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2-02
本报讯 (记者刘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晓光等日前通过定量分析提出,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我国种植制度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界限不同程度北移,北移地区粮食单产提高。该研究为中国农作物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品种选择及栽培耕作技术优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成果刊登在《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43卷第2期。
研究人员定量评价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空间位移和粮食产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与我们目前常用的中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结果(1951—1980年)相比,1981年以来由于气候变暖,陕西、山西、河北、北京、辽宁等地,一年两熟种植北界明显向北移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一年三熟种植北界向北空间位移明显。在不考虑品种变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各省的种植制度由一年一熟改变为一年二熟,粮食单产平均可增加54%—106%;由一年二熟变成一年三熟,粮食单产平均可增加27%—58%。
此外,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冬小麦种植北界不同程度北移西扩;以河北省为例,冬小麦种植界限的北移,可使界限变化区域的小麦单产平均增加约 25%。而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双季稻种植界限同样北扩。单从热量资源的角度出发,种植界限的变动将会使江苏、安徽、湖北和湖南的粮食单产分别增加13.8%、12.2%、1.8%及29.9%。
据悉,该研究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系列研究之一,由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资助。
[科技日报]