止对地震发生时间和地点预知的期盼。伴随着人们的强烈愿望,中国地震科研走出了一条典型的中国特色道路,在国际上绝无仅有。历经几十年的艰难探索,中国地震研究目前正从以地震前兆为主转向系统化、综合化分析。组织上,成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策略上,土洋结合、群防群策;技术上,已走在国际前列。

    地震预报的研究始于中国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地震,当地居民遭受巨大损失,应周恩来总理要求,中国对地震的研究从此开始起步。

    据中国地震局一位研究员回忆,1966年3月8日,即邢台地震发生的当日,周总理在国务院会议厅接见了当时的国家科委负责人,指示“地震研究队伍要扩大,要提出规划来,解决地震的延续时间与发展方向,要行动起来,到现场去、到实践中去,逐步解决”。

    3月9日,周总理夜间到灾区视察时,听取汇报并查看了县志。他说:“查了县志,在这里1200年以前,已有过大地震,希望转告科学工作队伍,研究出地震发生的规律来,努力突破科学难题,向地球开战。”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朱传镇院士记得,当时他担任现场地震资料分析预测的负责人,当他向周总理汇报时谈到3月26日左右成功预报了那次强余震的时候,周总理显得非常高兴。他说,你们年轻人就是要敢闯,科学就是要创新,创新首先就要闯。地震预报是很难的科学难题,需要一个人的终生奋斗,不是说一两下就能解决的。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解决这个科学难题,把地震预报攻克下来。

    1966年4月27日,周总理接见了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对他们说:“今天请你们来,就是希望你们搞地震预报,这是我交给你们的任务。”后来,李四光担任了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组长。当时,中国地震研究的科研队伍分散在各个部门。1970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会议根据周总理的建议决定成立国家地震局。1971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和成立国家地震局的通知。

    由此,国家地震局应运而生,是十年动乱时期成立的为数不多的国务院新的机构,把中国的地震研究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倒立酒瓶到数字地震监测网络

    一位经历邢台地震的北京市民介绍,“1966年邢台大地震时,我们也挺紧张的,晚上睡觉总不踏实,大家都提心吊胆。怎么办?我们最后想了个办法:弄个啤酒瓶把它倒立着,如果瓶子倒了,大家就知道是地震了。”

    为了摸清地震发生的前兆,中国地震研究人员开始系统调研地震出现前的异常现象,并陆续建立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以及生物学、气象学等多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异常现象的观测方法和手段,系统清理和研究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在70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记录到的1000多条前兆异常。这些前兆异常可归为十大类,即地震学、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现象。

    每一类前兆又包含多种监测手段和异常分析项目,所包含的异常分析项目和观测手段可达近百项。如地壳形变包含有大面积水准测量、断层位移测量、海平面观测、湖面观测、地面倾斜观测等手段。地震学前兆分析项目是各大类前兆中最丰富的,包括地震活动分布的条带、空区集中、地震频度、能量、应变、b值、震群、前震、地震波速、波形、应力降等30多种异常分析项目。

    宏观异常项目也丰富多彩,如地声、地光、火球、喷水、喷油、喷气、地气味、地气雾,井水翻花、冒泡、突升、突降、变色、变味、井孔变形,各种动物行为的反常现象,等等。

    最近,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对中国地震科技给予了概述:目前,中国已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网络。建立了国家、省、地市三级管理的1200多个地震监测台站,布设了总长度达数万公里的流动测线,建立了近万个群众业余监测哨,形成了多种学科相结合、固定与流动观测相结合、专群结合、覆盖全国的地震观测网络。目前,首都圈地区可以监测1.5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5~10分钟;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可以监测2.0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10~15分钟;其他地区可以监测4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20~25分钟。地震观测网络的建设,为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开展地震预报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地震科学研究乃至整个地球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观测资料,同时也为国防安全和水库、核电站等重大工程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他说,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防震减灾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中国防震减灾事业逐步完善了防震减灾的工作方针、指导思想,提出了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建立了“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确立了“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三大战略要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地震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率先制定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不仅在应对地震灾害、消除灾害影响方面卓有成效,而且还对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起到了先导作用。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已初步形成,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逐步完善。2001年,国家组建了第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随后有16个省(区、市)也组建了专业救援队伍,使我国地震救援工作跨入了专业化发展阶段,填补了我国没有专业地震救援力量的空白。

    中国国际救援队组建以来,已先后6次参与国内外地震救援行动,尤其在印尼地震海啸、巴基斯坦7.8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受到受援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为我国应对包括地震在内的突发公共事件和维护公共安全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在国家整体外交工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地震底层断裂片断

