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07-20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7日讯(记者张静)在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简称“八代会”)期间,八代会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接受了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对我国外汇储备、GDP增长、油价、房价等热点问题表达了看法。
对于外汇储备超2万亿美元
信心最重要 冒点风险值得
投资方向适当转向实体经济
7月15日,央行宣布,截至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突破2万亿美元。其中,二季度新增1780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重拾快速增长步伐。卢迈认为,这表明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强,外贸出口稳定,有所回升,这些都是好事。30年前,外汇储备减少几十亿,都会成为宏观紧缩的重要依据。现在外汇储备增加,是中国国力强盛的表现。对于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卢迈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信心最重要。他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都说明,大家有信心,经济才能稳定。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时期,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实践,是在外界质疑和反对中进行的。拥有高额外汇储备,增强了中国人的信心,即使冒一些汇兑风险也是必要的、值得的。
对于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卢迈建议,国家可以把投资方向适当向实体经济转移,可以投资一些世界500强里的实体经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对股价低、股东回报率高、在中国有很多投资的外国企业应该给予更多关注。“购买他们公司的股份,是对他们在中国投资的支持,同时也是分享他们投资的收益。很多跨国企业在世界各地都有投资,但是在中国的投资回报最高。他们和中国有很多共同利益,行为可以预期,像这样的公司不妨多信任一点,多支持一点。”卢迈说。
对于GDP数据
不能忽视结构调整 要重视产能过剩问题
GDP超日本没意义
多看老百姓的实惠
多看问题 不要沾沾自喜
7月16日,统计局发布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1%。卢迈说:“这是好事,说明我们的经济开始回升,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开始见效,说明‘保八’的增长目标可以实现”。同时,卢迈特别提醒,数据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尽管结构调整的任务已经启动,但是离实现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GDP增速一上来,可能会使人们对结构调整的问题有所忽视,我们对此还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另外,卢迈强调要警惕产能过剩的问题,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会给产业升级带来很大机遇,但是产能过剩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剧,因此对这个问题要特别注意。
卢迈就中国经济总量是否超过日本发表看法。“GDP超日本没意义。我们以往总愿意说中国超过了这个国家或者那个国家,但是实际的人民生活水平却相差得还很远。我们应该多看一点人均的数值,多看一点老百姓的实惠。不能只关注人家怎么看我们,不能仅靠这些数字的比较便沾沾自喜,应该扎扎实实地做好事、办实事。”卢迈说。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3月表示,如果以购买力平价来看的话,中国有可能在2020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卢迈说,我和林毅夫是老朋友,他在世行的岗位上为传播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经验,作出了很多贡献。他这样说是有道理的。我们在看这个问题时也应该看到,中国在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像社会矛盾加剧、收入分配不公、环境污染恶化等等,都需要通过国内改革来加以妥善处理。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与现有国际秩序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往我们处理较为成功的是和周边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的崛起可能会对既存的国际秩序带来新的冲击,和老牌大国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所以,我们与其把着眼点放在将成为世界第一而扬扬自得,不如放在我们扎扎实实保持自身的较快增长,同时与国际社会进行更好的沟通、协调、解释,后者在公共关系和宣传领域显得更为重要。卢迈说,中国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是没有其他国家先例、我们难以简单借鉴或者模仿的。在这样的关口,我们更需要审慎考虑如何推进改革,如何齐心合力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油价问题
和国外比 油价确实低
提高油价意在促进节能减排
提高油价税收用在新能源开发
油价高是有车族在呐喊 关注油价带来的环境影响
国内油价到底是高是低?这个问题争论已久,而且还在继续争论着。卢迈认为,油价的争议是消费者和大公司对价格认同的偏差。和欧洲、日本相比,中国的油价就是低了,我们不能和能源浪费的美国比。国际能源署的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博士说,国际油价总归要回到70美元以上,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可开采的比较便宜的原油在10年后就会没有,到那个时候只有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还有比较丰富的石油储量。
卢迈说,没有任何其他办法比价格调整更能促使大家节约能源,防止气候变暖。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的消费者在使用汽车、使用其他能源制品的时候都会考虑价格因素和成本支出。国家要提高税收,要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比如说要引导人们由买私家车到乘坐公共交通,从这点来说油价还是低了。
那么油价提高以后收入归谁?卢迈认为,不能归中石油、中石化,而应该拿来为新能源的开发做准备,为未来20年石油资源枯竭预作准备。我们不能指望西方发达国家开发出新能源技术后无偿转让给我们,那只是谈判桌上的说法,不会是现实。
卢迈说,发出“油价高”声音的是有车族,有车人在中国还是社会中上层的一部分,只是少数人。媒体在油价争论中是替有车人说话,而对于老百姓相关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造成肺癌发病率上升的问题,则很少关注。
对于房价问题
政府对解决住房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要稀缺 房价高是应该的
