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8-06
新华网伊斯托米诺(俄罗斯)8月5日电(记者耿锐斌)人们通常认为,河流湖泊环境的优劣是通过测定水体化学成分来评价的。但科学家指出,生活在水底的底栖动物作为水体生态环境的“指示器”,其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底栖动物是指水蚯蚓、螺类和蚌类等无脊椎动物,多生活于水体底层,是生物链的重要环节。中俄西伯利亚联合科学考察队队员、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王洪铸研究员介绍说,这类动物多为初级消费者,以有机碎屑和藻类等为食,同时又是鱼类等水生经济动物的食物。
这位科学家说,由于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较敏感,因此通常用作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并被称为“水下哨兵”。底栖动物作为指示生物能综合反映生态状况,可体现环境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情况。例如,当河流受到苯酚和农药等有机物污染后,虽然采取适当措施可使水体理化条件短期内恢复正常,但持久性的污染物会沉入水体的底泥中,对水体生物产生持续毒害。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对底栖动物的研究可了解水体环境的真实情况。
他介绍说,东江水库是香港地区饮用水的主要水源。为了保证饮水安全,有关方面除了对水库中水的各项指标进行常规检验外,还严格分析底栖动物体内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王洪铸在本次科考过程中对色楞格河三角洲地区的底栖动物进行了研究。色楞格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三角洲,湿地面积广阔,受人类影响较小,能较好地反映自然状况下生物群落的组织结构。王洪铸认为,研究该地区底栖动物并与我国河流湖泊底栖动物现状进行对比,能够为河流湖泊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提供参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