    从经验性预报走向综合分析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是地震预报研究的主力军。该所研究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地震预报经历了从经验性预报向综合分析方法预报的方法转变过程。

    早期的经验性预报是在一定科学思路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震例资料分析,取得对异常特征的经验性认识,总结出预报地震强度、时间和地点的某些经验性方法。

    例如关于震级的估计,多年的预报实践和理论研究发现,地震强度主要取决于孕震体的大小。因此,地震震级主要以反映孕震体大小的异常空间展布范围和反映与震源体尺度相联系的异常持续时间的长短作为特征量。据此,预测未来地震强度的主要方法是依据异常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异常展布范围的大小。异常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均以其对数与震级相关。同时,也可根据构成地震活动性图像(如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前震等)的上限震级和其他地震活动性指标估计震级。

    关于发震时间的预报,除了统计性的粗略估计之外,直接的预报则是建立在对前兆现象发展阶段判断的基础上。长、中、短、临阶段的划分和判定,实际上是发震时间判断步步逼近的预报方法。因此,时间预报的关键就在于对各阶段前兆现象的判断,尤其是对短临异常的认识。在已经作出短临阶段判断的情况下,更具体的发震时间判断,尚须配合对地震触发因素的时间效应的考虑。

    在地震科学研究的初期探索阶段,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常带有模糊性,地震预报也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地震工作者把探索事物模糊属性的数学工具——模糊数学引入地震预报研究,并应用于前兆异常分析、地震活动图像识别和孕震模式鉴别等多个方面,使之逐渐成为地震综合预报的方法之一。

    随后,研究人员又将系统理论应用于地震预报。中国地震局于1984年在武汉召开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及其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学术讨论会。由此,系统方法逐步应用于地震前兆资料质量评定、异常识别、短临前兆研究等方面,在提高信噪比、取得统计增益和使模糊信息清晰化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总之,数学方法的引入,一方面帮助人们更好地整理经验,使之条理化,提高综合预报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取更多的前兆信息和规律,它作为理论认识的向导,使综合预报从经验预测向前推进。

    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大震作出了短临预报,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首先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临预报并取得了一定减灾实效的国家。

    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预报地震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作出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状况,大体可以这样概括:对地震孕育发生原理、规律有所了解,但远没有完全认识;在一定条件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以年度为度量的中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以天为度量的短临预报的成功还只限于极少数特殊类型的地震。

    [科学时报]

人类何时才能准确预报地震?

    本报记者 易蓉蓉

地震造成的破坏惨不忍睹 (图片提供Corbis)

    从公元前1831年最早的地震记载开始,我国史书上共记载了近1000次中强级别以上的地震,其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达800多次。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不期而至的地震带给人们太多的伤痛——最惨烈的是公元155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关中发生8级大地震,死亡83万人;最近的记忆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受伤。在本期专题选题运作时,地震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6年7月26日安徽定远发生4.2级地震;7月22日云南昭通市盐津县发生5.1级地震;7月19日和18日,青海玉树分别发生5.0级和5.6级地震;7月4日河北文安发生5.1级地震,震中距离北京市区约110公里,北京有感;7月17日印尼爪哇岛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19日再次发生6.2级强震。

    人们质疑,探索多年的地震预报难道无法预测这些地震?

    因为地震的复杂性和不重复性,对地震的预报被视为世界科学难题,甚至国际上很多科学家悲观地认为这道难题无法求解。这道科学难题到底有没有答案?求解难在哪里?《科学时报》记者带着种种疑问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现改为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研究员梅世蓉、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等专家。

    否定:地震不可能被预报

    大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小概率事件;“上天有路,入地无门”,迄今人类尚不能深入到发生地震的地球内部安设仪器、对地震的震源进行直接的观测;地震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等因素,使得掌握地震的规律面临很大困难。尽管自从1975年成功预报海城地震后,中国地震监测台网相继对中国大陆28次大地震作出了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这相对于大量没有预测的地震简直是微乎其微,以致悲观的情绪曾经弥漫着国际地震学界——地震是不可能被预报的。

    1996年11月在英国伦敦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地球物理联合会召开了“地震预报体制评估研讨会”。有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的代表参加。后来,卡甘、盖勒和杰克森等3位教授联名在美国Science杂志发表了论文《地震不能预测》,他们认为:在对地震预测进行了近30年的苦心研究以及对各国地震进行预测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不可能在几小时、几天或几周前预测出地震;目前只能做到中长期预测;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肯定:“地震的规律性早晚会被人类认识”