卢迈说,最近的房价猛涨是和标的的“地王”联系在一起的,开发商在推动新一轮恐慌,要涨价。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限制或增加土地投入都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源”上来审视。政府选择通过土地转让来获取财政收入,比如像香港、新加坡这类,政府就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为大部分人提供住房,这是一种模式。
卢迈说,只要稀缺,房子卖10万、20万一平米也是应该的,甚至再高一点都不是问题,例如在香港就是这样,但是香港有50%以上的居民住在政府公屋和居屋,新加坡有80%的居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任志强说他给富人盖房,这也可以,他的房子卖10万、20万也可以不管。卢迈提出,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无疑是政府必须要出手加以解决的,问题在于,中产阶级怎么办?不能让他们整天惶惶不可终日——赶快买房,要不又涨了,将来安身立命之所在哪?男孩子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要求高工资,就要考虑买房,没房将来怎么结婚?这一系列问题都与政府的政策取向有关系。如果政府是通过出售土地来得到收入,那么它就有义务为大多数人解决房子问题,否则的话,房价肯定是往上走的,而且会不停地涨。
[中国经济网
2009-07-20]
刘明康:银行业要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新的风险点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刘诗平、白洁纯)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强调,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
刘明康在日前召开的银监会2009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强调,当前,要特别防范项目资本金不实或不足风险、票据融资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新的风险点。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他强调,要以扎实的工作全面贯彻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政策,确保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刘明康指出,我国银行业在促进经济企稳、结构优化中做出了较大贡献:促进了地区协调和“东、西统筹”;支持了外向度较高、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东部沿海地区;保障了中小企业和“三农”的稳定发展;消费信贷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基础设施行业、民生领域得到重点支持。
他强调,上半年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历史记录,达到7.37万亿元。
刘明康在强调当前要特别防范项目资本金不实或不足等新的风险点的同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的“十项要求”:
一是要严守资本充足率底线,保持资本充足率在当前水平上的稳定,确保资本构成的质量。
二是要严守拨备覆盖率底线,在年内必须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强化风险管理对银行业务经营的约束和导向功能,营造合规信贷文化。
四是要强化内、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通过内、外部审计确保银行整体业务运行健康合规。
五是要加强授信业务的客户管理,加强客户的准入筛选、贷后的早期预警和信贷组合分析。
六是要坚持风险定价原则,牢固树立风险定价的意识,不断培养和提高风险定价的能力。
七是要切实调整和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引导科学的经营行为。
八是要做好流动性管理,不断提高流动性风险监测的敏感性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九是要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中小企业、“三农”、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严格限制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十是要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严格按规定执行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对投资性住房要坚持首付高成数、利率严格风险定价和资信严格审查的原则,严格执行与借款人100%“面谈”“面签”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假按揭”“假首付”现象的发生。
[新华网]
相关评论
谁在推着房价涨?
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楼价就呼地蹿上去了。快!涨速太快了!北京朝阳区某楼盘一个月内每平方米房价上涨5000元,而各地接连出现的“地王”,连地产大鳄们都称之疯狂。对很多购房者来说,“我想有个家”更难了。
怎么看,本轮房价的狂飙猛进都令人莫名其妙。虽然,这当中有刚性需求等合理成分,但毕竟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毕竟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毕竟居民的收入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毕竟还有大量商品房闲置……很明显,脱离了经济和收入水平基础的楼市难以支撑长久。那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着房价上涨?
是不是大量贷款流向房地产市场的结果?果真如此,笔者不禁要捏把汗。在房地产市场,企业和个人投入的钱实际大部分来自银行,若房价逆转,银行面临的风险显而易见。
是不是一些地方政府着力推动的结果?近期,“购房落户”之声在不少城市频繁响起,也有的地方以财政资金补助购房者来“拔苗”,更有的纵容开发商囤积土地,导致土地批而未供,迟迟形不成商品房供应量。诚然,眼下要扩内需保增长,与多个重点行业关联紧密的房地产市场很重要,但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是无法持续的。
是不是有人在刻意制造紧张空气,利用各种预期来助涨楼市?一些开发商误导舆论,违规经营,有的通过“假按揭”、“自买自卖”等搞“虚假繁荣”,有的囤积土地坐等土地升值,有的囤积房源,采取分段推出楼盘或提前认购,恶意哄抬房价,或集中签约来制造抢购场面。为什么一些无良开发商的违规行为不受约束?
楼价涨速过快,已让众多老百姓买不起房。如果楼市失去了消费者,就成了被连根拔起的禾苗,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必须警惕出现泡沫。从国外经验看,房地产泡沫一旦挤破,对整个经济的危害极大,前有1998年的日本房市崩溃,直接导致日本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近有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最终是靠民众的住房刚性需求和相应的购买力保证。在住房问题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既要激发市场活力,又要防止泡沫涌出,发挥好调控和监管作用,保障民生用地,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对投机性需求进行抑制,对开发商违规囤地、捂盘销售、假按揭等行为严管重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防止房地产泡沫伤及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增长。(作者:于猛)
[人民网
200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