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凤华)在4月25日举行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仪式上,该中心主任、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透露,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最新释读发现周武王时的乐诗,“乐诗类似乐经的诗歌”,“更是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
《乐经》是六经之一,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便从此失传。
李学勤先生介绍说,这篇竹简共14支,目前还有个别残断的地方没有找出,但基本上已很完整。简上记载周武王八年,征伐耆国得胜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有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甲、作册逸、师尚父等人,典礼中饮酒赋诗,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还有的诗竟与现在《诗经》中《蟋蟀》一诗有关,前所未见,令人惊奇。这篇竹简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无疑是一项重大发现。特别是秦代以后,乐经已经全部亡佚,这一发现更显得有重要性。
据李学勤介绍,最早编排起来的一篇简书原来没有篇题,现据篇文试题为《保训》。《保训》全篇一共有11支简,每支22至24个字,其中第2支简上半残失,还没有找到,不过篇文大体已经齐全了。《保训》记载的是周文王临终对其子发(即后来的周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是过去没有人知道的,所包含的中道思想还很有哲学意义。
李学勤说,经过几个月的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及研究工作,最终确定“清华简”共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
据了解,经由校友捐赠,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入藏这批竹简典籍。与这批竹简同时入藏的,还有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全国11位权威学者专家的观察和鉴定认为:“从竹简形制和文字看,这批竹简应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由于经过较长时间流散,这批简到清华时部分已经发生菌害霉变。学校入藏后迅即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并建立专门工作室,对竹简进行逐支清洗保护。2008年12月,受清华委托,北大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做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数据是:公元前305年正负30年,即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估计一致。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对多片竹简样本经行检测,竹简绝对含水率约为400%。中国林业科学院对清华简无字残片和漆绘木笥残部做了树种鉴定,竹简残片鉴定结果为“钢竹”,木笥残部鉴定结果为“枫杨”。各项相关数值从科技层面充分证实了清华简的考古价值。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