    “地震能否预报?这是科学家关心的学术问题,也是政府和公众十分关切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规律性早晚会被人类认识。一旦认识到地震的规律性,就能够在科学的基础上预报地震。”7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学会原理事长陈运泰在办公室回答了记者的疑问。他解释说,运用科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人类迟早会认识清楚地震的规律。“只是目前人类的科学与技术水平十分有限,科学家还不具备社会与公众所要求的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的水平。”

    陈运泰指出,地震预测难在地震物理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套用一下古希腊人的说法),即人们无法深入到地球内部深处在震源内设置台站、安装观测仪器对地震进行直接的观测。再者,大地震的复发时间比人的寿命、比有现代地震仪器进行观测以来的时间长得多,大地震发生的概率极低,这对科学家依据所掌握的地震观测资料总结经验规律也是一个极大的限制。迄今为止,地震学家仍然只能利用相当稀疏的观测台网在地球表面(顶多也不过是地球浅部)进行观测,用获取的很不完整、很不充足、有时甚至很不精确的资料进行推测和判断,这决定了目前的地震预报远不像气象预报那样准确。

    陈运泰认为,地震预报分为以10年20年为尺度的长期预报、以一两年为尺度的中期预报、以月为尺度的短期预报和以天和小时为尺度的临震预报。“通过对地震活动性的长期观测、地质调查以及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长期预报和中期预报已达到一定水准,比较有把握。然而,长期和中期预报对公众从大地震中逃生没有直接的帮助。对于公众最关心的短期和临震预报,地震学界意见分歧很大。在地震预报的问题上,科学家们只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明确地认为所谓“确定性的地震前兆”指的是任何一种在大地震前必无一例外地被观测到的、在大地震前发生的与地震的发生有关联的现象,并且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必无一例外发生大地震。

    陈运泰介绍,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宏观前兆: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微观前兆:前震、地形变异常、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等地球物理变化、地下流体的变化。

    找寻:公认的地震前兆到底有哪些?

    对于什么现象是地震前兆,科学界有过长期的探索和激烈的争论。

    自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发现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的速度比有异常变化,波速比下降后回升就会发生地震。世界各国都研究用波速比来预测地震,不但认为地震预测指日可待,而且认为不久即可像气象预报那样进行日常的地震预报。美国科学院前院长、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教授曾积极倡导地震预报研究。后来,深入的研究发现先前“发现”的波速比的异常变化有很多假象,乐观情绪一扫而光。

    陈运泰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曾组织各国专家对可能的地震前兆作了匿名评估。对全球范围的地震专家包括业余专家声称的很多可能的地震前兆现象,包括观测数据和分析报告,进行了认真客观的评估。但专家们评估来评估去,中选的只有寥寥几个。例如前震,包括作为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重要依据的前震。报告说,前震是一种地震前兆这没有问题,不过,如何在地震之前把它识别分辨出来则仍然是个问题!并非所有的地震都有前震,例如唐山地震就没有前震。还有就是水氡的变化。前苏联塔斯干地震、我国松潘—平武地震前都发现地下水中水氡的含量有异常变化。”

    7月20日,在梅世蓉家中,多年工作在地震预报一线的她为记者介绍了地震学、地形变、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地下水、动物异常8大常用手段。她在《地震预报究竟有无可能》一文中明确了一些地震前兆。“通过逐个总结与系统研究1966~1976年发生的几个重大地震,对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方法的系统研究、地震预报方法的实用化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对邢台地震以来的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和运用多种排除干扰的方法,经过严格筛选得出一批可靠的前兆现象。这些前兆的变化量远远超过仪器观测误差和噪声水平。如海城地震前的前震活动,唐山地震前唐山地区的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视电阻率异常等是得到国际同行承认的可靠前兆。这些异常大多是震前发觉,并非全是震后总结得出的。”

    “对筛选出的前兆现象多数不仅进行了统计检验,且对其形成机制开展了一些实验或理论研究,有的是按学科进行,也有按地震进行实验和理论探讨。如地下水位、水氡、地电阻率前兆的机理按学科进行了室内与野外观测实验,对前兆的发生机制提出了一些解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唐山地震前兆的多项异常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从地震孕育模式的角度探讨了各项前兆的综合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过去观测到的一些重要前兆是可以获得统一解释的。”

