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8-17
实习生
郑磊
2006年8月9日,中国科技馆内人头攒动,“浪潮杯”中国象棋人机大赛正在进行。这是“庆祝人工智能诞生50周年科技活动周”的活动之一。2006年是“人工智能”学科诞生50周年,目前举办的各类活动,不管是妙趣横生的人机象棋大赛还是令人目眩的科技成果博览会,都成了机器的天下。但是在《庆祝人工智能诞生50周年科技活动周》基本方案中,记者发现中国心理学会也是协办方之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如何在这些机器身上大显身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心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张侃教授。
人工智能之父是心理学家
张侃教授告诉记者:“美国最早的人工智能学者司马贺就是一名心理学家,他使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学科,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1955年,司马贺研制成功“逻辑推理者”,使用机器进行人工推理。几年后,又与纽威尔合作研制出“一般解决者”,能够通过判断现在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不断进行反馈从而达到目标,这种反馈机制正是以人类的思维方式为基础,为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根据张侃教授的介绍,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容易模仿的是技能行为,比如骑自行车;更高级一点的是基于规则的行为,“红灯停,绿灯行”就是这种行为模式,目前很多人工智能机器体现的正是这一层次的行为,有一种诊断病情的“专家系统”,采用倒立的树形结构,首先分辨病人性别,再由浅入深详细分辨病情,根据得出的不同结论决定下一步的操作;而最高的层次行为则没有规则可循,不管对人还是对计算机来说都是最难的。
目前人工智能界所面临的难题———人工智能机器的知识挖掘、人工智能机器的情感反应、模糊状态下的决策等,都要依赖于心理学相应方面的突破。
张侃教授表示,这次庆祝人工智能诞生50周年科技活动周,心理学会作为协办方之一,也是为了向社会各界展示心理学在人工智能发展50年的历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与其他各界人士进行交流,以便在今后更好地合作,促使人工智能向更高阶段发展。
你在对谁说话:人还是机器人?
张侃教授把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归纳为机器不断取代人的过程。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是用机械手臂代替人进行体力劳作,进而逐渐过渡到用机器来进行思考,这就是人工智能的由来。对此,张侃教授举了科学家图灵所说的一个有趣的例子:如果隔着一个屏障与机器对话,你无法分辨与你对话的到底是机器还是人,此机器就达到了人工智能阶段。
机器的思考归根结底还是模仿人类的思维模式,正是“思考”这一人类的本质属性,使得人工智能和心理学从最初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心理学研究人脑中信息的输入、输出、存储和加工,并研究人脑各个部位的功能,其许多原理支持着人工智能的早期程序。最早的双核计算机模仿人的左右脑,在人脑不同区域主管各个不同功能这一原理的基础上,来设计负责不同功能的芯片。
以此为出发点,心理学家和计算机学者进一步合作,通过研究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研究开发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所要求实现的职能愈加复杂,但最基本的方式还是逻辑推理和归纳,这正是心理学家和逻辑学家的专业领域。心理学家以研究探讨人类逻辑思维方式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基本原理和原则。
机器人大逃亡?
在近日举行的“浪潮杯”中国象棋人机大赛中,机器人战胜象棋大师赢得了胜利,不由得让人想起不久以前的一部电影———《我和机器人》,里面机器人大逃亡的场景让人心有余悸。事实上,关于机器人逃亡的描述在科幻小说中时常出现,反映了人类对于高度模仿人类思维的机器人前景的忧虑。
张侃教授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这个问题的担心是很正确的。”但他也介绍了人类可以通过设计程序来控制机器人。比如为了防止用来作战的机器人随便攻击人类,就要给它设定规则:首先必须要攻击会活动的物体;其次攻击物要身着对方军装;最重要的是当对方有敌对行为时才被允许有攻击举动。其实,早在1950年,美国科学作家阿西莫夫便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一直被看作人与机器关系的基石: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在任何人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第三定律是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机器人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类的模仿,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因此,可以用这次中国象棋人机大赛中主持人的最后发言来解答这一问题:“无论是哪一方取得胜利,都是人类智慧的胜利。”(本报北京8月10日电)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