    1987年7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颙印证了梅世蓉的观点——唐山地震前发现了一些异常,而不全是震后总结得出的。时任中国地震局副局长的陈颙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天演讲会上指出,“唐山地震是在我国台网密度最大、观测时间最长、专业队伍最集中的地区发生的。当时,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河北省地震局和原北京地震队的部分同志都曾察觉到京津唐地区孕育着比较大的地震危险,也看到了某些异常,并且积极地落实核查。然而估计的震级偏低,只有大约5~6级,时间也不准。人们在等待更多的震前异常出现,然而前震没有出现,所以唐山7.8级大地震就在没有明显前兆的情况下发作了。”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2006年7月7日在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采访时表示,“在那一段时间,很多从事地震的专业人员,包括科学家和一些行政管理部门都在华北地区观测到一些异常的变化。唐山地震实际上还是有前兆的,派出了很多队伍到现场了解情况、收集资料,但是没想到地震来得这么大、来得这么快。”

    尝试:何不探索别的地震短临预报方法

    地震预报经过多年、多方面的探索,至今仍未突破。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大地震突然发生在事先未估计到的地区(如前苏联的亚美尼亚地震、日本的阪神地震、美国的洛杉矶地震等),以及一些有明确预测的地震危险区(日本东海、美国帕克菲尔德)又未发生预期地震,促使人们反思现行的一套地震预报体制是否有效。

    “我们这些评审委员实际上把不了关,我们靠什么把关呢?”7月2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办公室,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反问《科学时报》记者,他2002年起被中国地震局聘为中国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委员。

    他说:“我们评审委员会委员先听取预报意见,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再投票表决。最后中国地震局把一些大地震汇报给国务院。这大概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从某种角度而言,集思广益,避免一家之言,有进步意义。”

    他指出:“专业人员主要依据测震学等常规方法进行地震预报,在全国建立地震监测台站,用地震仪记录地球震动,但多年来进展缓慢。我听一些老专家也说,这些常规方法不大解决问题。需要找出新的路子,需要探索。在地震预报上,我认为没有权威。地震预报方法上不要一枝独秀、一花独放,而要百花齐放!地震地质—地应力、磁偏角和水氡量等很多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赵文津直言不讳:“因为科技评审制度,现在从事测震学体系研究的大多能申请到经费,但研究其他手段的大多很难维持研究。”

    赵文津说:“我认为李四光先生的地震地质—地应力研究是一条有希望的成功之路。当然,要将当年李四光的地表地质思路往深部发展,了解整个地壳甚至地幔的结构,运用系统地质学的层圈相互作用的思想指导开展地球深部观测。还应注意地表观测结果向深部延伸问题,代表性有多大?再就是综合其他方法的结果作综合解释。”

    [科学时报]

地震从何而来

    易蓉蓉

    “地震好像是一盏明灯,它点燃的时间很短,但却照亮了地球的内部,使我们知道在那里发生了什么。”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地震学家伽利津用明灯来比喻地震,他认为通过研究地震,可以探明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从而造福人类。

    地震到底是怎么孕育、发生的?

    地下的鱼翻身要地震?

    古代人类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地震的产生。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的传说把地震解释为地底下的大鳖鱼翻身,史书中也有专门描述。12世纪,日本古历书上有“地震虫”的描述。1710年,日本人认为大鲶鱼卧伏在地底下,背负着日本的国土,当鲶鱼发怒时,动一动尾巴和鳍,就造成了地震。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震的认识从神话中走出。古希腊伊壁鸠鲁认为地震是由于风被封闭在地壳内,结果使地壳分成小块不停地运动,风使大地震动而引起地震。亚里士多德提出,地震是由突然出现的地下风和地下灼热的易燃物体造成。

    平静的地球无时无刻不在震动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科学家开始深入研究地震波,相继提出“弹性回跳说”、“岩浆冲击说”和“相变说”3种假说。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由于地球内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极少数发生在地幔中。

    地球表面好像是静止不动的。实际上,地球表面无时无刻不在震动。

    科学家们把地球表面的这种连续不断的震动叫做脉动。造成脉动的原因虽然很多,但都以周期相近、振幅变化不大的波动系列出现。然而有时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地动山摇,叫作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还有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此外,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震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壳内的应力分布,多种人为活动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在300~6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唐山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

    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超乎我们的想象,比人类威力最大的爆炸要大好多倍。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相当于两万吨黄色炸药,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地震波相当于400颗这样的原子弹。如果换算成电能,唐山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2.5万千瓦双轮内冷发电机组连续运转8年的总电能。

    大地震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在山区可以震撼山岳,造成山崩,在城市可以摧毁城镇,引发火灾,在海里可以激起海啸,以致远在离震源数千公里外的地方都可能受到影响。有记录的最严重的地震是:1556年我国陕西省关中地震,83万人死亡;1737年印度加尔各答地震,30万人死亡;1923年日本东京地震,至少10万人死亡;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24万人死亡。2005年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遇难或失踪30万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

    如果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则造成的灾害相对小一些。1950年我国西藏察隅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万千瓦的发电站一年的发电量,造成严重的地裂山崩,并引起了大面积的地形变化,但生命财产损失相对而言较小。1959年,美国黄石公园附近发生地震时,突然地面崩塌,把一条公路掀入蒙大拿的赫吉恩湖中,公路突然变得好像是一块陡峻的滑板,28人当场死亡。

    震源浅的地震的破坏力通常比同样大小的震源深的地震大。唐山地震不但大(7.8级),而且震源相当浅,只有12公里,所以破坏尤为严重。

    [科学时报]

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

    据透露,中国一些大城市由于不设防或低设防,地震安全形势很不乐观。因为中国多数大城市处于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地区,其中有28个大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和Ⅶ度以上的高危险区,占全国36个大城市的78%。这些城市或周边地区具有发生中强地震构造背景。

    专家认为,中国应充分认识大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城市是国家和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重点,物质财富集中,人口密集,加快城市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部署的必由之路。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与城市安全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如何使防灾减灾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已成为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

    历次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表明,地震活动断层、软土地基和砂土液化层、古河道是致灾的“元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查明城市地下地震活动断层、软土地基和砂土液化层、古河道的分布情况,及早了解所在城市存在的潜在隐患。

    中国地震局援引德国慕尼黑保险公司的一份统计报告说,20世纪后50年中,自然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明,随着社会财富和GDP的增长,自然灾害损失也不断增长,且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远比GDP增长速度快。灾害发生前的减灾投入所产出的效益,大约为投入的12倍左右;灾害发生后,及时投入也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其效益比灾区彻底破坏后再进行救助和恢复要高4倍。因而,减轻自然灾害就等同于增加GDP。

    目前,中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关键时期,重视地震安全规划、加强防震减灾管理、加强预防措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03年美国加州6.5级地震,震中离加州中部海滨城市圣西米恩市11公里,仅造成3人死亡,而且原因还是一座老旧的古钟楼倒塌所致。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发生7.0级强烈地震,由于震前防御措施到位,震后日本政府及社会各界反应迅速,根据救灾应急预案有序应对,大大减少了伤亡人数,虽然是城市直下型地震,直接死亡仅14人,加上间接死亡共36人,为同级别、同类型地震死亡人数的最低纪录。

    相反,如果不重视城市规划,不采取必要的防灾减灾措施,教训也是惨痛的。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海岸连续发生8.1和7.5级大地震,地震波约两分钟后到达距震中400公里的墨西哥城,市中心35%的建筑物严重破坏,造成8000多人死亡。事件中令人惊讶的是,距离震中更近的几个地区所遭受的损失却远远小于墨西哥城。地震何以“舍近求远”?这是因为墨西哥城建在松软的地基上,它产生的震动强度是坚硬地表震动幅度的10倍。

    因此,在大规模建设的初期,重视地震安全规划、加强防震减灾管理是确保大城市地震安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为确保大城市与大城市群地震安全,中国政府已提出了“把大城市与城市群地震综合减灾,作为全面防御地震灾害的重中之重”的新要求。

    为此,中国地震局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提升城市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在当前和今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要强化基础、抓住重点、注重实效,做好城市震害预测工作;进一步了解城市各种建筑物,包括生命线工程和重大工程究竟具备多大的抗震能力;对抗震能力没有达标的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要进行抗震加固;对不达标的一般建设工程,结合危旧房改造来解决;对于新建的一般建设工程,按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严格把关,利用城市改造的机遇,消除不设防的“城中村”房屋的地震安全隐患。

    [科学时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qianlong.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qianlong.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qianlong.com

 


 

环保新型造纸机械制浆机

通过对秸秆等原料切碎、低温浸渍,使纤维与杂细胞间的木素软化,再经过磨机的研磨,可将原材料中70%以上纤维提取出来。该机械制浆机设计独特,整个制浆过程可一次性研磨完成,不用化学药剂,根除了污染源,且造价低廉,用水量减少近10倍,耗能少,全部用电量不到100KW

Tel:010-62063238

anbaoe@qianlong.com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